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93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包括有由合金钢制成的模具本体,由于目前技术上无法克服的缺陷,在模具成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缺陷孔,若缺陷孔孔径较大,则没有修补的必要直接报废,如果这些缺陷孔孔径小于5cm,目前是采用补焊、镶补或者铆补等方法对缺陷处进行修复,但是上述的几个方法都各自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是从建筑领域对墙体的修补得到了启发,采用一种新型的模具修补方法,即采用胶补对模具进行修补,具体的,是先将模具加热到80℃左右后,然后往缺陷孔中涂上一层硬化胶,再向内填充水泥块,并将水泥块表面压到与周围模具表面平齐,待冷却凝固之后在常温下放置7-8小时即可。
【专利说明】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0003]模具通常是采用模具钢,模具钢的材料主要为合金钢材,即根据需要在碳素钢中加入其它金属元素增加其耐磨性、刚性等等。
[0004]由于材料的特性使得模具的成形过程与其他机械产品有显著的区别,模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械产品,不能像其它机械产品那样,所研发制造的机械产品生产出来零部件或机械产品,仅靠设计人员的理论设计就能基本保证最终所达到的所需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也就是说对于其它大多数机械产品,如果加工过程能够完完全全或尽可能达到设计的精度和要求,最终的产品和当初的设计目的是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即完善的设计在加工条件的保证下就可生产出完美的产品,同时这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机床加工设备和动力设备。
[0005]模具产品则不一样,由于无论是铸造模、压铸模的高温流动成型,还是常温下冲压类的塑性成型,尽管有很长的历史,由于基础理论和数学模型很不完善,不准确,也有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成型出的模具产品无可避免的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孔。对于这些缺陷孔,假如孔径较大,大于5cm,有的甚至有十几公分大,那很肯定的是在模具成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没有什么修复价值,直接报废;对于一些较小的缺陷孔,则可以通过后期的工艺进行修补。
[0006]目前对模具的修补通常采用补焊法、镶补法、铆补法。补焊法对于一些高强度、高耐磨性的模具钢而言,由于其焊接性能较差,需要加堆焊过渡层,而且要求工人的焊接技术较高,不适宜较小的缺陷孔。镶补法是在缺陷部位铣槽,再镶一块同质材料补上,再加工成型,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有以下缺陷:需要在模具表面铣槽,另外需要再加工出一块与成形槽形状一致、材料一致的修补块,该修补块的加工过程实质上是成形一块小型模具的过程,成本较高,且工序较费时,效果也不好,在模具频繁使用和加热后,镶件容易脱落。采用铆补法,是在缺陷部位通过铆钉连接在一块同质材料,其缺点与镶补法类似,而且在模具表面钉上铆钉,或多或少影响了模具的平整度,且固定的强度也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采用新型胶补法修复而成的模具,该模具的缺陷部修补迅速、平整度较好且固定牢靠。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包括有由合金钢制成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成形有若干缺陷孔,其中,所述缺陷孔中填充有水泥块,所述水泥块通过硬化胶粘接在所述缺陷孔中。
[0010]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具,由于是在缺陷孔中填充了水泥块,并且在填充后将水泥块压成与缺陷孔周围的模具表面平齐,使得模具的平整度得到了提高,此外,水泥块凝固后的耐磨性、耐高温性都较好,且具有不错的强度,最后,通过硬化胶将水泥块粘接在缺陷孔内,其粘性非常好,不容易脱落。
[0011]为了提高整个模具表面的平整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水泥块在填充至缺陷孔后,在所述缺陷孔的开口位置形成了修补面,所述修补面与所述缺陷孔周围的模具本体的表面平齐。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硬化胶为AB胶。
