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轴箱翻转压装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19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抱轴箱翻转压装胎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HXD1C型机车轮对抱轴箱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抱轴箱翻转压装胎。该抱轴箱压装胎包括液压平台、夹具、立柱和底座,液压缸设在主梁上方,导轨设在主梁前端,导轨前端设有压板,压板下方设有底板平台,左右侧板上设有定位销,一侧板前端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顶头,上支架上方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前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下设有轴承座,立柱内置主弹簧,主动立柱上增设支撑弹簧,从动立柱上增设配重,底座上增设直线滑轨和滑块,底板平台上方和压板下方均设有辅助压环。改进后的抱轴箱翻转胎可以在一次夹装的情况下实现两端的轴承外圈压装,期间无需行车配合,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抱轴箱翻转压装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HXDlC型机车轮对抱轴箱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抱轴箱翻转压装胎。

【背景技术】
[0002]HXDlC型机车转向架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抱轴箱进行清洗,并在两端压装轴承外圈,原有工艺采用简易工装压装,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抱轴箱翻转压装胎。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抱轴箱翻转压装胎,包括液压平台、夹具、立柱和底座,液压平台上设有夹具,夹具两端设有立柱,立柱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液压平台由主梁、导轨、液压缸、压板和底板平台组成,液压缸设在主梁上方,导轨设在主梁前端,导轨前端设有压板,压板下方设有底板平台,所述夹具由连接板、定位销、左右侧板、压板和顶头组成,左右侧板通过连接板连接,左右侧板上设有定位销,一侧板前端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顶头,所述立柱由驱动单元、上支架、下支架、轴承座和传动轴组成,上支架上方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前端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下设有轴承座,所述底座为钢结构平台,所述立柱分为主动立柱和从动立柱,主动立柱和从动立柱通过夹具的连接板连接,立柱内置主弹簧,主动立柱上增设支撑弹簧,从动立柱上增设配重。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底座上增设直线滑轨和滑块,直线滑轨中间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一端设有驱动电机。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底板平台上方和压板下方均设有辅助压环。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辅助压环和液压平台的接触面间设有防护垫圈。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抱轴箱翻转胎可以在一次夹装的情况下实现两端的轴承外圈压装,期间无需行车配合,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立柱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从动立柱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平台示意图。
[0015]图中1.主梁,2.导轨,3.液压缸,4.压板,5.底板平台,6.连接板,7.定位销,8.左右侧板,9.压板,10.顶头,11.驱动单元,12.上支架,13.下支架,14.轴承座,15.传动轴,16.主弹簧,17.支撑弹簧,18.配重,19.直线滑轨,20.滑块,21.滚珠丝杠,22.驱动电机,23.辅助压环,24.防护垫圈,100.液压平台,200.夹具,300.立柱,300-1.主动立柱,300-2.