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023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所述激光刻蚀机包括机架、工作台部件、真空载台部件、横梁Z轴部件、光路部件、CCD部件、工控机和激光器,所述工作台部件和横梁Z轴部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固定在工作台部件上,所述光路部件、CCD部件、工控机和激光器固定在横梁Z轴部件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直线电机及精密导轨导向传动,高精度光栅全闭环反馈控制,有效保证设备的重复、定位精度,提高产品的效率及良品率,解决传统的黄光化学刻蚀和市场上手动大幅面激光刻蚀的良率低,占用人力资源多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触摸屏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触摸屏已经全面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特别是随着Apple系列产品的热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众多厂家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但是电容式触摸屏生产工艺相当复杂。电容触摸屏以玻璃或PET为衬底,在其上沉积TCO (主要是ΙΤ0)和金属,再利用刻蚀工艺制成电路,其刻蚀工艺是整个制程中最核心的部分。传统的刻蚀工艺是利用黄光化学刻蚀的方式进行,其有很多缺点:主要是污染环境,不易实现自动化,占用人力资源较多,耗材大,制造成本高等。激光刻蚀目前是替代的最佳方案,相比黄光刻蚀,激光刻蚀有很多优点:激光刻蚀制程工序简单;良率高,> 98% ;全自动控制操作,需要很少员工,只需简单上下料,对员工要求低,人员成本低;直接通过电脑制图和导入,无需制版,每次变换产品简单快捷,交期短;制造柔性化程度高,适用产品范围广:可一机多用,不仅可刻蚀ITO膜,也可对金属刻蚀,以及高精度标刻、切割等,适用范围广;无环境污染,对员工健康无影响,无需环保批文;不需要其他配套设施;能源消耗:只需少量的电和气;维护成本低:设备寿命超过10年,核心部件免维护,维护成本极低,可忽略不计;资金投入少;激光刻蚀更容易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采用直线电机及精密导轨导向传动,高精度光栅全闭环反馈控制,有效保证设备的重复、定位精度,提高产品的效率及良品率。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所述激光刻蚀机包括机架、工作台部件、真空载台部件、横梁Z轴部件、光路部件、CCD部件、工控机和激光器,所述工作台部件和横梁Z轴部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固定在工作台部件上,所述光路部件、CCD部件、工控机和激光器固定在横梁Z轴部件上。
[0006]其中,所述机架外还固定有机罩,所述机罩包括型材框架、控制操作部件、灯管照明部件、不锈钢台面和警示灯;所述控制操作部件、灯管照明部件和警示灯位于型材框架上,所述不锈钢台面位于工作台部件上方两侧;所述控制操作部件包括键入部件、控制按键和显示器;所述灯管照明部件包括灯罩和灯管,所述灯管位于灯罩下面。
[0007]其中,所述工作台部件包括X轴部件和Y轴部件,所述X轴部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Y轴部件固定在X轴部件上;所述X轴部件包括X轴基座、X轴调节组件、X轴托板和X轴防护罩,所述X轴调节组件固定在X轴基座上,所述X轴托板固定在X轴调节组件上,所述X轴防护罩罩在X轴调节组件的两头;所述Y轴部件包括Y轴调节组件、Y轴托板和Y轴防护罩,所述Y轴调节组件固定在X轴托板上,所述Y轴托板固定在Y轴调节组件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固定在Y轴托板上,所述Y轴防护罩罩在Y轴调节组件的两头;所述Y轴托板上还安装有读数头。
[0008]其中,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包括底板和吸盘面板,所述吸盘面板通过工装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底下还安装有抽真空接头。
[0009]其中,所述横梁Z轴部件包括横梁、电机组件、直线轴承组件、丝杆组件、抽烟帽和Z轴光电传感器,所述电机组件、直线轴承组件、丝杆组件和Z轴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横梁上,所述电机组件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和直线轴承组件连接光路部件,所述抽烟帽固定在横梁下方。
[0010]其中,所述光路部件包括Z轴托板、镜头转换组件和激光头组件,所述镜头转换组件和激光头组件固定在Z轴托板,所述镜头转换组件包括扩束镜组件、扫描振镜组件和场镜;所述激光头组件连接激光器。
[0011]其中,所述CCD部件包括调节组件和相机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直线导轨和手拧扳手,所述相机组件、直线导轨和手拧扳手固定在调节座上。
