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231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的上方通过下支撑板固定有下模芯,上模板向下固定有上模芯,在上模芯的底部中心处向下设有冲头,在下模芯的上部中心处设有冲孔凹模,在冲孔凹模中心孔下方的下模芯上向下设有落料通道,在落料通道底部的出口处设有向外伸出下支撑板的接料板,所述下支撑板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导柱,在上模板上设有与导柱配合的定位通孔。本发明拆装更换方便,利用上模芯底部中心处向下设置的冲头,将终锻后的工件中心孔冲出,使冲出的料沿着接料板滑行到模具外面去,这样冲中心孔既有效的缩短了后续加工中心孔的时间,又为后续加工提供了定位,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
【专利说明】 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铝合金车轮采用锻造方式在国内开始于本世纪初,属于新型工艺技术。锻造铝合金车轮已广泛用于客车、挂车、油罐车、工程车、校车等车辆,但是现在锻造铝合金车轮的锻造模具在国内还处于成长阶段,现用传统胀形模具不方便拆卸和维修,并且不能将终锻成形后的工件进行飞边切除,大大延长了后续加工的时间,现用传统模具锻造出来的产品缺料、机械性能差且产品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方便拆卸和维修,可解决终锻成形后工件无法进行切边问题的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其特点是: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的上方通过下支撑板固定有下模芯,上模板向下固定有上模芯,上模芯外设有一圈切除工件飞边的切边刀盘,切边刀盘通过连杆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在上模芯的底部中心处向下设有冲头,在冲头外滑动套装有向下顶出工件的顶盘,顶盘向上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的上端设有顶料机构,所述上模芯上设有顶料杆通过的通孔,在下模芯的上部中心处设有与冲头配合的冲孔凹模,在冲孔凹模中心孔下方的下模芯上向下设有落料通道,在落料通道底部的出口处设有使废料滑出下支撑板的接料板,在下支撑板上开有废料通过的出料槽,所述下支撑板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导柱,在上模板上设有与导柱配合的定位通孔。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导柱对称设置有两个。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落料通道正下方的接料板底部设有与下模板固定相接的顶料柱。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冲孔凹模的中心孔为锥形孔,锥形孔的顶部开口直径小于锥形孔的底部开口直径。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上模芯底部中心处向下设置的冲头,将终锻后的工件中心孔冲出,使冲出的料沿着接料板滑行到模具外面去,这样冲中心孔既有效的缩短了后续加工中心孔的时间,又为后续加工提供了定位;在冲击工件中心孔的同时,利用与上模板固定相接的切边刀盘,将终锻后工件的飞边切除,解决了传统模具无法切边,在后续加工无法装夹的问题;利用滑动套装在冲头外的顶盘,可将工件压在下模芯上,上模回程,实现脱模过程,避免了工件和模具因发生碰撞造成的损伤。本发明便于装卸磨损件,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包括上模板I和下模板9,下模板9的上方通过下支撑板7固定有下模芯12,上模板I向下固定有上模芯3,上模芯3外设有一圈切除工件飞边的切边刀盘4,切边刀盘4通过连杆与上模板I固定连接,在上模芯3的底部中心处向下设有冲头15,在冲头15外滑动套装有向下顶出工件的顶盘6,顶盘6向上设有顶料杆5,顶料杆5的上端设有顶料机构16,所述上模芯3上设有顶料杆5通过的通孔,在下模芯12的上部中心处设有与冲头15配合的冲孔凹模13,在冲孔凹模13中心孔下方的下模芯12上向下设有落料通道,在落料通道底部的出口处设有使废料滑出下支撑板的接料板10,在下支撑板7上开有废料通过的出料槽,所述下支撑板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导柱14,在上模板I上设有与导柱14配合的定位通孔2。所述下支撑板为中空的柱体,所述的顶料机构16为上顶料盘;在下模板上远离接料板出口处的一端竖向设有与接料板配合的挡料杆8。将终锻成形后的工件放入本发明中,利用冲孔、扩孔和切飞边来达到旋压的要求。首先顶盘6下行接触工件内壁,将工件定位,然后上模芯3下行,将终锻工件轮辋压制成旋压的要求,并利用冲头15将终锻工件的中心孔冲出,冲出的料沿着接料板10滑行到模具外面,这样,既有效的缩短了后续加工中心孔的时间,又为后续加工提供了定位,与此同时,切边刀盘4下行与下模芯12配合形成剪切力,将终锻成形后的工件飞边切除,解决了传统模具无法切边,在后续加工无法装夹的问题。在冲扩孔、切边完成后,锻造机将上顶料盘压住,上模起模,工件会被顶盘按在下模芯上,实现脱模过程,解决了传统式的先起模再脱模,造成工件跟模具碰伤的问题。
[0011]所述导柱14对称设置有两个;在落料通道正下方的接料板底部设有与下模板固定相接的顶料柱11 ;所述冲孔凹模13的中心孔为锥形孔,锥形孔的顶部开口直径小于锥形孔的底部开口直径。所述冲孔凹模13属易损件,采用螺丝紧固的方式,方便拆卸和维修;由于切边刀盘4也属于易损件,所述切边刀盘4与上模板I是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和更换。
【权利要求】
1.一种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下模板的上方通过下支撑板固定有下模芯,上模板向下固定有上模芯,上模芯外设有一圈切除工件飞边的切边刀盘,切边刀盘通过连杆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在上模芯的底部中心处向下设有冲头,在冲头外滑动套装有向下顶出工件的顶盘,顶盘向上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的上端设有顶料机构,所述上模芯上设有顶料杆通过的通孔,在下模芯的上部中心处设有与冲头配合的冲孔凹模,在冲孔凹模中心孔下方的下模芯上向下设有落料通道,在落料通道底部的出口处设有使废料滑出下支撑板的接料板,在下支撑板上开有废料通过的出料槽,所述下支撑板向上设有竖向设置的导柱,在上模板上设有与导柱配合的定位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对称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在落料通道正下方的接料板底部设有与下模板固定相接的顶料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铝合金车轮的胀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凹模的中心孔为锥形孔,锥形孔的顶部开口直径小于锥形孔的底部开口直径。
【文档编号】B21D45/02GK103752702SQ20141003018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胡磊 申请人:连云港宝石精密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