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59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前管支座、上主管支座、下主管支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在第一基座上固定有立管定位柱;在第二基座上对称布置有两个后管支座,在两个后管支座之间固定有后管横向定位座;在第二基座上固定有第三支撑柱,在第三支撑柱上固定有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在第二基座上固定有第四支撑柱。该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能够对摩托车车架的前分体总成和后分体总成进行准确装夹定位,控制其弯曲变形量以及横向、纵向误差,提高摩托车车架的焊接精度和强度,提高摩托车车架对称度。
【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制造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0002]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是摩托车中各个部件的支撑。参见图3,摩托车 车架主要由立管30、上主管32、主支承管43、下主管31、左前管33、右前管34、左后管38、 右后管39、上横管35、下横管36等焊接而成,在下主管3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套管311,在 主支承管的中部设置有发动机上悬挂套管431,在左前管33和右前管34的下均端设置有 发动机悬挂座,在该发动机悬挂座44上设置有发动机下悬挂套管37,在左后管38和右后 管39上均设置有后减震支撑板40,在该后减震支撑板上设置有轴孔401,在左后管和右后 管的尾端还设置有挡泥板后支承41、后扶手后支承,在后扶手后支承上设置有孔42。
[0003] 在实际生产焊接时,通常先将摩托车车架零部件焊接组成为两个分体总成,即由 立管30、下主管31、主支承管43、上主管32等焊接组成的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和由左前 管33、右前管34、左后管38、右后管39、上横管35、下横管36以及发动机悬挂座等焊接组成 的后分体总成,然后再将两个分体总成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空间异形结 构。
[0004] 在焊接时,需要保证摩托车车架后分体总成的左右对称对面与摩托车车架前分体 总成的左右对称平面尽量重合为一个平面,但是,由于摩托车车架的各个管件大多为不规 则的弯曲形状,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弯曲回弹变形量,导致在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时,其部件 与部件之间的焊接连接处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横向误差更大,进而产生焊接精度差、焊接 处强度不足以及摩托车车架对称度不佳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能够对摩托车车架的 前分体总成和后分体总成进行准确装夹定位,控制其弯曲变形量以及横向、纵向误差,提高 摩托车车架的焊接精度和强度,提高摩托车车架对称度。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前端的第一基 座、固定在底板后端的第二基座、固定在底板中部两侧的两个前管支座,在第一基座上固定 有立管定位柱,立管定位柱上端向底板后端倾斜,其倾斜度与摩托车车架立管的倾斜度一 致,两个前管支座的上部穿插支撑有第一销杆。
[0007] 在第一基座与前管支座之间且靠近第一基座的底板上固定有下主管支座,该下主 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两根第二销杆。
[0008] 在底板上位于前管支座和下主管支座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撑柱,在第一支撑柱的上 端固定有主支承管支座,该主支承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第四销杆;在 第一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伸向两个前管支座之间,并位于第一销杆上方的上横管支撑块, 该上横管支撑块在靠近第一支撑柱处沿横向穿插有第三销杆,该上横管支撑块在其外端顶 面沿横向开设有上横管限位槽,在第一支撑柱上还穿插有伸向上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上横管 压杆。
[0009] 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连接有前管横向定位块,其位于位于上横管支撑块的下方, 并位于两个前管支座之间,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发动机悬挂座 之间的距离,在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销杆同轴线的销杆孔,第 一销杆的内端可伸入该销杆孔内。
[0010] 在位于两个前管支座之间的底板上固定有下横管支撑块,该下横管支撑块的顶面 沿横向开设有下横管限位槽;在底板上位于下横管支撑块与第二基座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 柱,该第二支撑柱上穿插有伸向下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下横管压杆。
[0011] 在第二基座的顶部靠近前管支座的一侧沿横向对称布置固定有两只后管支座,和 一只后管横向定位座,后管横向定位座位于两只后管支座之间,该后管横向定位座的长度 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后减振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在后管支座的上部插装有第五销杆,在 后管横向定位座上沿横向开设有销杆孔,第五销杆可穿插在该销杆孔内,使第五销杆穿插 支撑在后管支座和后管横向定位座上。
[0012] 在第二基座的顶部远离前管支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柱,在第三支撑柱上端固 定有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在第二基座顶部固定有第四支撑柱,其位于第三支撑柱与 后管横向定位座之间,该第四支撑柱上设置有挡泥板后支承压杆。
