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7421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金属板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凸出形成一凸起;(2)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而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垂直设置,如此在金属板弯曲的内外表面均形成直角,如此仅通过冲压的方式即可实现,不需要切削,从而利于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实施。
【专利说明】一种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冲压的方式在金属板弯曲的表面形成直角的弯曲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如中国专利200510058867.3所述,如何解决金属板弯曲加工后留有圆弧角的冲压“后遗症”是业界一直努力解决的问题,该专利采用二次冷挤压后,再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的综合工艺,实现冲压构件的外形无圆弧角,即该构件的弯曲外表面为直角的目的,此方法虽可以解决金属板弯曲加工后留有圆弧角的冲压“后遗症”问题,但是其实现时需要冲压与金属切削二种工艺,则无疑增加了实施的难度,从而令产品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实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板弯曲加工后留有圆弧角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案实施成本过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I)对金属板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凸出形成一凸起;
[0006](2)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而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垂直设置。
[0007]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在第一次冲压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在凸起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在第二次冲压时,挤压上述凸起令材料变形,填充第一与第二间隙。
[0008]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I)对金属板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0011](2)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将金属板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位置凸出形成一凸起;
[0012](3)对金属板进行第三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而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垂直设置。
[0013]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在第一次冲压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在凸起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在第二次冲压时,挤压上述凸起令材料变形,填充第一与第二间隙。
[0014]依据上述主要特征,,对金属板进行第三次冲压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将金属板进行冲压,先形成一凸起,之后将该凸起挤压,如此在金属板弯曲的内外表面均形成直角,如此仅通过冲压的方式即可实现,不需要切削,从而利于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实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A至图1C为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7]图2A至图2D为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I)对金属板10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并且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连接的位置处凸出形成一凸起103 ;
[0020](2)对金属板10进行第二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103而令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垂直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B所示,经第一次冲压形成的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相对于底模B在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的连接处形成第一空隙104 (即与凸起103相对的一侧),同理,冲头A与靠模C与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之间则形成第二空隙105,图中时以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垂直设置为前提,假设冲头A位于冲压的位置时,即第二空隙105为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外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外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如此,在图1C中,冲头A冲压,如此挤压凸起103,令材料变形,填充第一空隙104与第二空隙105,如此令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的内外侧面均呈直角,并且第一部分101与第二部分102的厚度相同。
[0021]请参阅图2A至图2D所示,为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实施本发明的金属板的弯曲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I)对金属板20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 ;
[0023](2)对金属板20进行第二次冲压,将金属板20的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连接位置处凸出形成一凸起203 ;
[0024](3)对金属板20进行第三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203而令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垂直设置。具体原理也可参图1B所示,在对金属板20进行第三次冲压时,挤压凸起203,令材料变形,填充第一间隙204 (即与凸起203相对的一侧)与第二间隙(未标号),如此令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的内外侧面均呈直角,并且第一部分201与第二部分202的厚度相同。
[0025]使用上述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弯曲加工后的金属板外表面有圆弧角的“后遗症”,并且可以很易于实施的方式实现冲压构件无圆弧角的设计要求,为诸如平板电脑等对外观要求较高的电子产品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技术手段,使得产品的外观造型或结构零件的设计更加精致美观。
[0026]与中国专利200510058867.3所揭示的方案相比,本发明并不需要采用垫压的方式,并且本发明是在不改变材料厚度(即最终产品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利用产品的结构空间变化储存材料,然后再直接用常规冲压的方式使材料流动从而做出的产品没有圆弧角,因此本发明更易于实施,并且实施的成本更低。
[0027]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金属板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凸出形成一凸起; (2)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而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垂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冲压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在凸起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在第二次冲压时,挤压上述凸起令材料变形,填充第一与第二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
4.一种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金属板进行第一次冲压,将金属板弯曲形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2)对金属板进行第二次冲压,将金属板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位置凸出形成一凸起; (3)对金属板进行第三次冲压,挤压上述凸起而令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冲压时,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的位置在凸起相对的一侧形成第一间隙,并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的延长线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外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在第二次冲压时,挤压上述凸起令材料变形,填充第一与第二间隙。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金属板弯曲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金属板进行第三次冲压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厚度相同。
【文档编号】B21D5/00GK103567261SQ201210248758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邵国海 申请人:邵国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