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543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压力机的热校正模具,如用于生产连杆类锻件的热校平面模具。
背景技术
生产连杆锻件时,因连杆锻件在切边及冲大、小端内孔时,会给连杆大、小端平面带来变形,且连杆锻件在切边冲孔后的大、小端端面厚度尺寸因压力间隙、锻件温度等影响会有较大的差异。为满足平面度及大小端平面厚度尺寸一致性要求,需在冲孔后加一道精整工序即校平面,若设备配置允许可在冷态下校平面,也可根据现有的设备配置情况在热态下校大、小端平面。传统的热校正模具在校平面后锻件存在大端平面与小端平面的厚度尺寸一致性差、平面度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现有热校平面模具改进,提供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以解决大端平面与小端平面的厚度尺寸一致性差,平面度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包括热校正上模具1和热校正下模具2,在热校正下模具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通过螺钉23固定连接设有左右支撑板3a、3b,支撑板3a、3b的高度与锻件连杆所设计的厚度尺寸对应,热校正上模具1通过螺栓4与压力机滑块固定连接,热校正下模具2通过螺栓5与压力机工作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压力机滑块带动热校正上模具1向下运动,当压力机工作到下死点时,支撑板3a、3b起到承击面的作用,保证了锻件的平面度,并有效地保证每个锻件的厚度尺寸一致性。有效地解决了连杆平面度超差及平面加工量大及废品率高的问题,提高了连杆锻件的质量。也省去了一般必须在锻后增加一道磨连杆大、小头端面的工序,减少周转过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减低了连杆的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和工作状态图。图2是热校正下模具2俯视图。图3是图2的A —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由热校正上模具1和热校正下模具2,在热校正下模具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通过螺钉23固定连接设有左右支撑板3a、3b构成,支撑板3a、3b的高度与锻件连杆所设计的厚度尺寸对应,热校正上模具1通过螺栓4与压力机滑块固定连接,热校正下模具2通过螺栓5与压力机工作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一般是与连杆切边、冲孔模具沿压力机前后排布设置。热校正下模具2设计成半封闭结构,即在热校正下模具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左右支撑板3a、3b,使前后方向开口,方便切边冲孔后锻件转移到热校正模具及热校后取 出,同时支撑板3a、3b加在左右方向可有效解决因压力机导轨间隙大和锻件大、小端热校正压下量不同导致的大、小两端面的厚度尺寸差异问题。支撑板3a、3b与热校正下模与螺栓采用上连接方式,调整更换更方便。
权利要求1.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其特征是包括热校正上模具(I)和热校正下模具(2),在热校正下模具(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通过螺钉(23)固定连接设有左右支撑板(3a、3b),支撑板(3a、3b)的高度与锻件连杆所设计的厚度尺寸对应,热校正上模具(I)通过螺栓(4)与压力机滑块固定连接,热校正下模具(2)通过螺栓(5)与压力机工作台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连杆锻件热校正模具,包括热校正上模具(1)和热校正下模具(2),在热校正下模具(2)上端面的左右两端对称通过螺钉(23)固定连接设有左右支撑板(3a、3b),支撑板(3a、3b)的高度与锻件连杆所设计的厚度尺寸对应,支撑板(3a、3b)起到承击面的作用,保证了锻件的平面度,并有效地保证每个锻件的厚度尺寸一致性。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779460SQ2012204691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5日
发明者陈莉 申请人: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