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侧压机夹送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9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侧压机夹送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侧压机,更具体地,是ー种大侧压机夹送辊。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大侧压机主要由出入口辊道5、出入口上下夹送辊I和2、出入口上下压紧辊6、侧压模块7等设备组成,是用于控制板坯的宽度及宽度精度的装置。结合图2,出入口夹送辊的作用是板坯3在侧压过程中通过上下夹送辊1、2以一定的速度运转一定的时间,使板坯向前行走一定的距离,最终完成板坯长度方向上每ー处被精确侧压到一定的宽度尺寸。大侧压机出入口上下夹送辊1、2分别由ー个马达带动,板坯在除鳞和对中时出入口上夹送辊停在等待位置,在板坯被运送到入口下夹送辊上之前,为了精确定位,上下夹送 辊1、2都是停转的。板坯头部进入入口上下夹送辊1、2之间后,上夹送辊I下降到板坯3上表且压カ达到设定值后开始以近I米/秒的速度进行走停式的侧压过程,当板坯头部到达离出ロ夹送辊2. 5米左右的距离吋,出口上夹送辊I下降到板坯3上表且压カ到达设定值,当板坯尾部离开出入口夹送辊后,出入口上夹送辊抬起到等待位置,然后出入口夹送辊停转。结合图1,板坯3在经过大侧压机侧压过程中,金属流动非常不均匀。减宽量仅ー部分转化为延伸,而其余部分引起板坯3厚度的増加。这种厚度的増加在板坯3边部较大,通常形成明显的鼓形。侧压产生的板坯边部增厚通常称为“狗骨”,形成如图3样的板坯形状。出现狗骨形突起4后的板坯3在与出ロ平辊形夹送辊接触时不是面接触,而是两个狗骨高点与夹送辊1、2接触,出ロ夹送辊的中间一段是不与带钢接触的,因此造成了大侧压机出口夹送辊距离中心线一定距离(例如500mm)的两端容易出现开裂、掉肉缺陷,导致板坯表面宽度方向两边出现划伤缺陷。由于下夹送辊的冷却水因不影响带钢的质量,因此是常开的,而上夹送辊的冷却水在带钢进入时是关闭的,因此上夹送辊比下夹送辊更易出现裂纹掉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大侧压机上下夹送辊在板坯夹送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ー种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包括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其中,所述下夹送辊的辊身为直径恒定的柱体,所述上夹送辊的辊身包括第一柱体区段,第二柱体区段以及位于该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之间的凸起部分。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分包括第三柱体区段以及该第三柱体区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的两个过渡区段。优选地,所述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第三柱体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可有效地调整各种板坯与上夹送辊的接触部位,从而延缓了夹送辊的劣化趋势,延长了使用周期,并避免了板坯表面划伤缺陷的发生。
图I为大侧压机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大侧压机夹送辊的侧视图;图3为具有狗骨形突起的板还的不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进行板坯夹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包括上夹送辊100和下夹送辊200,其中,下夹送辊200的辊身210为直径恒定的柱体,上夹送辊100的辊身110包括第一柱体区段111,第二柱体区段112以及位于该第一柱体区段111和第二柱体区段112之间的凸起部分。更具体地,结合图4,凸起部分包括第三柱体区段113以及该第三柱体区段113分别连接第一柱体区段111和第二柱体区段112的两个过渡区段114、115。所述第一柱体区段111和第二柱体区段112的直径相同,并且第三柱体区段113的直径大于第一柱体区段111和第二柱体区段112的直径。优选地,在第三柱体区段113与第一柱体区段111的过渡区段114以及第三柱体区段113与第二柱体区段112的过渡区段115的开始和结束端,均包括有圆弧过渡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夹送辊100的辊身110的辊身长度为1800mm,位于辊身中央的第三柱体区段113的长度为570mm,并且第三柱体区段113的直径为450mm,第一柱体区段111和第二柱体区段112的直径均为410mm,即第三柱体区段113较第一柱体区段111和第二柱体区段112的直径高出40mm。并且,过渡区段114、115的长度均为50mm,而圆弧过渡部分的圆弧半径均为80mm。结合图4、5,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对板坯进行夹送操作时,在轧制小侧压量和窄板坯时,板坯仅与上夹送辊凸起部分中的第三柱体区段113接触,如图5所示,在轧制大侧压量和宽板坯3时,板坯3的狗骨形突起4与上夹送辊辊身110的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相接触,而板坯3的中间部分与上夹送辊辊身110的第三柱体区段113相接触,因此,对上夹送辊100辊身110上的压カ分布较为平均,从而减少了原有设计中对辊身110两侧损害,延长了上夹送辊的使用寿命。对于下夹送辊200而言,如果采取与上夹送辊100类似的中间凸起设计,则板坯在侧压运行过程中容易跑偏,而采用平辊形式,也即直径恒定的柱体设置,可使得板坯在侧压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另外,由于在运行过程中,下夹送辊200的冷却水因不影响带钢质量,因此是常开的,而上夹送辊100的冷却水在带钢进入时是关闭的,所以上夹送辊100比下夹送辊200更容易出现裂纹等损坏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在保证侧压稳定性的同时,也避免了以上损害现象的产生。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可有效地调整各种板坯与上夹送辊的接触部位,从而延缓了夹送辊的劣 化趋势,延长了使用周期,并避免了板坯表面划伤缺陷的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大侧压机夹送辊,其特征在干,包括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其中,所述下夹送辊的辊身为直径恒定的柱体,所述上夹送辊的辊身包括第一柱体区段,第二柱体区段以及位于该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之间的凸起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分包括第三柱体区段以及该第三柱体区段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的两个过渡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的直径相同,并且所述第三柱体区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侧压机夹送辊,包括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其中,所述下夹送辊的辊身为直径恒定的柱体,所述上夹送辊的辊身包括第一柱体区段,第二柱体区段以及位于该第一柱体区段和第二柱体区段之间的凸起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大侧压机夹送辊,可有效地调整各种板坯与上夹送辊的接触部位,从而延缓了夹送辊的劣化趋势,延长了使用周期,并避免了板坯表面划伤缺陷的发生。
文档编号B21B27/02GK202427712SQ2011205594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幸利军, 张仁其, 陈子忠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