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02097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柱式回转支承中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门座起重机的大型回转支承中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机构是门座起重机的重要工作机构,可使上部结构做360°全旋转运动。这就要求其工作平稳、性能优良,保证门机的正常旋转工作。现有技术的旋转机构的回转支承可分为柱式和转盘式,而柱式又可分转柱式和定柱式两种。其转柱式回转支承有两种结构型式,其中一种是将滚道固定在门架的上支承环上,4组或6组水平滚轮沿滚道做行星运动。该结构的回转支承的转柱下端通过推力调心滚子轴承支承在门架的上横梁上(如图1)。上端通过高强度螺栓和转盘连接在一起,水平滚轮I则通过螺栓固定在转柱的中间,滚轮I沿着固定在门架上支承环2的滚道3做滚动旋转运动(如图2)。门架上支承环外侧则装有轴销,转柱旋转运动的驱动则是通过立式电机带动立式行星减速机,在其出轴上装有双排齿的摆线齿轮,其和上支承的针销啮合,从而使转柱做旋转运动。回转支承在运转过程中,滚道受到滚轮重载的挤压,磨损严重,因此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是门座起重机旋转机构的关键。作为门座起重机中使用的转柱式回转支承,由于门座起重机的体积、重量都很大,因此使用的回转支承的体积、重量也很大。以150t门座机为例,上支承环其外径12米、内径7. 7米、高度为1. 3米,重量达40吨,一般中小型工厂难得有直径达12米的大型平面立式车床来进行加工,因此,在中小型企业根本无力解决大型上支承环的加工问题。如外协加工,因其尺寸横放超宽,竖放超高,根本无法在公路上运输。如水路运输有增加起驳、落驳费用,且还是不能解决企业内部周转问题。同时,滚道受到滚轮重载的挤压后需要进行维修时也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摸索出了一种不需要使用大型车床即可对大型转柱式回转支承进行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必使用大型车床即可加工大型转柱式回转支承上支承环滚道生产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适于中小型企业,且成本低廉,方便滚道维修。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上支承环内侧板圆弧加工将上支承环放置在胎架上,用激光经纬仪调整水平,将立式旋转动刀头布置在上支承环的中心,用镗杆调整动刀头的位置,使刀头的旋转中心和上支承环的中心重合,对上支承环内侧板进行圆弧加工,形成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其同心度误差< O. 2^0. 5mm ;
加工后的内径尺寸保证在±0. 5mm公差范围内;2)滚道的加工a将滚道根据上支环尺寸均匀分成若干段分段;c在各段分段上分别钻螺栓孔及沉头孔;d将各段分段分别轧成弧形;3)滚道的安装a将各个滚道分段用固定焊焊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在焊接过程中,相邻各段分段首尾紧密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滚道,其间隙< O. Γ0. 2mm ;b在固定滚道的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再配钻孔;c在钻孔中穿入螺栓直旋紧,将滚道固定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4)热处理为了提高滚道3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用旋转淬火机对滚道面进行高频表面淬火。滚道加工过程中,各滚道分段分别进行铯加工,在各段分段两端分别铣出45°倾斜口。进一步的,将滚 道均匀分成6 8段分段。进一步的,相邻分段连接处具有间隙,其间隙彡O. Γ0. 2mm。进一步的,淬火后滚道面硬度为HRC45 50、深度2 3mm。更进一步的,在滚道安装完毕后进行热处理步骤之前,用旋转立式动力头对滚道内径进行精加工,使其直径误差不大于±0. 1_。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加工方法由于采用将大型的滚道分段,并分别加工并固定在上支承环上,因此不必使用大型车床即可对大型转柱式回转支承上支承环滚道进行生产加工。该加工方法适于中小型企业,只一部动刀头和镗杆即可进行加工,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当滚道需要维修时,可以方便的将单个受损的滚道分段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简单、方便。


图1是转柱式回转支承固定在上横梁的结构图;图2是滚轮固定在上支承的结构图;图3是滚道分段铯加工后结构图;图4是滚道分段上钻孔的结构图;图5是滚道分段被轧成弧形;图6是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钻孔;图7是在钻孔中穿入螺栓旋紧。图中1.滚轮、2.上支承环、3.滚道、4.滚道分段、5.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6.钻孔、7.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上支承环内侧板圆弧加工将上支承环放置在胎架上,用激光经纬仪调整水平,将立式旋转动刀头布置在上支承环的中心,用镗杆调整动刀头的位置,使刀头的旋转中心和上支承环的中心重合,对上支承环内侧板进行圆弧加工,形成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5,其同心度误差< O. 2"O. 5mm ;加工后的内径尺寸保证在±0. 