[0013] 所述第一基座、下主管支座、第一支撑柱、前管支座、下横管支撑块及第二基座之 间的位置关系应满足:当将标准摩托车车架的立管套装在立管定位柱上后,两根第二销杆 能够插入下主管的下端的两个套管内,第四销杆能够插入发动机上悬挂套管内,上横管、下 横管能够分别位于所述上横管限位槽、下横管限位槽内,第一销杆能够插入发动机下悬挂 套管内,第五销杆能够插入后减震支撑板上的轴孔内,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能够插入 后扶手后支承上的孔内。
[0014] 使用时,首先,将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的立管套在立管定位柱上,使用两根第二 销杆穿过下主管下端的套管,将下主管栓在下主管支座上,使用第四销杆穿过主支承管上 的发动机上悬挂套管,将主支承管栓在主支承管支座上,这样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就定 位完成。
[0015] 然后,将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穿过摩托车车架后分体总成的后扶手后支承的孔内 对其进行定位,将第四销杆穿过后减震支撑板上的轴孔,用挡泥板后支承压杆压住挡泥板 后支承;最后,将第一销杆插进摩托车车架的发动机下悬挂套管内,将第三销杆插进摩托车 车架的发动机上支承处的轴孔内,用上横管压杆压住位于上横管限位槽内的上横管,用下 横管压杆压住位于下横管限位槽内的下横管。
[0016]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选取立管、主支承管上的发动机上悬挂套管、下主 管下端的套管为定位点,采用立柱定位柱以及销杆对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进行固定定 位,实现了对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的横向位置精度控制和纵向位置精度控制;二、选取发 动机下悬挂套管、后扶手后支承上的孔、后减震支撑板为定位点,利用前管横向定位块、后 扶手后支承定位柱、后管横向定位座分别对其进行横向定位,实现了对摩托车车架后分体 总成的横向位置精度控制;选取挡泥板后支承、后减震支撑板上的轴孔、上下横管为定位 点,利用挡泥板后支承压杆、销杆、上下横杆压杆分别固定,控制其弯曲回弹变形量,提高了 摩托车车架后分体总成的纵向位置精度。这样,通过横向位置精度和纵向位置精度的提升, 从而保证了焊接位置精度和焊接质量,提高了摩托车车架的对称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含标准摩托车车架)。
[0019] 图3为焊接完成的标准摩托车车架的轴测图。
[0020] 图中:1-底板,2-第一基座,3-立管定位柱,4-下主管支座,5-第二销杆,6-前管 支座,7-下横管支撑块,8-下横管限位槽,9-第一支撑柱,10-上横管支撑块,11-上横管限 位槽,12-第三销杆,13-主支承管支座,14-第四销杆,15-上横管压杆,16-第二支撑柱, 17-下横管压杆,18-第二基座,19-后管支座,20-后管横向定位座,21-第五销杆,22-第三 支撑柱,23-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24-第四支撑柱,25-挡泥板后支承压杆,26-第一销杆, 27-前管横向定位块。
[0021] 30-立管,31-下主管,32-上主管,33-左前管,34-右前管,35-上横管,36-下横 管,37-发动机下悬挂套管,38-左后管,39-右后管,40-后减震支撑板,41-挡泥板后支承, 42-后扶手后支承上的孔,43-主支承管,44-发动机悬挂座,45-发动机上支承,311-下主管 下端的套管,401-后减震支撑板上的轴孔,431-发动机上悬挂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如图1所示,所述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前端的第一基 座2、固定在底板后端的第二基座18、固定在底板1中部两侧的两个前管支座6,在第一基座 2上固定有立管定位柱3,立管定位柱3上端向底板后端倾斜,其倾斜度与摩托车车架立管 30的倾斜度一致,两个前管支座6的上部穿插支撑有第一销杆26。
[0024] 在第一基座2与前管支座6之间且靠近第一基座的底板上固定有下主管支座4,该 下主管支座4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两根第二销杆5。
[0025] 在底板1上位于前管支座6和下主管支座4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撑柱9,在第一支撑 柱9的上端固定有主支承管支座13,该主支承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第 四销杆14 ;在第一支撑柱9的中部设置有伸向两个前管支座之间,并位于第一销杆26上方 的上横管支撑块10,该上横管支撑块10在靠近第一支撑柱9处沿横向穿插有第三销杆12, 该上横管支撑块在其外端顶面沿横向开设有上横管限位槽11,在第一支撑柱9上还穿插有 伸向上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上横管压杆15。
[0026] 在所述第一支撑柱9上连接有前管横向定位块27,其位于位于上横管支撑块10的 下方,并位于两个前管支座6之间,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发动 机悬挂座44之间的距离,在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销杆26同轴 线的销杆孔,第一销杆的内端可伸入该销杆孔内。
[0027] 在位于两个前管支座6之间的底板上固定有下横管支撑块7,该下横管支撑块的 顶面沿横向开设有下横管限位槽8 ;在底板上位于下横管支撑块7与第二基座18之间固定 有第二支撑柱16,该第二支撑柱上穿插有伸向下横管限位槽8上方的下横管压杆17。
[0028] 在第二基座18的顶部靠近前管支座6的一侧沿横向对称布置固定有两只后管支 座19,和一只后管横向定位座20,后管横向定位座20位于两只后管支座19之间,该后管横 向定位座20的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后减振支撑板40之间的距离,在后管支座19的 上部插装有第五销杆21,在后管横向定位座上沿横向开设有销杆孔,第五销杆21可穿插在 该销杆孔内,使第五销杆穿插支撑在后管支座19和后管横向定位座20上。
