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95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上冲模、固定设置于上冲模下方的中模、与中模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底模,底模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芯棒,芯棒与中模之间形成模腔,模腔的内径大于产品的外径,芯棒的外径小于产品的内径,模腔的内壁设置有一组第一凸台,芯棒的外周设置有一组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形成的内径小于产品的外径,第二凸台形成的外径大于产品的内径,降低产品与模腔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在小吨位压机上生产,同时增加模具寿命。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 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粉末冶金产品外径大于中模内径,产品内径小于芯棒外径,在整形时,需要采用较 大吨位压机将产品压入模腔,采用传统的模具设计整形时,在产品被上冲模压入中模和芯 棒形成的模腔时,因为产品的外径大于中模的内径,产品的内径小于芯棒的外径,所以产品 与中模之间,产品与芯棒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整形设备需要采用较大吨位的压机才能 实现生产,同时因为摩擦力较大,加快了中模和芯棒的磨损,使得生产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吨位压力机整形 模具,降低产品与模腔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在小吨位压机上生产,同时增加模具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 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上冲模、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上冲模下方的中模、与所述的中 模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底模,所述的底模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芯棒,所述的芯棒与所 述的中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的模腔的内径大于产品的外径,所述的芯棒的外径小于产品 的内径,所述的模腔的内壁设置有一组第一凸台,所述的芯棒的外周设置有一组第二凸台, 所述的第一凸台形成的内径小于产品的外径,所述的第二凸台形成的外径大于产品的内 径。
[0005]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凸台与所述的第二凸台截面均为梯形。
[000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降低产品与模腔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可在小 吨位压机上生产,同时增加模具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08] 其中:1、上冲模;2、中模;3、芯棒;4、底模;5、产品;6、第一凸台;7、第二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 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0010] 如图1所示,一种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上冲模 1、固定设置于所述的上冲模1下方的中模2、与所述的中模2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底模 4,所述的底模4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芯棒3,所述的芯棒3与所述的中模2之间形成模腔, 所述的模腔的内径大于产品5的外径,所述的芯棒3的外径小于产品5的内径,所述的模腔 的内壁设置有一组第一凸台6,所述的芯棒3的外周设置有一组第二凸台7,所述的第一凸 台6形成的内径小于产品5的外径,所述的第二凸台7形成的外径大于产品5的内径,所述 的第一凸台6与所述的第二凸台7截面均为梯形。
[〇〇1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上冲模、固 定设置于所述的上冲模下方的中模、与所述的中模沿着上下方向滑动设置的底模,所述的 底模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芯棒,所述的芯棒与所述的中模之间形成模腔,所述的模腔的内 径大于产品的外径,所述的芯棒的外径小于产品的内径,所述的模腔的内壁设置有一组第 一凸台,所述的芯棒的外周设置有一组第二凸台,所述的第一凸台形成的内径小于产品的 外径,所述的第二凸台形成的外径大于产品的内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吨位压力机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台与所述 的第二凸台截面均为梯形。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3862843SQ201420251067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邢连坤 申请人:米巴精密零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