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自动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92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端自动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对料杆两端同时进行倒角的自动倒角机。
背景技术
冷料杆在鼓的支撑和连接中经常用到,但是切割出来的料杆需要倒角以避免切割的锐利伤到人。现有的倒角机一般是采用一个倒角刀具持续旋转而利用人工交替地将料杆插入进行倒角,这就导致质量的不稳定,同时人工费用也增大企业的制作成本。中国专利200810141064. 8公开了一种圆钢端头倒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动力装置和模具组,模具组包括同心设置的花牙圆弧模具和花牙锥形模具,花牙锥形模具端面直径较小的一端朝向机架外部,花牙锥形模具和花牙圆弧模具间形成圆钢加工通道, 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花牙锥形模具传动连接。中国专利200920303296. 9公开了一种铜棒半自动矫直切割倒角装置,其具有棒料矫直装置,与棒料矫直装置相连的输送装置,与输送装置并列布置的推移机构,中轴线与推移机构的中轴线垂直设置的切割平台,在切割平台的两端设有切割机构及与切割机构垂直布置的倒角机构;所述矫直装置、输送装置、推移机构、切割机构、倒角机构的上平面都设置在同一水平平面中,各道工序之间通过自动程序控制装置实现连续化生产。上述技术仅是实现了自动或者半自动的倒角操作,对于双端倒角需求仍然不能很好的满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对料杆两端进行倒角的自动倒角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端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可将料杆在不同工位间切换的工位切换装置以及倒角装置和自动卸料装置;所述的工位切换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以及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旋转盘,所述的旋转盘为圆盘形结构,在其上对称间隔地设置有四个气动夹,所述的气动夹可在PLC控制下将插入其内的料杆夹持住并带动其旋转进入下一工位;所述的倒角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并分别设置在旋转盘两侧的支撑架,对应地水平地固定设置在支撑架旋转盘两侧的导轨,以及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导轨之上的倒角机构和推动气缸,所述的倒角机构在推动气缸控制下可沿轨道前后移动以在倒角工位和等待工位间进行切换。 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与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偏心轮,可旋转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偏心轮一侧的拨盘,偏心轮与拨盘间的传动结构采用马耳他十字机芯结构。[0012]优选地,在所述的旋转盘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定位气缸,对应地在所述的旋转盘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孔,设置在定位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定位销可匹配地插入定位孔中。优选地,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气动夹手和可带动所述的气动夹手前后移动的卸料气缸。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角机,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手动送料后即可在PLC的控制下进行自动上料、自动工位间切换,两侧的倒角装置可同时对料杆进行倒角,双端的同步倒角,提高了倒角效率,解放人力,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一性,对后期的加工和使用提供便利。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双端自动倒角机整体结构侧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倒角机倒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拨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I、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可以将料杆在不同工位间切换的工位切换装置以及倒角装置,自动卸料装置。其中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I的一侧,其包括自动料槽和手动料槽两部分结构,两料槽均为向下倾斜的斗形结构,人工将一批料杆倒入手动料槽后,手动料槽前端下部设置有送料板,所述的送料板的厚度比一个料杆的直径稍大,其在送料气缸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因为重力的原因堆积在手动料槽下部的料杆被送料板顶起并落入自动料槽内,自动料槽上设置挡板,只允许有一层料杆在倾斜的自动料槽底部排布,以便于对工位切换装置的送料正常进行。在所述的自动料槽一侧设置有推料板,其在推料气缸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其可将最底部的一根料杆平稳地推入旋转盘中。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在现代机械中已经广为使用,在此不赘述其结构。所述的工位切换装置包括驱动机构10和旋转盘2,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1,与所述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12,所述的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偏心轮13,所述的偏心轮13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向内延伸的拨柱。