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修复锻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94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修复锻压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进行自修复的锻压模,该锻压模包括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由40Cr制成,还包括有耐磨钢板,所述耐磨钢板一侧固定有0.3mm的Cr12MoV耐磨合金层,另一侧通过一过渡层焊接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安装面上;所述过渡层包括有至少两层由柿钨电极WC20制成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厚度在0.25mm-0.5mm之间,所述的各个薄板相互叠合地固定在一起。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锻压模是在模具本体外设置一个过渡层,通过该过渡层可以将耐磨钢板焊接到锻压模上去,一旦耐磨钢板表面发生磨损,只需要修复或更换这一层耐磨钢板即可,而不会对锻压模本体造成损伤。
【专利说明】一种自修复锻压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压模,特别是涉及一种自修复锻压模。
【背景技术】
[0002]锻压模是一种用来进行冲压成型或者锻造成型的模具,由于其表面需要与工件之间发生直接的碰撞或摩擦,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高强度的40Cr或其他碳素钢做为制造锻压模的材料。
[0003]现有技术中,在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中201210406238.5公开了一种热锻模压铸模用模具钢,模具钢基体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0.23-0.35%,Mnl.4-2.0%,Si0.8-1.5%, V ? 0.11-0.15%, Ti0.10-0.19%, Cr0.8-2.0%, Ni0.4-1.5%, W0.21-0.8%,Nb0.02-0.06%, Cu0.30%-1.20%, P ( 0.034%、S ( 0.050%,余量为 Fe 及不可避免的夹杂质;将含有上述组分的模具钢加热至650-760°C,保温5-6小时,炉冷至280_320°C,保温3_5小时,再加热至650-690O,保温32小时,以43°C /小时冷却至400。。,再以20°C /小时,冷却至常温。该发明它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切削性,从而能延长工具的寿命,同时维持常规的性能,具有优异的抛光性和耐磨性。
[0004]但是,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假如整套模具都采用如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合金材料,那么成本会非常的高昂,因此一般情况下,模具中与工件发生接触的部分即模具镶块采用的是高强度、耐磨的合金钢,而用来支撑容纳模具镶块的模具架一般采用普通的低碳素钢材,模具镶块一般通过螺纹连接或者销接的方式固定在模具架上,在受到强大作用力时,牢固性不够;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镶块其表面一旦发生划伤等磨损现象,很难进行修复,是需要将整个模具进行更换,费时费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设想在模具表面再焊接一层比较薄的耐磨钢板,这样发生磨损以后只需要将这一层耐磨钢板进行修复或更换即可,但是由于受到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无法将耐磨钢板焊接到锻压模上去。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固定牢靠、成本较低并且通过在模具上焊接一层耐磨钢板,从而实现自行修复功能的自修复锻压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自修复锻压模,包括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由40Cr制成,在所述模具本体上凸出成形有水平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相对于所述模具本体的高度为0.3_,其中,该锻压模还包括有耐磨钢板,所述耐磨钢板一侧焊接有0.3mm的Crl2MoV耐磨合金层,另一侧通过一过渡层焊接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安装面上;
[0008]所述过渡层包括有至少两层由柿钨电极WC20制成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厚度在0.25mm-0.5mm之间,所述的各个薄板相互叠合地固定在一起。
[0009]采用这种结构的锻压模,是通过在模具本体和耐磨钢板之间设置一个由柿钨电极WC20制成的过渡层 ,分别将模具本体和耐磨钢板焊接在该过渡层的两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将耐磨钢板焊接到模具本体上的技术难点;此外,在耐磨钢板上还固定有一层0.3_厚的耐磨合金层,该耐磨合金层一旦表面出现破损,可以直接在该耐磨合金层上进行补焊修复或者直接敲下进行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块耐磨钢板。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层的各个薄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0011]由于薄板的材料为柿钨电极WC20,柿钨电极WC20是一种焊接材料,强度不高,因此假如采用螺钉或者销钉等方式将薄板连接在一起,其固定的牢固性不够,因此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两个薄板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0012]作为改进,所述过渡层包括有两层薄板,分别为第一薄板和第二薄板,所述第一薄板焊接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薄板一侧焊接在所述第一薄板上,另一侧与所述耐磨钢板焊接在一起。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薄板的厚度为0.3mm,所述第二薄板的厚度为0.5mmο
