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9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
背景技术
一般在汽车生产车间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后,还需要预先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分装附件,如发动机支架、中冷器管路、发动机悬置、加注发动机机油等,附件装配完成后才可一起装配到汽车车架上,预先分装的附件中有些构件如中冷器管路需要从发动机底部安装,这就需要一个用来支撑和搬运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支架,能够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底部悬空,以便于分装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附件。如公告号为CN200960600Y的中国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变速箱分装托盘, 它由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两个支撑块和一个挡板组成,两个支撑块为变速箱的主支撑,支撑块一上有高低两个支撑面,高支撑面对应支撑变速箱的车速传感器附近的加强筋平面, 低支撑面对应支撑紧邻该加强筋平面的一个凸台;支撑块二对应支撑变速箱后端齿轮箱外壳的侧平面;挡板内侧为一导向斜面,与变速箱底面配合,挡板上端有一防损坏机油盘的槽口 ;两支撑块和挡板三者在围成一空间,该空间即容纳变速箱的输出轴部分。由于手动挡发动机和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结构不同,长度也不尽相同,而该专利用于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支撑点单一,只能用来支撑某一类发动机和变速箱,不能同时适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自动挡发动机以及与之相连的变速箱的支撑,功能单一,导致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支撑架所存在的支撑点单一,造成不能同时适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自动挡发动机以及与之相连的变速箱的支撑的问题,提供一种既可用于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又可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柱、支撑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I和支撑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II,前支柱、后支柱I和后支柱II呈矩阵排列,两个后支柱I通过活动支体与变速箱抵触,两个后支柱I与活动支体可拆卸连接,后支柱I与后支柱II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针对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和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不同结构及长度,在支撑底板上同时设置了用于支撑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I和用于支撑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II以及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柱,当需要在底板上支撑手动挡发动机及与其相连的变速箱时,使用前支柱和后支柱I分别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当需要在底板上支撑自动挡发动机及与其相连的变速箱时,使用前支柱和后支柱II分别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分工明确,在同一块底板上既可用于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又可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效率高,优于普通的支撑点单一的支撑架。一般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长度要比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长度短,因此后支柱I与前支柱的距离应比后支柱II与前支柱的距离短,前支柱、后支柱I和后支柱II呈矩阵排列,则后支柱I位于前支柱与后支柱 II之间,后支柱I和后支柱II均可独立使用且互不干涉。前支柱、后支柱I和后支柱II均成对设置在底板上,两个前支柱可以一左一右的支撑发动机,则发动机支撑平稳,发动机附件安装方便,同理后支柱I或后支柱II也一左一右的支撑变速箱,这样发动机和变速箱即可稳固的摆放在分装台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后支柱I和后支柱II的安装位置不同,但结构相同,后支柱I和后支柱II分别通过活动支体来支撑变速箱,当需要使用后支柱I时,可将活动支体更换到后支柱I上,当需要使用后支柱II时,可将活动支体更换到后支柱II上。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支体整体呈“Π”形,活动支体包括两个与后支柱I滑动连接的套管,两个套管上端横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所述的槽钢的内凹面上粘接有与变速箱抵触的橡胶块。套管套接在后支柱I上并与后支柱I滑动连接,橡胶块用于减缓活动支体对变速箱的磨损并且变速箱通过橡胶块可以稳固地摆放在分装台上,活动支体与后支柱I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使用后支柱I时,将活动支体套接在后支柱I上,后支柱I即可通过活动支体上的橡胶块与变速箱抵触,当需要使用后支柱II时,将活动支体套接在后支柱 II上,后支柱II即可通过活动支体上的橡胶块与变速箱抵触,使用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上还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的侧支撑板,所述的侧支撑板位于前支柱与后支柱I之间,侧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开口槽,侧支撑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肋板。由于发动机较为沉重,因此在底板上增设侧支撑板,用以分担发动机对前支柱的压力,避免前支柱受力过大而损坏,另外前支柱除了支撑发动机外还能对发动机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发动机摆放不平稳而发生侧翻。由于侧支撑板支撑发动机的部位有螺栓,因而在侧支撑板的上部设置开口槽,用以避让此处螺栓。肋板用于加强侧支撑板的强度,防止侧支撑板在发动机的压力下弯曲变形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的方形凹槽同时位于前支柱、侧支撑板、后支柱I以及后支柱II的内侧。由于发动机的油底壳较低,为避免底板对发动机造成干涉,因而在底板上开设方形凹槽,方形凹槽用以避让发动机,并且方形凹槽便于操作者在发动机底部分装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支柱为实心柱体,前支柱通过方钢设置于底板上。实心前支柱一左一右地支撑在发动机两侧,前支柱支撑发动机操作方便且不会滑坏发动机机壳,前支柱与底板之间设置增设方钢,方钢为空心结构,可以减少前支柱的使用量,则分装台的重量轻,便于搬运,制造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的底面设置有支脚。底板为方板,在方板的四个角落均设置支脚,底板可通过支脚平稳摆放在地面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装底板上设置后支柱I、后支柱II以及活动支体,该分装台既可用于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又可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

