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4235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属数控车床领域。其包括与车床主轴同步转动的同步轮,同步轮的轴心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外套设有支座,支座固定在车床的底座上,连接轴的下端面设有盲孔,编码器的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盲孔内,所述编码器的外壳固定在所述支座上。这样,通过在同步轮的轴心位置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设置盲孔,编码器的旋转轴固定在盲孔,而编码器则固定在支座上,主轴旋转时通过同步轮将转动传递给连接轴,连接轴再将转动传递给编码器的旋转轴,进而通过编码器来反馈主轴的转动量,该固定装置采用零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易,并且较精确地将主轴的转动量反馈给编码器,方便数控车床对主轴的转动进行调整。
【专利说明】 —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数控车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中小型数控立式车床中,因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生产率,一般要求在主轴上装配三爪液压卡盘,而装配三爪液压卡盘就必须在主轴上装配拉杆和液压缸,这样主轴编码器就没办法直接装在主轴上,必须用同步轮将主轴的旋转运动引出,并将编码器安装在车床底座适当的位置,如何在车床底座上固定编码器一直是车床设计的一项难点,以前的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存在着零配件较多、精度不高等问题。
[0003]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易,精度较高的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包括与车床主轴同步转动的同步轮,同步轮的轴心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外套设有支座,支座固定在车床的底座上,连接轴和支座的内壁之间设有上角接触球轴承和下角接触球轴承,上角接触球轴承和下角接触球轴承之间设有隔套,下角接触球轴承通过设置在连接轴上的圆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盲孔,编码器的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盲孔内,所述编码器的外壳固定在所述支座上。
[000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座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法兰盘,所述编码器的外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上。
[000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步轮的轴心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轴通过键固定在所述穿孔内,所述连接轴的上端面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的挡圈,挡圈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轴的上端面。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调整所述同步轮和所述主轴之间连接松紧程度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调整板,调整板上设有调节螺栓,还包括能带动所述同步轮和所述主轴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的移动板,移动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对应的螺孔。
[00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在同步轮的轴心位置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下端设置盲孔,编码器的旋转轴固定在盲孔,而编码器则固定在支座上,主轴旋转时通过同步轮将转动传递给连接轴,连接轴再将转动传递给编码器的旋转轴,进而通过编码器来反馈主轴的转动量,该固定装置采用零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易,并且较精确地将主轴的转动量反馈给编码器,方便数控车床对主轴的转动进行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3]图3为图1中调整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中:
[0015]1-同步轮2-连接轴
[0016]3-支座4-底座
[0017]5-上角接触球轴承6-下角接触球轴承
[0018]7-隔套8-圆螺母
[0019]9-编码器10-法兰盘
[0020]11-挡圈12-安装板
[0021]13-调整板14-调整螺钉
[0022]15-移动板16-连接板
[0023]17-辅助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25]如图1至3所示,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包括与车床主轴(图中未示出)同步转动的同步轮1,同步轮I通过同步带与车床主轴连接,以将车床主轴的转动传递至同步轮I。同步轮I的轴心穿设有连接轴2,连接轴2外套设有支座3,支座3固定在车床的底座4上。连接轴2和支座3的内壁之间设有上角接触球轴承5和下角接触球轴承6,上角接触球轴承5和下角接触球轴承6之间设有隔套7,下角接触球轴承6通过设置在连接轴2上的圆螺母8进行固定。在连接轴2的下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盲孔,编码器9的旋转轴通过键固定在所述盲孔内,所述编码器9的外壳固定在所述支座3上。在实施例中,所述支座3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法兰盘10,所述编码器9的外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法兰盘10上。
[002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同步轮I的轴心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轴2通过键固定在所述穿孔内,所述连接轴2的上端面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的挡圈11,挡圈1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轴2的上端面。通过挡圈11保证同步轮I和连接轴2更加稳固地连接。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调整所述同步轮I和所述主轴之间连接松紧程度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固定有调整板13,调整板13上设有调节螺栓14。还包括能带动所述同步轮I和所述主轴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的移动板15,移动板15通过连接板16固定在所述支座3上,通过挪动移动板15,连接板16带动同步轮I整体靠近或远离车床主轴,当车床主轴和同步轮I通过同步带连接时,通过移动板15可以实现同步带的张紧程度,以更加精确将主轴的转动传递至同步轮I上,保证车床的精确度。具体可以采用下述方式进行调整:所述移动板15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14对应的螺孔,由于调整板13固定在安装板12上,旋转调整螺栓14,实现调整螺栓14伸入螺孔的不同深度,以实现移动板的移动。为了实现移动板15稳定地固定在安装板12上,还可以设置两个辅助螺栓17,通过辅助螺栓17将移动板15固定在安装板12上,安装板12和移动板15对应开设有供辅助螺栓17运动的条形槽(图中未示出),当需要调整移动板15时,先将辅助螺栓17调松以使辅助螺栓17可以在条形槽内移动,通过调整螺栓17进行调整,调整好后,将辅助螺栓17锁紧,实现移动板15和安装板12之间的固定。
[0028]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包括与车床主轴同步转动的同步轮,其特征在于:同步轮的轴心穿设有连接轴,连接轴外套设有支座,支座固定在车床的底座上,连接轴和支座的内壁之间设有上角接触球轴承和下角接触球轴承,上角接触球轴承和下角接触球轴承之间设有隔套,下角接触球轴承通过设置在连接轴上的圆螺母进行固定,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面设有向上延伸的盲孔,编码器的旋转轴固定在所述盲孔内,所述编码器的外壳固定在所述支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法兰盘,所述编码器的外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轮的轴心设有穿孔,所述连接轴通过键固定在所述穿孔内,所述连接轴的上端面设有直径大于所述穿孔的直径的挡圈,挡圈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连接轴的上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车床主轴编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调整所述同步轮和所述主轴之间连接松紧程度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调整板,调整板上设有调节螺栓,还包括能带动所述同步轮和所述主轴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的移动板,移动板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对应的螺孔。
【文档编号】B23B25/00GK203917970SQ20142028293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周泗进, 曹先强, 赖安业, 白辉明 申请人:福建成功机床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