[0014]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一个过渡层,可以将耐磨钢板焊接到锻压模上去,耐磨钢板表面还焊接有一层耐磨合金层,一旦耐磨合金层表面发生磨损,只需要修复或更换这一层耐磨合金层即可,而不会对锻压模本体造成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修复锻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修复锻压模的俯视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模具本体;1.1、安装面;2、耐磨钢板;2.1、耐磨合金层;3、过渡层;3.1、第一薄板;3.2、第二薄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自修复锻压模,包括有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由40Cr制成,在所述模具本体上凸出成形有水平的安装面1.1,所述安装面相对于所述模具本体的高度为0.3mm,该锻压模具还包括有耐磨钢板2,所述耐磨钢板一侧固定有
0.3mm的Crl2MoV耐磨合金层2.1,另一侧通过一过渡层3焊接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安装面上;
[0021]该过渡层包括有两层由柿钨电极WC20制成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厚度在
0.25mm-0.5mm之间,并且上述的两块薄板相互叠合地焊接在一起。具体的,所述过渡层包括有第一薄板3.1和第二薄板3.2,所述第一薄板3.1焊接在所述安装面1.1上,所述第二薄板3.2 一侧焊接在所述第一薄板3.1上,另一侧与所述耐磨钢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薄板的厚度为0.3mm,所述第二薄板的厚度为0.5mm。
[0022]采用这种结构的锻压模,是通过在模具本体和耐磨钢板之间设置一个由柿钨电极WC20制成的过渡层,分别将模具本体和耐磨钢板焊接在该过渡层的两侧,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将耐磨钢板焊接到模具本体上的技术难点;此外,在耐磨钢板上还固定有一层0.3mm厚的耐磨合金层2.1,该耐磨合金层一旦表面出现破损,可以直接在该耐磨合金层上进行补焊修复或者直接敲下进行更换,而不需要更换整块耐磨钢板。
[0023]由于薄板的材料为柿钨电极WC20,柿钨电极WC20是一种焊接材料,强度不高,因此假如采用螺钉或者销钉等方式将薄板连接在一起,其固定的牢固性不够,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焊接的方式将两个薄板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0024]具体修复流程如下:当锻压模上耐磨合金层2.1的表面由于与工件之间发生摩擦和碰撞发生划伤及破损时,如果损伤部位不大,可以在损伤部位中填入焊料,然后用焊枪对其进行补焊,将其修复;如果损伤部位较大,无法使用补焊进行修复,那就直接将该耐磨合金层2.1敲掉,换一块完整的耐磨合金层,重新焊接在耐磨钢板的表面。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修复锻压模,包括有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由40Cr制成,在所述模具本体上凸出成形有水平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相对于所述模具本体的高度为0.3mm,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耐磨钢板,所述耐磨钢板一侧焊接有0.3mm的Crl2MoV耐磨合金层,另一侧通过一过渡层焊接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安装面上; 所述过渡层包括有至少两层由柿钨电极WC20制成的薄板,所述薄板的厚度在0.25mm-0.5mm之间,所述的各个薄板相互叠合地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锻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各个薄板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修复锻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包括有两层薄板,分别为第一薄板和第二薄板,所述第一薄板焊接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二薄板一侧焊接在所述第一薄板上,另一侧与所述耐磨钢板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修复锻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板的厚度为0.3mm,所述第二薄板的厚度为0.5mm。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3804118SQ201420117480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曹伯龙 申请人:宁波甬抚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