[00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支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底板、2-前支柱、3-后支柱I、4_后支柱II、5_活动支体、6-套管、 7-槽钢、8-橡胶块、9-侧支撑板、10-开口槽、11-肋板、12-方形凹槽、13-方钢、14-支脚、 15-发动机、16-变速箱、17-粘接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说明书附图1、4所示,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包括底板1,底板1为方板,底板1的底面对称设置有四个支脚14,底板1通过支脚14摆放在地面上,底板1的上表面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15的前支柱2、支撑发动机15的侧支撑板9、支撑手动挡发动机15的变速箱16的后支柱I 3和支撑自动挡发动机15的变速箱16的后支柱II 4,前支柱2、侧支撑板9、后支柱I 3和后支柱II 4依次设置于底板1上且呈两行四列的矩阵排列,底板1上还设置有方形凹槽12,方形凹槽12同时位于前支柱2、侧支撑板9、后支柱I 3 以及后支柱II 4的内侧,前支柱2为实心三棱柱体,前支柱2通过方钢13设置于底板1上, 侧支撑板9的上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开口槽10,侧支撑板9的外表面设置有呈长方形的肋板11,后支柱I 3与后支柱II 4的结构相同,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该分装台还包括与后支柱I 3或后支柱II 4可拆卸连接的活动支体5,后支柱I 3或后支柱II 4通过活动支体5与变速箱16抵触,活动支体5整体呈“Π”形,活动支体5包括两个与后支柱I 3滑动连接的套管6,两个套管6上端横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7,槽钢7的内凹面上通过粘接胶粘接 17有与变速箱16抵触的橡胶块8。如说明书附图3所示,当汽车车架上需要装配手动挡发动机时,将活动支体安装在后支柱II上,再将手动挡发动机和与之相连的变速箱放置在分装台上,前支柱和侧支撑板均用来支撑手动挡发动机,后支柱II通过活动支体支撑变速箱,此时即可在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分装如发动机支架、中冷器管路、发动机悬置、加注发动机机油等附件,分装完毕后再将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在汽车车架上。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当汽车车架上需要装配自动挡发动机时,将活动支体安装在后支柱I上,再将自动挡发动机和与之相连的变速箱放置在分装台上,前支柱和侧支撑板均用来支撑自动挡发动机,后支柱I通过活动支体支撑变速箱,此时即可在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上分装如发动机支架、中冷器管路、发动机悬置、加注发动机机油等附件,分装完毕后再将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装配在汽车车架上。本实用新型既可用来支撑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又可用来支撑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该功能通过同时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支撑点(后支柱I和后支柱II)来实现,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优于传统的单一支撑点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支撑架。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15)的前支柱(2)、支撑手动挡发动机(15)的变速箱(16)的后支柱I (3)和支撑自动挡发动机(15)的变速箱(16)的后支柱II (4),前支柱(2)、后支柱I (3)和后支柱II (4)呈矩阵排列,两个后支柱I (3)通过活动支体(5)与变速箱(16)抵触, 两个后支柱I (3)与活动支体(5)可拆卸连接,后支柱I (3)与后支柱II (4)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支体(5)整体呈“Π”形,活动支体(5)包括两个与后支柱I (3)滑动连接的套管(6),两个套管(6)上端横向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槽钢(7),所述的槽钢(7)的内凹面上粘接有与变速箱 (16)抵触的橡胶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上还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15)的侧支撑板(9),所述的侧支撑板(9)位于前支柱(2)与后支柱I(3)之间,侧支撑板(9)的上部设置有开口槽(10),侧支撑板(9)的外表面设置有肋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 (1)上设置有方形凹槽(12),所述的方形凹槽(12)同时位于前支柱(2)、侧支撑板(9)、后支柱I (3)以及后支柱II (4)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柱(2 )为实心柱体,前支柱(2 )通过方钢(13)设置于底板(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 (1)的底面设置有支脚(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总成分装台。该分装台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成对设置有用于支撑发动机的前支柱、支撑手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Ⅰ和支撑自动挡发动机的变速箱的后支柱Ⅱ,前支柱、后支柱Ⅰ和后支柱Ⅱ呈矩阵排列,两个后支柱Ⅰ通过活动支体与变速箱抵触,两个后支柱Ⅰ与活动支体可拆卸连接,后支柱Ⅰ与后支柱Ⅱ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安装底板上设置后支柱Ⅰ、后支柱Ⅱ以及活动支体,该分装台既可用于自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又可用于手动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装配。
文档编号B23P21/00GK202185732SQ20112016005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9日
发明者余卫, 张志猛 申请人: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