[0012]其中,所述调节座包括横向调节座和纵向调节座,所述直线导轨包括横向直线导轨和纵向直线导轨,所述横向直线导轨固定在横向调节座上,所述纵向直线导轨固定在纵向调节座上,所述横向调节座连接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相机部件包括相机安装座、相机、相机光源和镜头组件,所述相机、相机光源和镜头组件通过相机安装座固定在横向直线导轨上。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直线电机及精密导轨导向传动,高精度光栅全闭环反馈控制,有效保证设备的重复、定位精度,提高产品的效率及良品率,解决传统的黄光化学刻蚀和市场上手动大幅面激光刻蚀的良率低,占用人力资源多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机罩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工作台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真空载台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横梁Z轴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光路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触摸屏激光刻蚀机的CCD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的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更为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下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22]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如图1所示,所述激光刻蚀机包括机架1、工作台部件2、真空载台部件3、横梁Z轴部件4、光路部件5、CCD部件6、工控机7和激光器8,所述工作台部件2和横梁Z轴部件4固定在机架I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3固定在工作台部件2上,所述光路部件5、CCD部件6、工控机7和激光器8固定在横梁Z轴部件上。
[0023]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I外还固定有机罩11,所述机罩11包括型材框架111、控制操作部件112、灯管照明部件113、不锈钢台面114和警示灯115 ;所述控制操作部件112、灯管照明部件113和警示灯115位于型材框架111上,所述不锈钢台面114位于工作台部件2上方两侧;所述控制操作部件112包括键入部件1121、控制按键1122和显示器1123,用于设置电脑自动计算并确定刻蚀图形的位置修正值,确定刻蚀图形的实际位置;所述灯管照明部件113包括灯罩1131和灯管1132,所述灯管1132位于灯罩1131下面。所述不锈钢台面114可用于临时放置刻蚀前后的产品,通过灯管照明部件113照明,以便人工检测刻蚀前产品是否存在脏污,刻蚀后刻蚀效果等;所示警示灯115用于发出警示,提示触摸屏刻蚀的进程或者系统故障等问题。
[0024]如图3所示,所述工作台部件2包括X轴部件21和Y轴部件22,所述X轴部件21固定在机架I上,所述Y轴部件22固定在X轴部件21上;所述X轴部件21包括X轴基座211、X轴调节组件212、X轴托板213和X轴防护罩214,所述X轴调节组件212固定在X轴基座211上,所述X轴托板213固定在X轴调节组件212上,所述X轴防护罩214罩在X轴调节组件的212两头;所述Y轴部件22包括Y轴调节组件221、Y轴托板222和Y轴防护罩223,所述Y轴调节组件221固定在X轴托板222上,所述Y轴托板222固定在Y轴调节组件221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3固定在Y轴托板222上,所述Y轴防护罩223罩在Y轴调节组件221的两头;所述Y轴托板上222还安装有读数头23。
[0025]如图4所示,所述真空载台部件3包括底板31和吸盘面板32,所述吸盘面板32通过工装33固定在底板31上,所述底板31底下还安装有抽真空接头34,连接真空抽取器,用于抽真空。
[0026]如图5所示,所述横梁Z轴部件4包括横梁41、电机组件42、直线轴承组件43、丝杆组件44、抽烟帽45和Z轴光电传感器46,所述电机组件42、直线轴承组件43、丝杆组件44和Z轴光电传感器46固定在横梁41上,所述电机组件42通过联轴器47连接丝杆组件44,所述丝杆组件44和直线轴承组件43连接光路部件5,用于调整光路部件5的位置,所述抽烟帽45固定在横梁41下方,由于抽取激光刻蚀产生的粉尘。
[0027]如图6所示,所述光路部件5包括Z轴托板51、镜头转换组件52和激光头组件53,所述镜头转换组件52和激光头组件53固定在Z轴托板51,所述镜头转换组件52包括扩束镜组件521、扫描振镜组件522和场镜523 ;所述激光头组件53连接激光器8。
[0028]如图7所示,所述CXD部件6包括调节组件61和相机组件62,所述调节组件61包括调节座611、直线导轨612和手抒扳手613,所述相机组件62、直线导轨612和手抒扳手613固定在调节座611上。所述调节座611包括横向调节座6111和纵向调节座6112,所述直线导轨612包括横向直线导轨6121和纵向直线导轨6122,所述横向直线导轨6121固定在横向调节座6111上,所述纵向直线导轨6122固定在纵向调节座6112上,所述横向调节座6111连接纵向直线导轨6122,可用于调节横向调节座6111的位置;所述相机部件62包括相机安装座621、相机622、相机光源623和镜头组件624,所述相机622、相机光源623和镜头组件624通过相机安装座621安装固定在横向直线导轨6121上,用于调节相机622的位置,调节好相机622的位置后,可用手拧扳手613固定住。