[0013]采用AB胶作为粘接剂,是因为普通的硬化剂一般会散发出刺激性的气味,造成人体的不适,为了创造一个环保、不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作环境,因此优选AB胶作为粘接剂。AB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是本胶,一液是硬化剂,两液相混才能硬化,是不须靠温度来硬应熟成的,而且没有刺激性气味。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缺陷孔的半径至多为5c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新型的胶补法对模具进行修补,使得修补得到的模具平整度较高,且缺陷部的修复材料固定性好、耐磨、耐高温,可以随着模具多次使用而不损坏,等于是延长了整个模具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实施例中模具的缺陷孔内部的粘接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模具本体;1.1、缺陷孔;2、水泥块;3、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包括有由合金钢制成的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上成形有若干缺陷孔1.1,其中,所述缺陷孔中填充有水泥块2,在水泥块与缺陷孔1.1的内壁之间涂抹有由AB胶制成的粘接层3,所述水泥块通过AB胶粘接在所述缺陷孔中。
[0022]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具,由于是在缺陷孔1.1中填充了水泥块2,并且在填充后将水泥块压成与缺陷孔周围的模具表面平齐,使得模具的平整度得到了提高,此外,水泥块凝固后的耐磨性、耐高温性都较好,且具有不错的强度,最后,通过硬化胶将水泥块粘接在缺陷孔内,其粘性非常好,不容易脱落。而且,水泥的价格低廉,水泥厂里到处都有,不需要专门采购,要用随时可取。
[0023]对于具体的流程和最终水泥的配比方案,包括有以下几个实施方案:
[0024]一、将AB胶按说明书1:1调均后,再按AB胶与水泥块1:3比例设置,将经粗加工后有较大缺陷的模具产品用气动砂轮清理干净,将模具加热到80°C左右后,再依次加入AB胶、水泥进行补缺,待加温凝固,完全冷却后,待第三天试加工,由于较硬,铣刀易磨损,但还是能勉强能够进行切削,待模具加工完经修磨抛光后,随即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性试验髀用震动造型机直接进入生产模拟试验,经过一个月的试验良好。耐水性试验,把模具放在水盆里泡上几天几夜,都不鼓包、脱落,耐冲击试验,用锤子敲打都不损坏。以上试验说明采用新型胶补法的模具中,水泥块与模具粘接牢固,强度很好硬度略高,切削性能较差。
[0025]二、将AB胶按比例调均后,按照1:1比例来设置AB胶和水泥块,依次向缺陷孔中填入AB胶和水泥块对模具进行修补,再将修补后的模具进行试加工,结果刀具切削良好,不易磨损,接着对此次修补的模具与第一种实施方案的修补模具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其它各项指标都差与前次,只是切削性能比前次好。
[0026]三、通过对比后,取第一次试验与第二次试验的中间值,即将AB胶与水泥块按1:2比例的比例设置,将模具上缺陷处清理干净后将整个模具加热到80°C左右,再将AB胶和水泥块依次补入缺陷处,在未完全凝固前,将胶补处压实,这样可以使得填充部分结构紧凑又排出了气体。完全凝固冷却后,再进行切削加工,加工性能良好。将第三中实施方案与前两次进行对比试验,各项性能指标与第一次相当,切削加工性能优于第一次,硬度高于铸铝,耐冲击、耐水,粘接性能好,牢固可靠。从而优选第三中实施方案为最佳实施方案。在实践中,用第三种配比方法,修补了 100付以上的模具之后,效果良好,证实了这是最为优选的实施方案。
[0027]最后想要说明的是,采用AB胶与水泥块进行补修的方法简易可行,在模具缺陷处,只要用丙酮清洗油污和冷却液,把缺陷内壁打毛,晾干后就可进行胶补即可,而且水泥块凝速度很快,在常温下7-8小时就行了,相比于传统的模具修补方法,胶补法节省了模具修补时间。在任务紧急时,还可用加热的办法加快凝固时间。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包括有由合金钢制成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成形有若干缺陷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孔中填充有水泥块,所述水泥块通过硬化胶粘接在所述缺陷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块在填充至缺陷孔后,在所述缺陷孔的开口位置形成了修补面,所述修补面与所述缺陷孔周围的模具本体的表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胶为AB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胶补修复而成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孔的半径至多为5cm。
【文档编号】B23P6/00GK203751619SQ20142011747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曹伯龙 申请人:宁波甬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