[0029] 在第二基座18的顶部远离前管支座6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柱22,在第三支撑 柱22上端固定有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23 ;在第二基座18顶部固定有第四支撑柱24, 其位于第三支撑柱22与后管横向定位座20之间,该第四支撑柱24上设置有挡泥板后支承 压杆25。
[0030]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座2、下主管支座4、第一支撑柱9、前管支座6、下横管支 撑块7及第二基座18之间的位置关系应满足:当将标准摩托车车架的立管套装在立管定位 柱3上后,两根第二销杆5能够插入下主管31的下端的两个套管311内,第四销杆14能够 插入发动机上悬挂套管431内,上横管35、下横管36能够分别位于所述上横管限位槽11、 下横管限位槽8内,第一销杆26能够插入发动机下悬挂套管37内,第五销杆21能够插入 后减震支撑板40上的轴孔401内,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23能够插入后扶手后支承上 的孔42内。
[0031] 使用时:首先,将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的立管30套在立管定位柱3上,使用两根 第二销杆5穿过下主管下端的套管311,将下主管31栓在下主管支座4上,使用第四销杆 14穿过主支承管上的发动机上悬挂套管431,将主支承管43栓在主支承管支座13上,这样 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就定位完成。
[0032] 然后,将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23穿过摩托车车架后分体总成的后扶手后支承的 孔42内对其进行定位,将第四销杆21穿过后减震支撑板40上的轴孔401,用挡泥板后支承 压杆25压住挡泥板后支承41 ;最后,将第一销杆26插进摩托车车架的发动机下悬挂套管 37内,将第三销杆12插进摩托车车架的发动机上支承45处的轴孔内,用上横管压杆15压 住位于上横管限位槽11内的上横管35,用下横管压杆17压住位于下横管限位槽8内的下 横管36。
【权利要求】
1. 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前端的第一 基座(2)、固定在底板后端的第二基座(18)、固定在底板中部两侧的两个前管支座(6),在 第一基座(2)上固定有立管定位柱(3),立管定位柱上端向底板后端倾斜,其倾斜度与摩托 车车架立管的倾斜度一致,两个前管支座(6)的上部穿插支撑有第一销杆(26); 在第一基座与前管支座之间且靠近第一基座的底板上固定有下主管支座(4),该下主 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两根第二销杆(5 ); 在底板(1)上位于前管支座(6)和下主管支座(4)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撑柱(9),在第一 支撑柱(9)的上端固定有主支承管支座(13),该主支承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 支撑有第四销杆(14);在第一支撑柱(9)的中部设置有伸向两个前管支座之间,并位于第一 销杆(26)上方的上横管支撑块(10),该上横管支撑块在靠近第一支撑柱处沿横向穿插有 第三销杆(12),该上横管支撑块在其外端顶面沿横向开设有上横管限位槽(11),在第一支 撑柱上还穿插有伸向上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上横管压杆(15); 在所述第一支撑柱(9 )上连接有前管横向定位块(27 ),其位于位于上横管支撑块(10 ) 的下方,并位于两个前管支座(6)之间,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 发动机悬挂座(44)之间的距离,在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销杆 (26)同轴线的销杆孔,第一销杆的内端可伸入该销杆孔内; 在位于两个前管支座之间的底板上固定有下横管支撑块(7),该下横管支撑块的顶面 沿横向开设有下横管限位槽(8);在底板上位于下横管支撑块与第二基座之间固定有第二 支撑柱(16),该第二支撑柱上穿插有伸向下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下横管压杆(17); 在第二基座的顶部靠近前管支座的一侧沿横向对称布置固定有两只后管支座(19),和 一只后管横向定位座(20),后管横向定位座位于两只后管支座之间,该后管横向定位座的 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后减振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在后管支座的上部插装有第五销杆 (21),在后管横向定位座上沿横向开设有销杆孔,第五销杆可穿插在该销杆孔内,使第五销 杆穿插支撑在后管支座(19)和后管横向定位座(20)上; 在第二基座的顶部远离前管支座(6)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柱(22),在第三支撑柱上 端固定有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23);在第二基座顶部固定有第四支撑柱(24),其位于 第三支撑柱与后管横向定位座之间,该第四支撑柱上设置有挡泥板后支承压杆(25); 所述第一基座(2)、下主管支座(4)、第一支撑柱(9)、前管支座(6)、下横管支撑块(7) 及第二基座(18)之间的位置关系应满足:当将标准摩托车车架的立管套装在立管定位柱 (3)上后,两根第二销杆(5)能够插入下主管(31)的下端的两个套管(311)内,第四销杆 (14)能够插入发动机上悬挂套管(431)内,上横管(35)、下横管(36)能够分别位于所述上 横管限位槽(11 )、下横管限位槽(8 )内,第一销杆(26 )能够插入发动机下悬挂套管(37 )内, 第五销杆(21)能够插入后减震支撑板(40)上的轴孔(401)内,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 (23)能够插入后扶手后支承上的孔(42)内。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3875547SQ201420331717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罗文贵 申请人:重庆智能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