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25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火焰切割机是利用燃气配氧气或者汽油配氧气进行金属材料切割的一种切割设备。为了保证切割时的稳定性,切割时割枪末端的喷嘴与被切割物表面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15-20cm的范围内,而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场合如在船舶的壳体上开大圆孔,待加工的孔径并非在水平面内,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垂直升降机构,以保证割枪末端的喷嘴与被切割物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15-20cm的技术要求。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保证割枪末端的喷嘴与被切割物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15-20cm。[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凸轮、滚子、升降杆和导向套筒;所述凸轮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滚子设置在凸轮上方并固定在升降杆上;所述导向套筒固定在火焰切割机的水平旋转机构的转动部件上,并与该部件上的通孔连通;所述升降杆设置在导向套筒内;所述凸轮的外缘形状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0005]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包括步进电机和谐波减速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谐波减速器连接。[000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的外缘形状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割枪末端的喷嘴与被切割物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15-20cm,从而实现对非平板工件的稳定切割。


[000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0008]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附图中的标号为[0010]升降驱动电机I、步进电机11、谐波减速器12、凸轮2、滚子3、升降杆4、导向套筒5。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I)[0012]见图1,本实施例的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I、凸轮2、滚子3、升降杆4和导向套筒5。[0013]升降驱动电机I包括步进电机11和谐波减速器12。步进电机11通过联轴器与谐波减速器12连接。凸轮2安装在谐波减速器12的输出轴上。滚子3设置在凸轮2上方并固定在升降杆4上。导向套筒5固定在火焰切割机的水平旋转机构的转动部件上,并与该部件上的通孔连通。升降杆4设置在导向套筒5内。凸轮2的外缘形状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凸轮2的外缘形状需要设计为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0014]升降驱动电机I启动后带动凸轮2转动,凸轮2带动升降杆4作上下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割枪按规律进行上下直线运动,保证割枪末端的喷嘴与被切割物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15-20cm,以完成喷嘴切割孔的目的。[001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电机(I)、凸轮(2)、滚子(3)、升降杆(4)和导向套筒(5);所述凸轮(2)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I)的输出轴上;所述滚子(3)设置在凸轮(2)上方并固定在升降杆(4)上;所述导向套筒(5)固定在火焰切割机的水平旋转机构的转动部件上,并与该部件上的通孔连通;所述升降杆(4)设置在导向套筒(5)内;所述凸轮(2)的外缘形状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I)包括步进电机(11)和谐波减速器(12);所述步进电机(11)通过联轴器与谐波减速器(1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焰切割机的垂直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凸轮、滚子、升降杆和导向套筒;所述凸轮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滚子设置在凸轮上方并固定在升降杆上;所述导向套筒固定在火焰切割机的水平旋转机构的转动部件上,并与该部件上的通孔连通;所述升降杆设置在导向套筒内;所述凸轮的外缘形状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的外缘形状跟随被切割物表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割枪末端的喷嘴与被切割物表面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15-20cm,从而实现对非平板工件的稳定切割。
文档编号B23K7/00GK202780166SQ2012202448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刘海兰, 李小平 申请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