在所述的偏心轮13—侧的机架I之上可旋转地固定设置有拨盘14,其包括十字形拨槽和拨槽外端部之间的圆弧面,其传动结构与马耳他十字机芯结构类似,拨柱的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会带动起旋转90度。其中,所述的拨盘与旋转盘的传动齿轮21由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齿轮21与旋转盘同轴连接,这就保证传动的精准性。所述的旋转盘为圆盘形结构,在其上对称间隔地设置有四个气动夹20,所述的气动夹20可在PLC控制下降插入到位的料杆夹持住并带动其旋转进入下一工位。同时为避免倒角进行时对旋转盘的冲击影响其精度,在所述的旋转盘一侧设置有定位气缸16,对应地在所述的旋转盘2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孔22,设置在定位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定位销17可匹配地插入定位孔22中,在加工进行前由定位气缸的定位销将旋转盘锁死以抵消倒角装置对其冲击。所述的倒角装置包括与机架I固定连接的并分别设置在旋转盘两侧的支撑架7,对应地水平地固定设置在支撑架旋转盘两侧的导轨,以及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导轨之上的倒角机构8和推动气缸,所述的倒角机构在推动气缸控制下可沿轨道前后移动,以在倒角工位和等待工位间进行切换。所述的倒角机构包括倒角电机和倒角刀具,所述的倒角电机带动倒角刀具的高度旋转即可将完成倒角操作。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气动夹手和可带动所述的气动夹手前后移动的卸料气缸,PLC控制气动夹手动作将加工完成后的料杆夹住然后由卸料气缸带动其移动将料杆自旋转盘的夹持孔中抽出并在料槽上方将其释放。
在正常工作时,送料气缸在PLC的控制下不断地上下运动,以将料杆自手动料槽送入自动料槽单层依次排布。在上一卸料动作完成后,电机11驱动减速机转动旋转一周,减速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拨杆插入拨盘的拨槽中时可带动其转动,而转过90度后拨杆自拨槽中滑出,所以电机带动偏心轮的一周转动,无论其起始点如何,其势必带动拨盘转动90度,这也就保证了工位切换的顺利进行。拨盘的转动带动旋转盘同步转动90度,使气动夹孔正好转至自动送料盘最下侧,转动到位后,定位气缸插入旋转工位盘的定位销孔内,接着水平设置的推料板可将最下部的一根料杆推动并插入气动夹的孔内,插入气动夹的工作完成后,PLC控制气动夹的夹块在气缸推动下将料杆夹紧。然后控制两侧的倒角机构向内移动并且倒角电机旋转进行倒角,倒角完成之后,倒角机构复位。卸料气缸控制气动夹手向旋转盘水平移动并将料杆夹持,然后退回至原位并将其释放。同时启动光检测,是否正常卸料。一切正常,定位气缸复位,电机带动旋转盘再次旋转进行下一工序。由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端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可将料杆在不同工位间切换的工位切换装置以及倒角装置和自动卸料装置; 所述的工位切换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以及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旋转盘,所述的旋转盘为圆盘形结构,在其上对称间隔地设置有四个气动夹(20 ),所述的气动夹(20 )可在PLC控制下将插入其内的料杆夹持住并带动其旋转进入下一工位; 所述的倒角装置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并分别设置在旋转盘两侧的支撑架,对应地水平地固定设置在支撑架旋转盘两侧的导轨,以及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导轨之上的倒角机构和推动气缸,所述的倒角机构在推动气缸控制下可沿轨道前后移动以在倒角工位和等待工位间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端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器,与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偏心轮,可旋转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偏心轮一侧的拨盘,偏心轮与拨盘间的传动结构采用马耳他十字机芯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端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旋转盘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定位气缸,对应地在所述的旋转盘上固定设置有定位孔,设置在定位气缸活塞杆端部的定位销可匹配地插入定位孔中。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端自动倒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卸料装置包括气动夹手和可带动所述的气动夹手前后移动的卸料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倒角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一侧的自动上料装置,可将料杆在不同工位间切换的工位切换装置以及倒角装置和自动卸料装置;所述的工位切换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以及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旋转盘。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倒角机,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手动送料后即可在PLC的控制下进行自动上料、自动工位间切换,两侧的倒角装置可同时对料杆进行倒角,双端的同步倒角,提高了倒角效率,解放人力,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一性,对后期的加工和使用提供便利。
文档编号B23Q7/00GK202479614SQ20112055944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中华 申请人: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