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轧机的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热轧薄板一般都是由6架或7架精轧机组成,精轧机组是成品各种指标控制中最关键的设备,成品的温度,厚度等关键指标都是由精轧机控制的,控制这些指标需要大量的参数值如每架轧机的冷却水流量、轧机的速度、轧机的张力、轧机的轧制力等。而这些参数都要在轧制生产前进行辊缝标定,得出一个基础值。标定后的所有数据发给模型控制的二级控制系统,二级控制系统根据标定后的数据,不同的钢种下发不同设定进行轧制,保证最终产品质量。传统意义上的轧机标定是一级控制系统接受到新的轧辊数据后,进行自动辊缝标定如图1,期间要计算轧机的速度,冷却水流量,工作辊、支承辊的直径,标定时的轧制力等参数,最后要计算出相对零辊缝。而传统的轧机标定方式不能适应所有热轧产品的要求,如生产花纹板时由于末架轧机采用花纹辊,则普通的标定方式就不能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标定方式不能满足某些产品工艺要求,提供了一种对末架轧机冗余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包括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正常时,禁止转车,关闭辊缝,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辊缝清零后,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轧制力之和是否小于标定轧制力,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是否正常,当轧制力偏差不正常时,轧机再次辊缝调平后再对轧机的轧制力偏差进行检测;当检测轧机的轧制力偏差正常后,轧机辊缝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进一步,所述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是轧机接收到标定命令后开始标定,轧机AGC液压缸快开,AGC液压缸所带磁尺清零标定;所述磁尺清零标定完成后,轧机以2mm/s的速度关闭辊缝到10mm,检测轧机轧制力的压头清零标定;所述压头清零标定完成后,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轧制力,当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之和小于500KN时,轧机关闭辊缝到2mm ;当辊缝关闭到2mm时,轧机进行压力控制,轧机开始关闭辊缝,使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轧制力之和到1960KN,然后再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当偏差大于M5KN时,轧机开始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后,检查磁尺测量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进一步,当磁尺测量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大于2mm时,系统报警,辊缝打开到5mm,轧机标定停止,当偏差小于2mm时,系统继续进行标定。进一步,所述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正常时,禁止转车,关闭辊缝, 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是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小于2mm时,保持工作辊冷却水关闭,禁止转车,然后用小于正常的轧制力进行辊缝压靠,压靠辊缝使得辊缝关闭时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之和达到标定的轧制力12500KN,辊缝清零。进一步,所述辊缝清零后,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轧制力之和是否小于标定轧制力,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是否正常,当轧制力偏差不正常时,轧机再次辊缝调平后再对轧机的轧制力偏差进行检测是辊缝清零后,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轧制力大小,当两侧轧制力之和小于12500KN时,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大于M5KN时,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小于M5KN时,系统继续进行标定。进一步,所述当检测轧制力偏差正常后,轧机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是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小于M5KN时,轧机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进一步,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还包括辊缝标定完成后,把标定完成信号和标定数据发给模型控制的二级控制系统的数据库。进一步,所述标定数据包括标定轧制力,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值及工作辊相关数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采用自动的静态标定后比以往在轧制特殊钢种时手工标定方式,节省了标定时间,辊缝标定精度更准确并且从标定方式上看避免由于上下辊径不同转车造成设备损坏的影响。减小了因标定失败造成的事故时间和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作业率和操作精度。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传统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通过PLC等设备构成的一级控制系统执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l 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步骤S2 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正常时,取消图1中轧机以30% 速度转车的步骤,禁止转车,关闭辊缝,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步骤S3 辊缝清零后,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轧制力之和是否小于标定轧制力,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是否正常,当轧制力偏差不正常时,轧机再次辊缝调平后再对轧机的轧制力偏差进行检测。辊缝清零后,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轧制力大小,当两侧轧制力之和小于12500KN时,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大于M5KN时,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小于M5KN时,系统继续进行标定。步骤S4 当检测轧机两侧的轧制力偏差正常后,取消图1中支撑辊旋转一周的步骤,轧机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当轧机两侧的轧制力偏差小于M5KN时, 轧机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步骤S5 辊缝标定完成后,由PLC等设备构成的一级控制系统发送标定完成信号和标定数据给由大型服务器构成的二级轧制模型控制系统的网路数据库。标定数据包括 标定轧制力,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及工作辊相关数据等。其中,步骤Sl 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 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包括步骤S11 轧机接收到标定命令后开始标定,轧机AGC液压缸快开,AGC液压缸所带
