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05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包括分中板主体,分中板主体包括正面、背面和侧面,其中:所述分中板主体的正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向内凹陷的分中槽,所述分中槽与分中板主体的正面的各边相交于各边的中心处,分中槽交汇的中心为分中板主体的中心;所述分中板主体的正面连接有待加工模具零件,待加工模具零件四边中心设有零件限位块配合缺口,所述分中槽上连接有和零件限位块配合缺口相匹配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模具零件加工过程的效率、节约生产时间、减少和消除分中过程带来的误差、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实现分中的标准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突破。
【专利说明】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零件加工,附加件的柔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
【背景技术】
[0002]模具零件的编程和上机床加工是分开进行的,对于规则模具零件,编程员在编程过程中,一般选择模具零件的中心作为编程坐标,整个刀路的运动坐标是以模具零件中心为基准,当零件在机床上加工,必须让机床坐标原点与编程坐标原点相对应,传统的方法是工人通过刀具或者分中器(棒)定位模具零件四壁的坐标,通过四壁坐标确定零件中心相对于机床的坐标,方可进行加工;但传统的分中方法存在很大不足:1、模具零件分中步骤耗费的时间巨大:通常的生产中,企业一天的零件生产数很多,其中一个熟练工人的单个模具零件的分中时间至少消耗10分钟,因此模具零件的分中步骤十分浪费时间;2、容易产生定位误差:分中过程是凭工人的个人主观意识及经验对模具零件进行碰边和读数,因此不同工人所确定的模具零件中心坐标也不一样,会存在定位误差,同时,模具零件的边缘若存在加工误差,该误差将直接反映到零件中心坐标的定位上;3、柔性差,效率低:模具零件的加工通常经过多道工序,需要进行多次装卸,步骤繁琐,零件的分中柔性差、效率低,同时,不同工序上的机床都需要对零件进行分中,因此会有不同工序的定位和测量误差;4、劳动强度大,具有一定危险性:分中过程十分消耗工人的精力,长时间重复工作引起工人精神疲劳,分中时撞刀的情况常常发生,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都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以上问题,为提高模具零件加工过程的效率、节约生产时间、减少和消除分中过程带来的误差、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实现分中的标准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使整个加工过程更加简便、安全和高效。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包括分中板主体,分中板主体包括正面、背面和侧面,其中:分中板主体的正面用于连接待加工模具零件,所述分中板主体的正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向内凹陷的分中槽,所述分中槽将分中板主体的正面分为面积相等的4块,分中槽交汇的中心为分中板主体的中心;分中槽上设有活动的限位块。
[0006]所述分中槽上设有用于调节和固定限位块的限位块配合螺孔。
[0007]所述分中板主体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不同模具零件的分中板螺孔和4个托盘配合螺孔,所述4个托盘配合螺孔以分中槽的中线呈轴对称分布。
[0008]所述分中板主体背面连接托盘,通过托盘配合螺孔将分中板和待加工模具零件固定在托盘上。
[0009]所述分中板主体为长方体形状。
[0010]一种待加工模具零件,其正面为凸出或凹陷结构,背面连接分中板主体,其中:其侧面中间设有垂直于正面和背面的限位块配合缺口,所述限位块缺口位于待加工模具零件的四边的中心;限位块缺口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块相匹配,所述待加工模具零件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模具零件底座螺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分中槽,分中槽的中心即为待加工模具零件的中心,采用本实用新型能省去零件加工前的分中的步骤,大大节约了零件的加工准备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3]2、通过将模具零件固定在分中板主体上,消除因个人主观因素、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所产生系统误差,改变误差的性质,使误差变得可调和可消除的;
[0014]3、分中板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分中板螺孔,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零件分中;
[0015]4、通过设置托盘配合螺孔与托盘相配合,与托盘形成一体实现整体转移,增强此分中板使用柔性,同时可避免不同机器分中所带来的误差;
[0016]5、该分中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生产,使零件加工分中标准化;
[0017]6、模具零件直接国定在分中板上,在生产中只需将分中板国定在托板上,降低的操作的难度,减少了分中所带来的人身危险和机器损坏,提高了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模具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中板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中板主体侧视图。
[0021]图中:1、分中板主体;2和3、分中槽;4、零件限位块配合缺口;5、限位块;6、待加工模具零件;7、分中板螺孔;8、模具零件底座螺孔;9、、托盘配合螺孔;10、限位块配合螺孔;11、正面;12、背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是一个与托盘相配合的分中板,分中板主体I是一个与托盘尺寸相仿的长方体,分中板主体I的正面11连接待加工模具零件6,背面连接托板,分中板主体I与模具零件6配合的正面开有两条相垂直的分中槽2、3,两槽平行于X轴和Y轴,位于分中板主体I尺寸的中心处,两槽相交汇的中心即为分中板主体I的中心,待加工模具零件6在四边中心设置有零件限位块配合缺口 4用于与限位块5配合,待加工模具零件6与分中板主体I的配合通过限位块5卡于分中槽
2、3上实现连接,被限位后的待加工模具零件6的几何中心即与分中板中心相对;同时分中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分中板螺孔7,用于不同零件的固定,待加工模具零件6底座的模具零件底座螺孔8位置与分中板螺孔7位置相对应,分中板主体I的背面12与托盘相配合,通过托盘配合螺孔9固定在托盘上,与托盘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安装和转移测量等动作。
[0024]操作流程为:根据待加工模具零件6的尺寸调节限位块的位置,然后选取合适的限位块5配合螺孔固定限位块5,取下其中两个非对应的限位块5,将待加工的模具零件6放置在分中板主体I上并与限位块5相吻合,将取下的两个限位块5通过限位块配合螺孔10固定在原来位置,然后通过模具零件底座螺孔8和对应的分中板螺孔7固定待加工模具零件6,此时待加工模具零件6已经牢牢固定在分中板主体I上,并且待加工模具零件6的几何中心和分中板的中心相对应。
[0025]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包括分中板主体,分中板主体包括正面、背面和侧面,其特征在于:分中板主体的正面用于连接待加工模具零件,所述分中板主体的正面设有两条相互垂直向内凹陷的分中槽,所述分中槽将分中板主体的正面分为面积相等的4块,分中槽交汇的中心为分中板主体的中心;分中槽上设有活动的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中槽上设有用于调节和固定限位块的限位块配合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中板主体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不同模具零件的分中板螺孔和4个托盘配合螺孔,所述4个托盘配合螺孔以分中槽的中线呈轴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中板主体背面连接托盘,通过托盘配合螺孔将分中板和待加工模具零件固定在托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零件柔性分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中板主体为长方体形状。
6.一种待加工模具零件,其正面为凸出或凹陷结构,背面连接分中板主体,其特征在于:其侧面中间设有垂直于正面和背面的限位块配合缺口,所述限位块缺口位于待加工模具零件的四边的中心;限位块缺口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块相匹配,所述待加工模具零件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其位置的模具零件底座螺孔。
【文档编号】B23Q3/00GK203765322SQ201420188485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发明者】汤文灿 申请人:汤文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