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83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尤其是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蜂窝板因为其质量轻、强度高的卓越特性,而在航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机械加工尤其是分割加工却相当困难,主要原因是构成材料的强度高,且为单层分布,加工时不易切割整齐,被加工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难以达到使用要求,所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是保证加工效率的基本保证。现有技术中为了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往往选择特殊角度的专用刀具进行高速切削,但在设计生产中却存在以下问题1,其侧进切削的方式往往会产生刀具的振动,形成振源,影响加工精度;2,由于其往往采用多刃结构,其彼此相同的齿距和螺旋角使得刀刃在进行切削作业时很容易产生共振现象,严重时会绷断刀刃,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型的蜂窝板加工刀具以克服上述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克服了上述不足,消除了振源以及潜在的共振现象,提高了蜂窝板加工的精度、效率和安全性,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该立式蜂窝板铣刀主要包括刀柄和位于所述刀柄末端的刀刃,其中,所述刀刃包括有多个周刃及与之对应的反螺旋槽和螺旋角,所述周刃位于所述反螺旋槽的顶端,各周刃之间的齿距和所述螺旋角的角度各不相同。优选地,所述周刃为6刃以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反螺旋槽、下压式切削设计,有效消除蜂窝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源;2、通过多刃、变齿距、变螺旋角设计,有效防止共振现象的发生。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蜂窝板铣刀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刀柄;2、周刃;3、反螺旋槽;4、螺旋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立式蜂窝板铣刀主要包括刀柄1和位于刀柄1末端的刀刃,其中,刀刃包括有多个周刃2及与之对应的反螺旋槽3和螺旋角4,周刃2位于反螺旋槽3的顶端,各周刃之间的齿距(即各周刃之间的距离)和螺旋角4的角度各不相同。优选地,周刃2为6刃以上。下面简要分析该立式蜂窝板铣刀的工作在加工蜂窝板时,根据力学分析设计的反螺旋槽加工、下压式加工消除了普通加工与夹持力相反的加工力,因而有效消除了振源; 刀刃独特的多刃设计、变齿距变螺旋角设计,可以做到刀具刃口锋利且无共振,加工时切削轻快,从而大大提高加工效率,并保证了被加工产品的表面光洁度。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和位于所述刀柄(1)末端的刀刃,其中,所述刀刃包括有多个周刃(2)及与之对应的反螺旋槽(3)和螺旋角G),所述周刃(2)位于所述反螺旋槽(3)的顶端,各周刃(2)之间的齿距和所述螺旋角(4)的角度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刃( 为6刃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式蜂窝板铣刀,其包括刀柄和位于刀柄末端的刀刃,其中,刀刃包括有多个周刃及与之对应的反螺旋槽和螺旋角,周刃位于反螺旋槽的顶端,各周刃之间的齿距和螺旋角的角度各不相同,有效克服了切削加工蜂窝板过程中通常存在的产生振源和共振的技术缺陷。
文档编号B23C5/10GK202021373SQ20112009517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7日
发明者陈新民 申请人:厦门锐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