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394阅读:10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该横梁为HERCULES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用于数控等离子切割领域。
背景技术
等离子切割系统通常由七部分组成,即电源、控制系统、水冷系统、气体装置、等离子切割头装置、等离子切割机机体和加工工作台。横梁作为等离子切割机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制造的好坏对保证获得良好的加工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特别是加工过程中,当横梁装置移动时,不仅要保证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要有灵活性,才能保证良好的加工质量和较快的加工速度。现有横梁一般是铸件结构或由钢板焊接成单独的模块再用螺钉连接,前者非常笨重且移动不灵活、不稳定,控制精确度达不到要求;后者虽然轻便,安装简单,但由于多用螺钉连接组成,安装或出现故障修复时容易移位,从而影响各项精度指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轻巧结实、结构合理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改善原有横梁的不足,使之能移动灵活、稳定,控制精确度高,且避免在安装过程或出现故障后修复时移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体、 主驱动支撑端、副驱动支撑端,其整体为框架结构,横梁体由横梁上板、横梁下板、横梁左侧板、横梁右侧板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横梁腔体,横梁腔体内中部沿横梁体长度方向焊一加强强度的横梁立板,在横梁腔体内部四个角及横梁立板一侧上下沿横梁体长度方向焊有6根纵向矩形管;在横梁上板的顶部焊有安装导轨和齿条的左基板和右基板,在横梁上板的左侧还焊有除尘风道,在横梁右侧板上沿横梁体长度方向焊有拖链放置方形钢管。在横梁体的横梁腔体内沿横梁长度方向每隔600 700mm间距焊一个筋板支撑。所述的主驱动支撑端是由主驱外端板、主驱内端板、主驱右侧板、主驱左侧板、主驱顶板、主驱底板这6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式结构,主驱底板上开有一个安装等离子主驱动伺服电机的矩形方孔,在箱式结构的内部焊有3块竖支撑板,在主驱右侧板、3块竖支撑板、主驱左侧板之间焊有四块斜支撑板,在主驱底板的两侧各焊有1块走轮安装板,在主驱动支撑端的内部还焊有3根电气走线管。所述的副驱动支撑端包括两侧对称的两个方形箱体,两个方形箱体之间由上下连接板和内外端板连接构成中间箱形结构,在内外端板上开有一个较大的用来放置副驱动伺服电机的方孔,中间箱形结构内的上下横向四个角焊有横向矩形管,中间箱形结构内竖直四角焊有竖直角钢,下连接板两侧焊有2块走轮安装板,走轮安装板上还焊有加强板。所述的拖链放置方形钢管内用钢板横竖交叉放置将其分成4个区域。[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整体装配式结构采用无螺钉连接,不仅具有很好的刚性,而且可避免安装时或出现故障修复时移位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整个横梁是等离子切割系统中坚固的载体,为搭载等离子切割系统其它组成部分提供了良好的安装基础移动灵活、稳定,控制精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驱动支撑端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向视图。图7是副驱动支撑端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B向视图。图9是图7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原理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体1、主驱动支撑端2、副驱动支撑端3,其整体为框架结构。如图2、图3、图4:横梁体1由横梁上板1-1、横梁下板1-2、横梁左侧板1-3、横梁右侧板1_4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横截面为矩形的长形横梁腔体,横梁腔体内中部沿横梁体1长度方向焊一加强强度的横梁立板1-6,在横梁腔体内部四个角及横梁立板1-6 —侧上下沿横梁体1长度方向焊有6根纵向矩形管1-5 ;在横梁上板1-1的顶部焊有安装导轨和齿条的左基板1-11和右基板1-12,在横梁上板1-1的左侧还焊有除尘风道1-14,用来抽走等离子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烟尘,在横梁右侧板1-4板上,沿横梁体长度方向焊有拖链放置方形钢管1-15, 拖链放置方形钢管1-15内用3块钢板9和10横竖交叉放置将其分成4个区域,其中钢板 9两块、钢板10—块。等离子的电缆、数据线、气管将按照种类的不同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区域加以区分隔离,拖链放置方形钢管1-15的上部将用来安放等离子切割小车的拖链。在横梁体1的横梁腔体内沿横梁长度方向每隔600 700mm间距焊一个筋板1_7 支撑,每块筋板1-7上都焊有加强角钢1-8。