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铜线微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389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模铜线微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铜拉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线微拉机。
背景技术
铜加工行业,电解板通过冶炼轧制成型,一般到直径8.0mm的铜杆,然后用大拉机把8.0mm铜杆拉拔到3.0mm铜杆,再用中拉机把3.0mm铜杆拉拔到1.20mm圆铜线,再用细拉机把1.20mm铜杆拉拔到0.17—0.20mm圆铜线,再用微拉机把0.17—0.20mm铜杆拉拔到
0.04—0.07mm 圆铜线。本行业目前都是通过大拉机、中拉机、细拉机、微拉机逐级来拉制到0.04-0.07mm的微细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工艺流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模铜线微拉机。把上述的细拉机和微拉机整合成一种新型的设备,简化了工艺流程和中间环节所产生的能耗、人工、辅材等,降低了能耗。提闻了生广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模铜线微拉机,包括拉丝主机,所述拉丝主机包括入线口、上部塔轮、下部塔轮、定速轮、张力架、过线轮、排线轮、收线盘;上部塔轮包括第一至第四轴塔轮,下部塔轮包括第五至第八轴塔轮;母线从入线口进入,先经过上部左边第一轴塔轮、第二轴塔轮逐级绕制,最后连到上部右边第三轴塔轮、第四轴塔轮,再从上部第三轴塔轮引下来,接到下部左边的第五轴塔轮、第六轴塔轮,再逐级绕制,通过下部右边第七轴塔轮、第八轴塔轮,最后穿过出口模,到达定速轮,从定速轮上经过分线轮、张力架、排线轮后到收线盘。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把原来多工序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另外,由于进线可以直接采用1.20mm母线,母线换盘周期延长,解放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同等线速的前提下,电机功率反而降低了,节约了电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歩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歩阐述本实用新型。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模铜线微拉机,主要包括入线口、上部塔轮、下部塔轮、定速轮、张力架、过线轮、排线轮、收线盘。上部塔轮包括第一至第四轴塔轮,下部塔轮包括第五至第八轴塔轮。[0013]具体拉丝控制如下:在正常状态下,母线从入线口( I)进入,先经过上部左边第一
(2)、第二轴塔轮(3)逐级绕制,最后连到上部右边第三(4)、第四轴塔轮(5),再从上部第三轴塔轮(4)引下来,接到下部左边的第五(6)、第六轴塔轮(7),再逐级绕制,通过下部右边第七(8)、第八轴塔轮(9),最后穿过出口模,到达定速轮(10),从定速轮(10)上经过分线轮(11)、张力架、排线轮(12)后到收线盘(13)。如
图1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的实施例,其中包括放线架、拉丝主机、定速轮、张力架、收线盘。铜线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收线盘半径的增大,收线张力会越来越大,这时候通过分线轮测得收线的脉冲,和主机脉冲比较,来自动控制收线速度,达到一个动态的稳定张力。所述拉丝主机设有上部塔轮和下部塔轮:所述上部塔轮转速低,力矩大。下部塔轮转速快,力矩小。整机采用滑差控制方式。铜线进线规格最大1.20MM,出线规格最小0.04MM。通过连续拉拔,直接从1.20MM拉制到 0.04—0.07MM。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 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多模铜线微拉机,包括拉丝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主机包括入线口、上部塔轮、下部塔轮、定速轮、张力架、过线轮、排线轮、收线盘;上部塔轮包括第一至第四轴塔轮,下部塔轮包括第五至第八轴塔轮;母线从入线口( I)进入,先经过上部左边第一轴塔轮(2)、第二轴塔轮(3)逐级绕制,最后连到上部右边第三轴塔轮(4)、第四轴塔轮(5),再从上部第三轴塔轮(4)引下来,接到下部左边的第五轴塔轮(6)、第六轴塔轮(7),再逐级绕制,通过下部右边第七轴塔轮(8)、第八轴塔轮(9),最后穿过出口模,到达定速轮(10),从定速轮(10)上经过分线轮(11) 、张力架、排线轮(12)后到收线盘(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模(46模)铜线微拉机。一种多模铜线微拉机,包括拉丝主机,所述拉丝主机包括入线口、上部塔轮、下部塔轮、定速轮、张力架、过线轮、排线轮、收线盘。本实用新型由于把原来多工序简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B21C1/02GK203091438SQ20122061807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明, 谭兵林 申请人:苏州准盛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