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对焊接滚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96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对焊接滚轮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筒形工件对接焊用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由多组滚轮架构成的组对焊接滚轮架。
背景技术
一般的圆筒形工件的对接、焊接作业,采用天车起吊、然后人工焊接的方式完成,但对于大型、超重的圆筒形工件,采用人工焊接存在劳动强度大、焊接质量和焊接周期无法保证的问题。中国专利CN2589146Y公开了一种多元滚轮架,该多元滚轮架由工作平台、行走轨道和驱动单元架构成,12组驱动单元架一一对称分布在工作平台两侧的行走轨道上。驱动 单元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滚轮座,滚轮座上转动装配有滚轮组,滚轮组中的各滚轮轴线均沿轨道延伸方向延伸,两个相对的滚轮组形成对工件的单节支撑,相对的两组驱动单元架构成了一个滚轮架,至少两个滚轮架能够形成对一个完整工件的支撑,在底座上还装配有驱动滚轮组转动的驱动电机,这样每个滚架均为主动架,可以实现工件的旋转。对两个工件焊接之前,调节支撑两个工件的滚轮架的距离,可以轻松实现两个工件的对接,通过横向位置调整机构调节两个相对滚轮座的间距,可以满足不同直径的工件的焊接,同时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使两个工件同步旋转,便可进行自动焊接。该单元滚轮架能独立、又统一的完成大型、超重圆筒形工件的支撑、旋转和定位要求,从而满足了自动焊接的要求,由于两个滚轮架就能完成对一个工件的支撑,完成两个工件的焊接后,还能通过余下的两个滚轮架实现第三个工件的对接焊,但对于四个或更多的工件,滚轮架的数量就无法满足需要,必须将对接焊后的工件吊起,重新调整滚轮架的间距,并留出至少两个供下一个工件支撑使用,随着筒体的不断增加,焊接后的工件长度随之增加,起吊工作很难实施,因此无法满足更多工件对接焊要求,必须相应增加滚轮架的数量,这将造成整个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增加滚轮架数量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更多圆筒形工件对接焊要求的组对焊接滚轮架。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对焊接滚轮架,包括前端为上料端的工作平台以及布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用于分别支撑两个圆筒形工件并使两个圆筒形工件对接的前、后滚轮架组,前、后滚轮架组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前后依次布置的装配有滚轮的滚轮架,所述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还包括驱动各自对应滚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各滚轮架还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滚轮座,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装配在滚轮座上,各滚轮架的两个滚轮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的两个滚轮座的相对端分别绕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为分别驱动各自对应的滚轮座转动的油缸。所述底座上分别开设有用于调节各自对应的两个滚轮座间距的调距孔,各滚轮座上分别开设有与各自对应的底座的调距孔对应的供螺栓穿过的用于将滚轮座与底座固连的装配孔。所述前、后滚轮架组中的滚轮架分别为两个,后滚轮架组中的远离前滚轮架组的滚轮架为主动架。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固定装配在所述工作平台上。采用上述结构的组对焊接滚轮架,由于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的滚轮上下移 动,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定位移动装配在工作平台上,在完成两个圆筒形工件的一次对接焊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前滚轮架组中的一个滚轮架的滚轮上移,可以使对接焊后的工件的前端抬高,这样可以使后滚轮架组中的除了远离前滚轮架组的其它滚轮架均能自由移动,从而可以调节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的间距,进而满足对接焊后的工件长度增加的需要,然后通过驱动装置使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下移,直至脱离工件,这样对接焊后的工件完全落在后滚轮架组上,推动后滚轮架组带动工件后移,可以将下一个圆筒形工件吊装在前滚轮架组上,进行二次对接焊。该结构的组对焊接滚轮架,依靠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的上下移动配合,就能实现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的间距调整以及对接焊后的工件整体移动,不需要增加滚轮架的数量,就能满足多个圆筒形工件的对接焊要求,而且避免了吊装所带来的不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液压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防窜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组对焊接滚轮架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由工作平台4、前滚轮架组、后滚轮架组构成,前滚轮架组中的两个滚轮架为液压滚轮架2,两个液压滚轮架2前后间隔固定在工作平台4上,形成对前圆筒形工件I的支撑;后滚轮架组中的两个滚轮架为防窜滚轮架3,两个防窜滚轮架3前后依次布置在液压滚轮架的后面,并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在工作平台4上,形成对后圆筒形工件5的支撑,与液压滚轮架2相邻的防窜滚轮架为从动架,另一个防窜滚轮架为主动架。操作时,推动后滚轮架组移动可以完成前圆筒形工件I和后圆筒形工件5的对接。