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426阅读:1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六方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刀,特别是一种六方拉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 中内六方孔加工采用模具浇注成型,产品质量差,不稳定。而且效率低,加工成本较高。很难满足现有技术中生产需求。故,需要一种新的六方孔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六方孔加工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六方拉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六方拉刀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六方拉刀,所述拉刀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柄部、颈部、过渡锥部、前导部、切削部和后导部,所述切削部包括切削齿和校准齿,所述前导部、切削部和后导部的横截面均为六方形,所述切削齿为轮切式结构,所述校准齿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切削齿的齿升量为O. 08-0. 12mm,所述校准齿的齿升量为O. 005-0. 009mm,切削齿容屑槽和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六方拉刀精度高,能达到±0. Olmm,表面粗糙度可达到O. 6,效率比现有工艺高35%而且能有效节约成本。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六方拉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六方拉刀的A-A处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六方拉刀的B-B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I、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六方拉刀,拉刀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柄部I、颈部2、过渡锥部3、前导部4、切削部5和后导部6。切削部5包括切削齿51和校准齿52,前导部4、切削部5和后导部6的横截面均为六方形,切削齿51为轮切式结构,校准齿52为分层式结构,切削齿51的齿升量为O. 08-0. 12mm,校准齿52的齿升量为O. 005-0. 009mm。其中,切削齿容屑槽和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切削齿51的每个齿的齿升量均相等。六方拉刀的两端具有中心孔。柄部I与机床连接,传递运动和拉力;颈部2为柄部和过渡锥部连接部分,也是打标记的地方;过渡锥部3起引导作用,使拉刀容易进入工件的预制孔;前导部4引导拉刀平稳地、不发生歪斜地过渡到切削部5 ;切削部5由切削齿51和校准齿52组成。切削齿51担任全部加工余量的切除工作。校准齿52起修光、校准作用,以提高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后导部6用来保持拉刀最后几个刀齿的正确位置,防止拉刀在即将离开工件时,因工件下垂而损坏已加工表面质量及刀齿。 本实用新型的六方拉刀精度高,能达到±0. 01mm,表面粗糙度可达到O. 6,效率比现有工艺高35%而且能有效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六方拉刀,所述拉刀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柄部(I)、颈部(2)、过渡锥部(3)、前导部(4)、切削部(5)和后导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5)包括切削齿(51)和校准齿(52),所述前导部(4)、切削部(5)和后导部(6)的横截面均为六方形,所述切削齿(51)为轮切式结构,所述校准齿(52)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切削齿(51)的齿升量为O. 08-0. 12mm,所述校准齿(52)的齿升量为O. 005-0. 009mm,切削齿容屑槽和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六方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齿(51)的每个齿的齿升量均相等。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六方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方拉刀的两端具有中心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方拉刀,所述拉刀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柄部、颈部、过渡锥部、前导部、切削部和后导部,所述切削部包括切削齿和校准齿,所述前导部、切削部和后导部的横截面均为六方形,所述切削齿为轮切式结构,所述校准齿为分层式结构,所述切削齿的齿升量为0.08-0.12mm,所述校准齿的齿升量为0.005-0.009mm,切削齿容屑槽和校准齿容屑槽均为加长齿距型。本实用新型的六方拉刀精度高,能达到±0.01mm,表面粗糙度可达到0.6,效率比现有工艺高35%而且能有效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B23D43/02GK202684201SQ20122023063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周启富, 周宏群, 郭茂勇 申请人:扬州市邮谊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