5mm公差范围内;2)滚道的加工a将滚道3根据上支环尺寸均匀分成若干段分段4;合理的分段4的数量不仅可以减轻安装的工作量,且可以保证各分段4之间连接紧密,本实施例中将滚道3均匀分成6 8段。b分别对各段分段4进行铯加工,并在各段分段4两端分别铣出45°倾斜口(见图3)。该倾斜口的目的是为了后续过程中相邻分段4之间能紧密连接在一起,实际上如果其他角度的倾斜口或不开设倾斜 口也可以实现相邻分段间连接处能紧密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不开设倾斜口或开设其他角度的倾斜口,只要能实现相邻分段连接处紧密连接在一起即可。c在各段分段4上分别钻螺栓孔及沉头孔;(见图4)d将各段分段4分别轧成弧形;(见图5)3)滚道的安装a将各个滚道分段4用固定焊焊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5上,在焊接过程中,相邻各段分段4首尾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滚道3。其中各段分段4之间45°斜口衔接紧密,其间隙彡O. Γ0. 2mm ;b在固定滚道的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5上再配钻孔6 ;(见图6)c在钻孔6中穿入螺栓7旋紧,将滚道固定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6上;(见图7)4)热处理为了提高滚道3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用旋转淬火机对滚道面进行高频表面淬火。淬火后滚道面硬度为HRC45飞O、深度2 3mm。由于滚道3是由几段弧形分段拼接而成,为防止拼接后的滚道内径平面不圆滑,影响滚轮在滚道3上的滚动,在滚道3安装完毕后进行热处理步骤之前,用旋转立式动力头对滚道3的内径进行精加工,使其直径误差不大于±0. 1_。该加工方法将大型的滚道分成若干分段,并分别加工并固定在上支承环上,因此不必使用大型车床即可对大型转柱式回转支承上支承环滚道进行生产加工。该加工方法适于中小型企业,只一部动刀头和镗杆即可进行加工,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当滚道需要维修时,可以方便的将单个受损的滚道分段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
1.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上支承环内侧板圆弧加工 将上支承环放置在胎架上,用激光经纬仪调整水平,将立式旋转动刀头布置在上支承环的中心,用镗杆调整动刀头的位置,使刀头的旋转中心和上支承环的中心重合,对上支承环内侧板进行圆弧加工,形成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其同心度误差< O. 2^0. 5mm ; 加工后的内径尺寸保证在±0. 5mm公差范围内; 2)滚道的加工 a将滚道根据上支环尺寸均匀分成若干段分段; b在各段分段上分别钻螺栓孔及沉头孔; c将各段分段分别轧成弧形; 3)滚道的安装 a将各个滚道分段用固定焊焊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在焊接过程中,相邻各段分段首尾紧密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滚道;b在固定滚道的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再配钻孔;c在钻孔中穿入螺栓直旋紧,将滚道固定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 4)热处理 用旋转淬火机对滚道面进行高频表面淬火。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滚道加工过程中,各滚道分段分别进行铯加工,在各段分段两端分别铣出45°倾斜口。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滚道均匀分成6 8段分段。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滚道分段连接处具有间隙,其间隙< O.1 O. 2mm。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后滚道面硬度为HRC45飞O、深度2 3mm。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滚道安装完毕后进行热处理步骤之前,用旋转立式动力头对滚道的内径进行精加工,使其直径误差不大于±0. 1mm。
全文摘要
门座起重机门架上支承环滚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立式旋转动刀头对上支承环内侧板圆弧加工;2)将滚道均匀分成若干段,分别在分段两端分别铣出45°倾斜口,并将各分段分别轧成弧形;3)将各个滚道分段用固定焊焊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在焊接过程中,相邻各段分段首尾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滚道,其中各段分段之间45°斜口衔接紧密,并通过螺栓将滚道固定在上支承环内侧圆弧板上;4)最后对滚道面进行高频表面淬火,增加滚道面的硬度和耐磨度。该加工过程即使没有大型车床也可以对大型回转支承进行生产加工,适用于中小企业,且成本低廉,方便滚道维修。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3056622SQ2013100258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崔慧莲, 张艳丽, 顾成敏, 仇步新 申请人:象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