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孔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425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孔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刀,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工圆孔的拉刀。
背景技术
原有的圆孔加工方法为钻孔-镗孔-铰孔-磨孔,工序复杂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故,需要一种新的圆孔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圆孔加工工序复杂且质量不稳定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度高、效率高且成本低廉的圆孔拉刀。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圆孔拉刀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孔拉刀,包括圆柱形的拉刀本体,所述拉刀本体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夹持部、前导向部、切削部和后导向部,所述切削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圆孔切削齿、圆孔精切齿和圆孔校准齿,所述圆孔切削齿和圆孔精切齿均为轮切式结构,所述圆孔校准齿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圆孔切削齿的齿升量为O. 15-0. 23mm,所述圆孔精切齿的齿升量为O. 07-0. 011mm,所述圆孔校准齿的齿升量为O. 006-0. OlOmm,圆孔切削齿容屑槽、圆孔精切齿容屑槽和圆孔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有益效果与背景技术相比,用本实用新型的圆孔拉刀加工圆孔可以一次性完成粗、精孔加工,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加工的圆孔精度较高,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圆孔拉刀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孔拉刀A-A处的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圆孔拉刀B-B处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孔拉刀,包括圆柱形的拉刀本体,拉刀本体上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夹持部I、前导向部2、切削部3和后导向部4,切削部3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圆孔切削齿31、圆孔精切齿32和圆孔校准齿33。其中,圆孔切削齿31和圆孔精切齿32均为轮切式结构,圆孔校准齿33为分层式结构,圆孔切削齿31的齿升量为O. 15-0. 23mm,圆孔精切齿32的齿升量为O. 07-0. 011mm,圆孔校准齿33的齿升量为O. 006-0. OlOmm,圆孔切削齿容屑槽、圆孔精切齿容屑槽和圆孔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前导向部2为圆台形。其中圆台具有轴线和母线,圆台的轴线和母线的夹角为5度。拉刀本体可以是空心的。前导向部2和切削部3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的进口设置在夹持部I和前导向部2之间,导流槽的出口分别设置在切削部3的圆孔切削齿31、圆孔精切齿32和圆孔校准齿33。拉刀本体的两端设置有中心孔。方便装卸。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圆孔拉刀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本实用新型的圆孔拉刀加
工圆孔可以一次性完成粗、精孔加工,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加工的圆孔精度较高,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圆孔拉刀,包括圆柱形的拉刀本体,所述拉刀本体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夹持部(I)、前导向部(2)、切削部(3)和后导向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圆孔切削齿(31 )、圆孔精切齿(32 )和圆孔校准齿(33 ),所述圆孔切削齿(31)和圆孔精切齿(32)均为轮切式结构,所述圆孔校准齿(33)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圆孔切削齿(31)的齿升量为O. 15-0. 23mm,所述圆孔精切齿(32)的齿升量为O. 07-0. 011mm,所述圆孔校准齿(33)的齿升量为O. 006-0. OlOmm,圆孔切削齿容屑槽、圆孔精切齿容屑槽和圆孔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孔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部(2)和切削部(3)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夹持部(I)和所述前导向部(2)之间,所述导流槽的出口分别设置在切削部(3 )的圆孔切削齿(31)、圆孔精切齿(32 )和圆孔校准齿(33 )。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孔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部(2)为圆台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孔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具有轴线和母线,所述轴线与母线的角度为5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孔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本体是空心的。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孔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刀本体的两端设置有中心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孔拉刀,包括圆柱形的拉刀本体,所述拉刀本体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夹持部、前导向部、切削部和后导向部,所述切削部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圆孔切削齿、圆孔精切齿和圆孔校准齿,所述圆孔切削齿和圆孔精切齿均为轮切式结构,所述圆孔校准齿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圆孔切削齿的齿升量为0.15-0.23mm,所述圆孔精切齿的齿升量为0.07-0.011mm,所述圆孔校准齿的齿升量为0.006-0.010mm,圆孔切削齿容屑槽、圆孔精切齿容屑槽和圆孔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本实用新型的圆孔拉刀加工圆孔可以一次性完成粗、精孔加工,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加工的圆孔精度较高,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B23D43/00GK202684197SQ20122023062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周启富, 周宏群, 郭茂勇 申请人:扬州市邮谊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