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5375发布日期:2018-09-11 19:2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上下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棒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六轴机器人用于机床上下料,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使自动上下料的柔性和稳定性提高。传统的棒料自动上下料设备,为了防止夹具与棒料发生干涉,多个料盘中有一个料盘为空料盘,用于放置加工好的棒料,使得料盘的利用率降低,间接地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料盘利用率的棒料自动上下料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棒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支架、料盘、转接盘和料夹,支架上方固定有料盘定位板,多个料盘通过定位销放置在料盘定位板上,工件插设在料盘上,支架的一侧固定有转接盘,转接盘上安装有转接套和传感器,支架的上方还设置有六轴机器人,料夹固定在六轴机器人上,所述的料夹包括料夹安装座、V型料爪和平面料爪,V型料爪和平面料爪相对地固定在料夹安装座的一侧,料夹安装座的另一侧固定在六轴机器人上,所述的V型料爪的内侧面上还开有第一V型槽和第二V型槽,第二V型槽顺沿V型料爪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V型槽垂直于第二V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料盘包括底板和固定板,固定板设于底板的上方,底板通过定位销放置在料盘定位板上,固定板上开有多个孔,工件插设于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的两侧还固定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的料夹为两个,且两个料夹对称地固定在六轴机器人上。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料盘到上料位置的中间有一个转换环节,料夹竖直夹起棒料,将棒料先通过料夹转接至转接套内,再变换料夹的夹紧位置,使得料夹水平夹紧棒料,再进行上料,使整个料盘结构紧凑,且不需要空料盘来装已加工的棒料,极大提高料盘的利用率。

2、棒料通过固定料板上的孔固定在料盘内装夹密度高,进一步提高料盘利用率。

3、在底板的两侧固定有把手,便于操作人员搬运。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料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图4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料盘定位板,3-料盘,4-工件,5-六轴机器人,6-料夹,7-转接盘,8-转接套,9-传感器,10-料夹安装座,11-V型料爪,12-平面料爪,13-第一V型槽,14-第二V型槽,15-底板,16-固定板,1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棒料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支架1、料盘3、转接盘7和料夹6,支架1上方固定有料盘定位板2,多个料盘3通过定位销放置在料盘定位板2上,工件4插设在料盘3上,支架1的一侧固定有转接盘7,转接盘7上安装有转接套8和传感器9,支架1的上方还设置有六轴机器人5,料夹6固定在六轴机器人5上,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料夹6包括料夹安装座10、V型料爪11和平面料爪12,V型料爪11和平面料爪12相对地固定在料夹安装座10的一侧,料夹安装座10的另一侧固定在六轴机器人5上,所述的V型料爪11的内侧面上还开有第一V型槽13和第二V型槽14,第二V型槽14顺沿V型料爪1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V型槽13垂直于第二V型槽14。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料盘3包括底板15和固定板16,固定板16设于底板15的上方,底板15通过定位销放置在料盘定位板2上,固定板16上开有多个孔,工件4插设于孔内。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底板15的两侧还固定有把手17,便于操作人员搬运。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料夹6为两个,且两个料夹6对称地固定在六轴机器人5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料夹6上的V型料爪11和平面料爪12垂直夹起工件4,使得工件4夹紧于第二V型槽14与平面料爪12之间,通过六轴机器人5将工件4转移至转接套8内,然后料夹6松开,六轴机器人5通过各关节运动,水平夹起工件4,先移动到接近传感器9的上方,检测是否有料,然后移动到等待位置。工件4加工完成后,六轴机器人5将工件4抓回到转接套8内,然后再插回料盘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