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4673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它包括包边头,包边头的横向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中心轴之间具有夹角;包边头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滚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包边头横向两侧布置双滚轮,其中一侧的两个滚轮具有一定的夹角,该侧位于上一工站的滚轮完成预包边到一定角度时,紧随其后的另一滚轮可完成另一角度的包边,即在包边时实现一次机器人两序的滚压包边动作;在将包边零件转移至包边头另外一侧,即可完成该包边零件滚压至0°的包边工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个包边零件对应的机器人滚压包边时间,节约包边工序,降低设备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专利说明】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滚压包边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车门、机罩、行李箱等开启件的内外板装配广泛采用机器人滚压包边工艺技术,机器人滚压包边过程一般是通过同机器人连接的包边头上的滚轮将外板翻边由冲压零件状态滚压预包边并最终使翻边压合到0°角状态,形成内外板的连接要求的零件边缘几何尺寸。
[0003]滚压包边的工艺一般采用两次包边或三次包边,对于水滴包边或外板翻边角度较大的情况,采用四次包边,一般由滚轮在翻边上来回移动将90°左右外板翻边第一次滚成60°,第二次滚成30°,第三次同内板完全压合,在每次滚边时滚轮的布置形式都是单一滚轮逐步完成包边工序的。
[0004]一般机器人滚压包边的平均速度为250mm/s,采用三次滚边完成一个周边轮廓长度为5000_的零件需要的纯包边时间为60s ;对于水滴包边或外板翻边角度较大,需要采用四次滚边,则需要的纯包边时间为80s。包边时间的多少决定一个机器人滚压包边岛的整体生产能力,一般为达到需要的节拍而包边时间过长时,只能通过增加机器人和相应的工装设备来实现,将大大增加投资。
[0005]特别是在新项目生产线设计过程中,一个开启件机器人的节拍能否达到目标要求,主要就是包边时间问题,往往出现不仅需要增加包边机器人同时其机器人有效负荷很低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设备有效利用率低。
[0006]因此,需对现有技术改进。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以节约包边工序,降低投资成本。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它包括由机器人控制其倾斜角度的包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头的横向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中心轴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包边头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滚轮。
[0009]上述方案中:
[0010]所述包边头包括一个竖向布置的主板,所述主板的横向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横向两侧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与第二连接轴的外表面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依次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0011 ] 所述包边头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横向两侧平行布置,所述第三滚轮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轴上。
[0012]所述主板的横向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并排的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位于第三连接轴的外侧,所述第四连接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横向两侧平行布置,所述第四连接轴上安装有具有造型的第四滚轮。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通过在包边头横向两侧布置双滚轮,其中一侧的两个滚轮具有一定的夹角,该侧位于上一工站的滚轮完成预包边到一定角度时,紧随其后的另一滚轮可完成另一角度的包边,即在包边时实现一次机器人两序的滚压包边动作;翻转该装置,即可完成包边零件0°翻边工序。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个包边零件对应的机器人滚压包边时间,节约包边工序,降低设备投资、提高设备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的右视示意图;
[0018]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时包边零件的包边工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它包括由机器人控制其倾斜角度的包边头1,包边头I的横向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的中心轴之间具有30°的夹角;包边头I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滚轮4及第四滚轮7。
[0021]参考图4,使用时,将包边胎膜5的工作面水平布置在包边头I下方,通过机器人控制将第一滚轮2的中心轴与包边胎膜5的工作面之间的夹角调整到60°,此时,第二滚轮3的中心轴与包边胎膜5的工作面之间的夹角为30° ;随后将包边零件6放置在第一滚轮2与包边胎膜5的工作面之间,开始进行包边零件6的60°翻边工序;待包边零件6完成60°翻边工序后,包边零件6流水进入第二滚轮3与包边胎膜5的工作面之间,开始进行包边零件6的30°翻边工序;待包边零件6完成30°翻边工序后,翻转该装置,待包边零件6至于第三滚轮4与包边胎膜5的工作面之间,完成包边零件6的0°翻边工序。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个包边零件对应的机器人滚压包边时间,节约包边工序,降低设备投资、提闻设备利用率。
[0023]本实施例的包边头I包括一个竖向布置的主板11,主板11的横向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外表面与主板11横向两侧平行布置,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与第二连接轴的外表面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等于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相同,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依次对应安装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主板11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的外表面与主板11横向两侧平行布置,第三滚轮4安装在第三连接轴上。
[0024]如果包边零件6只采用两道包边工序,可以将第一滚轮2和第二滚轮3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调整到45°,这样即可通过位于主板11同一侧的滚轮完成包边零件的包边工序。
[0025]如果包边零件还需要滚压成各种造型,可以在主板11的横向另一侧设有与第三连接轴并排的第四连接轴,第四连接轴位于第三连接轴的外侧,第四连接轴的外表面与主板11横向两侧平行布置,第四连接轴上安装有具有造型的第四滚轮7。现有技术需要采用四次包边,而采用本实施例的双滚轮装置,只需要两次包边即可完成。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它包括由机器人控制其倾斜角度的包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头的横向一侧设有两个并排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中心轴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包边头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头包括一个竖向布置的主板,所述主板的横向一侧从外向内依次设有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横向两侧平行布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与第二连接轴的外表面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依次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头的横向另一侧设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横向两侧平行布置,所述第三滚轮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人一次两序滚压包边的双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横向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并排的第四连接轴,所述第四连接轴位于第三连接轴的外侧,所述第四连接轴的外表面与所述主板横向两侧平行布置,所述第四连接轴上安装有具有造型的第四滚轮。
【文档编号】B21D19/12GK203936198SQ201420374592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丁卫兵 申请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