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701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向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辊。
背景技术
目前辊面毛化利用的技术有喷丸处理和激光毛化处理等技术,其中激光毛化处理所需设备昂贵及生产成本昂贵,且辊面粗糙度衰减很快,现实生产中很少利用其技术来实现。现有转向辊基体1辊面有凸凹层,凸凹层表面有镀铬层2。在加工过程中,辊面毛化(凸凹层)加工一直延用的是通过对辊面基体进行喷丸处理,使转向辊面基体产生大于民3. 2的粗糙度,继而在辊面基体上进行镀硬铬,利用基体的粗糙度和沉积在基体上的铬层厚度的均勻性来保证辊面的粗糙度,达到辊面转向要求的粗糙度。利用这种工艺路线生产的工作辊,对喷丸处理要求很高,且生产成本高昂、生产周期长;并存在重复性差、毛化粗糙度范围有限、存在喷丸死角等问题。从转向辊使用要求而言,需要的辊面硬度为55 HRC以上,对喷丸处理工序来说,要在此硬度的辊面上进行喷丸毛化处理是极为不经济的,并且能够完成此硬度的辊面毛化的专业生产商很少,这就造成外协此工序的厂家生产周期过长,而影响生产交付期,并且生产成本较为昂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容易、工艺简洁、成本低的转向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转向辊基体的表面有一镀铬层,镀铬层的外表面有凸凹层。所述凸凹层上有孔坑。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通过昂贵的喷丸处理来实现辊面毛化效果。本实用新型不对高硬度的辊面基体进行毛化,而通过辊面铬层松孔来实现辊面粗糙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般企业能够达到的技术要求,解决了现有转向辊毛化处理工序时存在的喷丸面死角等辊面不均勻的问题,及生产成本高昂和生产周期较长的难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图1为现有转向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向辊基体,2、镀铬层,3、孔坑。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中,在转向辊基体1的表面有一镀铬层2,镀铬层2的外表面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松孔孔坑3。本实用新型利用辊面硬铬层进行松孔处理,造成辊面铬层的细微孔坑3,利用这些孔坑3来实现转向辊转向摩擦需要的粗糙度,从而达到转向辊传递转向力矩的要求,能避免目前喷丸处理工艺来实现辊面粗糙度所存在的留有喷丸死角和费用昂贵等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辊,其特征在于在转向辊基体(1)的表面有一镀铬层(2),镀铬层(2)的外表面有凸凹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凹层上有孔坑(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辊,转向辊基体的表面有一镀铬层,镀铬层的外表面有凸凹层。本实用新型不对高硬度的辊面基体进行毛化,而通过辊面铬层松孔来实现辊面粗糙度。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般企业能够达到的技术要求,解决了现有转向辊毛化处理工序时存在的喷丸面死角等辊面不均匀的问题,及生产成本高昂和生产周期较长的难题。
文档编号B21B39/18GK202238942SQ2011204029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李垂辉, 李文喜, 王朝襄, 陈思立 申请人: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