[0029]本实用新型所述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工作原理如下:整机上电后,由工控机7控制刻蚀机的运转,将工作台部件2的X轴部件22和Y轴部件23复位,手动将待刻蚀触摸屏放置在吸盘面板32上,抽真空,将待刻蚀触摸屏固定在吸盘面板上;调整刻蚀参数,X轴调节组件212带动X轴托板213移动,Y轴调节组件221带动Y轴托板222移动,可从读数头24读取X轴和Y轴的光栅尺刻度,将位于Y轴托板222上的真空载台部件上3定位到CCD部件6下的刻蚀位置上,左右相机622进行拍摄触摸屏上的标示点,通过电脑自动计算并确定刻蚀图形的位置修正值,确定刻蚀图形的实际位置;光路部件5可通过丝杆组件44和直线轴承组件43调整高度,对准刻蚀图形的位置,激光器8出光,通过激光头组件53的激光头出光,将激光通过扩束镜组件521扩束,再通过扫描振镜组件522转射到场镜523出光刻蚀触摸屏,刻蚀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被抽烟帽45收集并处理,刻蚀完成,将工作台部件2复位,释放吸盘面板,取下刻蚀完成的触摸屏。其中,触摸屏在刻蚀前,可以放置在不锈钢台面114上,在灯管1132下检测是否有划横或者脏污;在刻蚀后可以放置在不锈钢台面114上,在灯管1132下检测是否刻蚀完全,以确保进行刻蚀的触摸屏的效率和良品率。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刻蚀机包括机架、工作台部件、真空载台部件、横梁Z轴部件、光路部件、CCD部件、工控机和激光器,所述工作台部件和横梁Z轴部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固定在工作台部件上,所述光路部件、CCD部件、工控机和激光器固定在横梁Z轴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外还固定有机罩,所述机罩包括型材框架、控制操作部件、灯管照明部件、不锈钢台面和警示灯;所述控制操作部件、灯管照明部件和警示灯位于型材框架上,所述不锈钢台面位于工作台部件上方两侧;所述控制操作部件包括键入部件、控制按键和显示器;所述灯管照明部件包括灯罩和灯管,所述灯管位于灯罩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部件包括X轴部件和Y轴部件,所述X轴部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Y轴部件固定在X轴部件上;所述X轴部件包括X轴基座、X轴调节组件、X轴托板和X轴防护罩,所述X轴调节组件固定在X轴基座上,所述X轴托板固定在X轴调节组件上,所述X轴防护罩罩在X轴调节组件的两头;所述Y轴部件包括Y轴调节组件、Y轴托板和Y轴防护罩,所述Y轴调节组件固定在X轴托板上,所述Y轴托板固定在Y轴调节组件上,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固定在Y轴托板上,所述Y轴防护罩罩在Y轴调节组件的两头;所述Y轴托板上还安装有读数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载台部件包括底板和吸盘面板,所述吸盘面板通过工装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底下还安装有抽真空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Z轴部件包括横梁、电机组件、直线轴承组件、丝杆组件、抽烟帽和Z轴光电传感器,所述电机组件、直线轴承组件、丝杆组件和Z轴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横梁上,所述电机组件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组件,所述丝杆组件和直线轴承组件连接光路部件,所述抽烟帽固定在横梁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部件包括Z轴托板、镜头转换组件和激光头组件,所述镜头转换组件和激光头组件固定在Z轴托板,所述镜头转换组件包括扩束镜组件、扫描振镜组件和场镜;所述激光头组件连接激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CCD部件包括调节组件和相机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直线导轨和手拧扳手,所述相机组件、直线导轨和手拧扳手固定在调节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触摸屏激光刻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包括横向调节座和纵向调节座,所述直线导轨包括横向直线导轨和纵向直线导轨,所述横向直线导轨固定在横向调节座上,所述纵向直线导轨固定在纵向调节座上,所述横向调节座连接纵向直线导轨;所述相机部件包括相机安装座、相机、相机光源和镜头组件,所述相机、相机光源和镜头组件通过相机安装座固定在横向直线导轨上。
【文档编号】B23K26/362GK204053240SQ201420448021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发明者】倪鹏玉, 刘义军, 李世印, 陈墩权 申请人:福建省辉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