如图5、图 6:所述的主驱动支撑端2是由主驱外端板2-1、主驱内端板2-2、主驱右侧板2_3、主驱左侧板2-4、主驱顶板2-5、主驱底板2-6这6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式结构,底部板2_6上开有一个安装等离子主驱动伺服电机的矩形方孔2-13,在箱式结构的内部焊有3块竖支撑板2-7,3块竖支撑板2-7之间又焊有四块斜支撑板2-9、2-10、2-11、2-12,在主驱底板2_6 的两侧各焊有1块走轮安装板2-14,在主驱动支撑端2的内部还焊有3根电气走线管2-15、2-16、2-8。如图7、图8、图9 所述的数副驱动支撑端3包括两侧对称的两个方形箱体3_1、 3-2,两个方形箱体之间由上下连接板3-3和内外端板3-4连接构成中间箱形结构,在内外端板3-4上开有一个较大的用来放置副驱动伺服电机的方孔3-5,中间箱形结构内的上下横向四个角焊有横向矩形管3-9,中间箱形结构内竖直四角焊有竖直角钢3-6,上下连接板 3-3的下连接板两侧焊有2块走轮安装板3-7,走轮安装板3-7上还焊有加强板3_8。本实用新型是先将横梁体、主、副驱动支撑端均焊接完好,之后再将主、副驱动支撑端找正、摆平,将横梁体置于两驱动支撑端上,焊接,再修整焊缝、除毛刺而成。横梁上下连在一起的整体装配式结构采用无螺钉连接,保证其刚性,且便于安装和修复,不会错位。 整个横梁是等离子切割系统中坚固的载体,为搭载等离子切割系统其它组成部分提供了良好的安装基础。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整个横梁结构全部由钢板和矩形管焊接组成的框架结构,其内腔焊接有加强筋,采用无螺钉连接结构,加强筋的多少、整体结构的长短,均可示情况增减。因此凡是采用整体框架焊接结构,不用螺钉连接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包括横梁体(1)、主驱动支撑端O)、副驱动支撑端(3),其特征在于其整体为框架结构,横梁体(1)由横梁上板(1-1)、横梁下板(1-2)、横梁左侧板(1-3)、横梁右侧板(1-4)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横梁腔体,横梁腔体内中部沿横梁体(1)长度方向焊一加强强度的横梁立板(1-6),在横梁腔体内部四个角及横梁立板(1-6) —侧上下沿横梁体(1)长度方向焊有6根纵向矩形管(1- ;在横梁上板(1-1)的顶部焊有安装导轨和齿条的左基板(1-11)和右基板(1-12),在横梁上板(1-1) 的左侧还焊有除尘风道(1-14),在横梁右侧板(1-4)上,沿横梁体长度方向焊有拖链放置方形钢管(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横梁体(1)的横梁腔体内沿横梁长度方向每隔600 700mm间距焊一个筋板(1_7)支撑,每块筋板(1_7) 上都焊有加强角钢(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主驱动支撑端( 是由主驱外端板0-1)、主驱内端板0-2)、主驱右侧板0-3)、主驱左侧板0-4)、 主驱顶板0-5)、主驱底板(2-6)这6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式结构,主驱底板(2-6)上开有一个安装等离子主驱动伺服电机的矩形方孔(2-13),在箱式结构的内部焊有3块竖支撑板 0-7),在主驱右侧板0-3)、3块竖支撑板0-7)、主驱左侧板(2-4)之间焊有四块斜支撑板(2-9、2-10、2-11、2-12),在主驱底板Q-6)的两侧各焊有1块走轮安装板(2_14),在主驱动支撑端O)的内部还焊有3根电气走线管0-15、2-16、2-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副驱动支撑端(3)包括两侧对称的两个方形箱体(3-1、3-2),两个方形箱体之间由上下连接板(3-3)和内外端板(3-4)连接构成中间箱形结构,在内外端板(3-4)上开有一个用来放置副驱动伺服电机的方孔(3-5),中间箱形结构内的上下横向四个角焊有横向矩形管(3-9),中间箱形结构内竖直四角焊有竖直角钢(3-6),下连接板(3-3)两侧焊有2块走轮安装板(3-7),走轮安装板(3-7)上还焊有加强板(3-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拖链放置方形钢管(1-15)内用钢板横竖交叉放置将其分成4个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横梁结构,整体为框架结构,横梁体由横梁上板、横梁下板、横梁左侧板、横梁右侧板四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横截面为矩形的横梁腔体,横梁腔体内有横梁立板,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距焊一个筋板支撑,在横梁腔体内部四个角及横梁立板一侧上下沿横梁体长度方向焊有6根纵向矩形管;横梁上板的顶部焊有安装导轨和齿条的左基板和右基板,横梁上板的左侧还焊有除尘风道,在横梁右侧板上焊有拖链放置方形钢管。主驱动支撑端由6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式结构,副驱动支撑端包括两侧对称的两个方形箱体和两个方形箱体之间的中间箱形结构,中间箱形结构内的上下横向四个角焊有横向矩形管,下部两侧焊有2块走轮安装板,走轮安装板上还焊有加强板。
文档编号B23Q1/01GK202240111SQ2011202511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叶松平, 孙勇, 熊衍军, 王林, 董结, 高伟, 黄斆 申请人:武汉法利普纳泽切割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