从动立柱,40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2、3、4、5所示,一种抱轴箱翻转压装胎,包括液压平台100、夹具200、立柱300和底座400,液压平台100上设有夹具200,夹具200两端设有立柱300,立柱300下方设有底座400,所述液压平台100由主梁1、导轨2、液压缸3、压板4和底板平台5组成,液压缸3设在主梁I上方,导轨2设在主梁I前端,导轨2前端设有压板4,压板4下方设有底板平台5,所述夹具200由连接板6、定位销7、左右侧板8、压板9和顶头10组成,左右侧板8通过连接板6连接,左右侧板8上设有定位销7,一侧板前端设有压板9,压板9上设有顶头10,所述立柱300由驱动单元11、上支架12、下支架13、轴承座14和传动轴15组成,上支架12上方设有驱动单元11,驱动单元11前端设有传动轴15,传动轴15下设有轴承座14,所述底座400为钢结构平台,所述立柱300分为主动立柱300-1和从动立柱300-2,主动立柱300-1和从动立柱300-2通过夹具200的连接板6连接,立柱300内置主弹簧16,抱轴箱自由进出工位的同时也减少了在压装时旋转机构的误差对压装的影响,主动立柱300-1上增设支撑弹簧17,为保证结构平衡,从动立柱300-2上增设配重18,为保持左右重量平衡,所述底座400上增设直线滑轨19和滑块20,直线滑轨19中间设有滚珠丝杠21,滚珠丝杠21一端设有驱动电机22,进出工位采用滚珠丝杠21与直线滑轨19,运行平稳可靠,精度高,所述底板平台5上方和压板4下方均设有辅助压环23,所述辅助压环23和液压平台100的接触面间设有防护垫圈24,防止压装过程中对工件的损坏。
[0017]工作时,抱轴箱通过与电机契合面的4个Φ33的孔为定位,安装在夹具座上,夹具顶头10锁紧以保证抱轴箱位置固定;通过液压马达抱轴箱连带夹具可以±90°旋转;抱轴箱水平时可进行清理、安装螺栓等作业;抱轴箱垂直时,驱动电机通过直线导轨将抱轴箱组成推入液压平台100工作位置,进行轴承外圈的压装;由于立柱300采用弹簧结构,在未受压的情况下,抱轴箱的水平位置略高于液压平台100底面,方便抱轴箱进出工位;当抱轴箱及轴承外圈受压时,压缩弹簧使抱轴箱垂直立于液压平台100底面上,并自动微调纠正抱轴箱垂直方向的误差;由于齿轮端与非齿端轴承外圈外形不同,在压装非齿端轴承外圈时可直接压装,在压装齿轮端轴承外圈时通过辅助压环23压装,确保轴承外圈垂直压装且压装到位。由于抱轴箱两侧轴承外圈存在差异,压装过程中,如果左侧一端轴承外圈存在翻边,可以直接用平板贴靠压装;右侧轴承外圈无翻边,且需压装至缩进抱轴箱端面约
5.5mm,轴承外圈外侧面厚度约8mm (去掉圆角厚度仅约6mm),如采用油缸顶端安装过渡顶头,一次压装到位,则对系统定位的精度要求过高,因此,对右侧轴承外圈采用2次压装的方案,第一次压装为直接平板贴靠,压装至轴承外侧面与抱轴箱外侧面平齐,松开油缸后,将辅助压环23放置在抱轴箱外侧面端部,通过抱轴箱外侧尺寸0 432h6定位,二次压装轴承外圈到位(辅助压环23重约9kg,平面高度1200mm)。
[0018]改进后的抱轴箱翻转胎可以在一次夹装的情况下实现两端的轴承外圈压装,期间无需行车配合,稳定可靠,操作方便,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抱轴箱翻转压装胎,包括液压平台(100)、夹具(200)、立柱(300)和底座(400),液压平台(100)上设有夹具(200),夹具(200)两端设有立柱(300),立柱(300)下方设有底座(400),所述液压平台(100)由主梁(I)、导轨(2)、液压缸(3)、压板(4)和底板平台(5)组成,液压缸(3)设在主梁(I)上方,导轨(2)设在主梁(I)前端,导轨(2)前端设有压板(4),压板(4)下方设有底板平台(5),所述夹具(200)由连接板(6)、定位销(7)、左右侧板(8)、压板(9)和顶头(10)组成,左右侧板(8)通过连接板(6)连接,左右侧板(8)上设有定位销(7),一侧板前端设有压板(9),压板(9)上设有顶头(10),所述立柱(300)由驱动单元(11)、上支架(12)、下支架(13)、轴承座(14)和传动轴(15)组成,上支架(12)上方设有驱动单元(11),驱动单元(11)前端设有传动轴(15),传动轴(15)下设有轴承座(14),所述底座(400)为钢结构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立柱(300)分为主动立柱(300-1)和从动立柱(300-2),主动立柱(300-1)和从动立柱(300-2)通过夹具(200)的连接板(6)连接,立柱(300)内置主弹簧(16),主动立柱(300-1)上增设支撑弹簧(17),从动立柱(300-2)上增设配重(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轴箱翻转压装胎,其特征是,所述底座(400)上增设直线滑轨(19)和滑块(20),直线滑轨(19)中间设有滚珠丝杠(21),滚珠丝杠(21) —端设有驱动电机(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轴箱翻转压装胎,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平台(5)上方和压板(4 )下方均设有辅助压环(23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抱轴箱翻转压装胎,其特征是,所述辅助压环(23)和液压平台(100)的接触面间设有防护垫圈(24)。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3956459SQ201420406593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光还, 钱佩仙, 张帅 申请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