液压滚轮架2包括液压底座6以及左右对称设置在液压底座6上的液压滚轮座7,两个液压滚轮座7的相对端分别绕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装配在液压底座6上,液压底座6上安装有两个分别驱动两个液压滚轮座转动的油缸9,两个液压滚轮座7上分别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液压滚轮8,这样通过油缸9的活塞杆的驱动可以调节两个液压滚轮8高度,而且可以对两个液压滚轮的间距进行微调,进而可以调节前圆筒形工件I的高度。所述防窜滚轮架3包括防窜底座11以及左右对称设置在防窜底座11上的防窜滚轮座10,两个防窜滚轮座10上分别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防窜滚轮12,作为主动架的防窜滚轮架的两个防窜滚轮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同步转动,从而为后圆筒形工件5提供回转驱动力。整个防窜滚轮架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已知技术手段,而且在工作平台4上的移动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为了满足不同直径的工件的支撑要求,液压底座6和防窜底座11上均开设有左右间隔布置的调距孔,所述液压滚轮座7和防窜滚轮座10上分别开设有与各自对应的调距孔对应的装配孔,根据工件直径的大小,分别调整液压滚轮座的左右间距、防窜滚轮座的左右间距,并通过螺栓连接分别实现液压滚轮座和防窜滚轮座的固定。上述实施例具体使用时,在焊接之前,将前圆筒形工件I和后圆筒形工件5分别吊装在前滚轮架组和后滚轮架组上,通过控制油缸9来调节前圆筒形工件I的高低,使两个工件对齐,然后推动后滚轮架组使两个工件对接;对接完毕后,对环缝进行定位点焊,最后在主动架的带动下实现旋转,从而完成两个工件的自动焊接。两个工件的一次对焊接完毕后, 控制油缸9驱动一个液压滚轮架的液压滚轮座7上移,将一次对接焊后的工件前端抬高,这样可以移动从动架,使两个防窜滚轮架3保持可以支撑一次对接焊后的工件的距离,然后控制油缸9带动液压滚轮座7下移,直至各液压滚轮8脱离工件,一次对接焊后的工件完全落在两个防窜滚轮架3上,推动防窜滚轮架3后移,直至两个液压滚轮架2可以放置下一个圆筒形工件,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完成多个圆筒形工件的对接焊。上述实施例中,液压滚轮架的两个液压滚轮座安装在一个液压底座上,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将两个液压滚轮座分别安装在两个液压底座上,当然防窜滚轮架也可以采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前、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数量也可以为3个,只要保证能够稳定支撑工件即可。在其它实施例中,液压滚轮座的上下移动也可以采用直立式油缸直接驱动实现。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液压滚轮架也可以定位移动装配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只要保证在焊接工程中能够实现在工作平台上的定位即可。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防窜滚轮架均可以作为主动架。
权利要求1.组对焊接滚轮架,包括前端为上料端的工作平台以及布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用于分别支撑两个圆筒形工件并使两个圆筒形工件对接的前、后滚轮架组,前、后滚轮架组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前后依次布置的装配有滚轮的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还包括驱动各自对应滚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对焊接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滚轮架还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滚轮座,所述滚轮分别转动装配在滚轮座上,各滚轮架的两个滚轮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对焊接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的两个滚轮座的相对端分别绕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为分别驱动各自对应的滚轮座转动的油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对焊接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分别开设有用于调节各自对应的两个滚轮座间距的调距孔,各滚轮座上分别开设有与各自对应的底座的调距孔对应的供螺栓穿过的用于将滚轮座与底座固连的装配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对焊接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滚轮架组中的滚轮架分别为两个,后滚轮架组中的远离前滚轮架组的滚轮架为主动架。
6.根据权利要求I或5所述的组对焊接滚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固定装配在所述工作平台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对焊接滚轮架,包括前端为上料端的工作平台以及布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用于分别支撑两个圆筒形工件并使两个圆筒形工件对接的前、后滚轮架组,前、后滚轮架组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前后依次布置的装配有滚轮的滚轮架,所述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沿前后方向导向移动装配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还包括驱动各自对应滚轮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该结构的组对焊接滚轮架,依靠前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的上下移动配合,就能实现后滚轮架组中的各滚轮架的间距调整以及对接焊后的工件整体移动,不需要增加滚轮架的数量,就能满足多个圆筒形工件的对接焊要求,而且避免了吊装所带来的不便。
文档编号B23K37/053GK202539892SQ20122020298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张玉良, 赵一领 申请人:郑州越达自动化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