磁尺清零标定。步骤S12 所述磁尺清零标定完成后,轧机以2mm/s的速度关闭辊缝到10mm,检测轧机轧制力的压头清零标定。步骤S13 所述压头清零标定完成后,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轧制力,当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之和小于500KN时,轧机关闭辊缝到2mm。步骤S14 当辊缝关闭到2mm时,轧机进行压力控制,轧机开始关闭辊缝,使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轧制力之和到1960KN,然后再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当偏差大于M5KN时,轧机开始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步骤S15 压力控制轧机辊缝调平后,检查磁尺测量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值。当磁尺检测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值大于2mm时,系统报警,辊缝打开到5mm,轧机标定停止,当偏差值小于2mm时,系统继续进行标定。步骤S2中,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正常时,禁止转车,关闭辊缝,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具体包括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小于2mm时,保持工作辊冷却水关闭,禁止转车,然后用小于正常的轧制力进行辊缝压靠,压靠辊缝使得辊缝关闭时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之和达到标定的轧制力12500KN,辊缝清零。在轧制特殊钢种时如轧制花纹板钢时传统的标定方式就不能满足工艺要求,而静态标定方式就可以满足工艺要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采用自动的静态标定后比以往在轧制特殊钢种时手工标定方式,节省了标定时间,辊缝标定精度更准确并且从标定方式上看避免由于上下辊径不同转车造成设备损坏的影响。减小了因标定失败造成的事故时间和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作业率和操作精度。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正常时,禁止转车,关闭辊缝,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辊缝清零后,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轧制力之和是否小于标定轧制力,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是否正常,当轧制力偏差不正常时,轧机再次辊缝调平后再对轧机的轧制力偏差进行检测;当检测轧机的轧制力偏差正常后,轧机辊缝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是轧机接收到标定命令后开始标定,轧机AGC液压缸快开,AGC液压缸所带磁尺清零标定;所述磁尺清零标定完成后,轧机以2mm/s的速度关闭辊缝到10mm,检测轧机轧制力的压头清零标定;所述压头清零标定完成后,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轧制力,当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之和小于500KN时,轧机关闭辊缝到2mm ;当辊缝关闭到2mm时,轧机进行压力控制,轧机开始关闭辊缝,使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轧制力之和到1960KN,然后再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当偏差大于M5KN时,轧机开始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后,检查磁尺测量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磁尺测量的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大于2mm时,系统报警,辊缝打开到5mm, 轧机标定停止,当偏差小于2mm时,系统继续进行标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正常时,禁止转车,关闭辊缝,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是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小于2mm时,保持工作辊冷却水关闭,禁止转车, 然后用小于正常的轧制力进行辊缝压靠,压靠辊缝使得辊缝关闭时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之和达到标定的轧制力12500KN,辊缝清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缝清零后,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轧制力之和是否小于标定轧制力,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是否正常,当轧制力偏差不正常时,轧机再次辊缝调平后再对轧机的轧制力偏差进行检测是辊缝清零后,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轧制力大小,当两侧轧制力之和小于12500KN时,检查压头检测的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大于245KN时,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小于M5KN时,系统继续进行标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轧制力偏差正常后,轧机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是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小于M5KN时,轧机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辊缝标定完成后,把标定完成信号和标定数据发给模型控制的二级控制系统的数据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数据包括 标定轧制力,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值及工作辊相关数据。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轧机辊缝的标定方法,包括将轧机AGC液压缸的磁尺和压头清零后,进行压力控制辊缝调平,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的辊缝偏差;当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辊缝偏差正常时,禁止转车,关闭辊缝,标定轧机轧制力,辊缝清零;辊缝清零后,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的轧制力之和是否小于标定轧制力,检查轧机操作侧和传动侧两侧轧制力偏差是否正常,当轧制力偏差不正常时,轧机再次辊缝调平后再对轧机的轧制力偏差进行检测;当检测轧机的轧制力偏差正常后,轧机辊缝标零,轧机辊缝打开到设定值,标定完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轧机的辊缝标定方法节省了标定时间,减小了因标定失败造成的事故时间和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作业率和操作精度。
文档编号B21B38/10GK102553944SQ2012100384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0日
发明者刘顺东, 张 杰, 董占奎, 陈 光, 陈建宇 申请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