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铸铝的摇篮式五轴摆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33939发布日期:2018-09-28 18:00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机床结构件摆架整体铸造、加工成型的铸铝制造方法,一种整体铸铝的摇篮式五轴摆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机床结构的多采用灰铸铁,其强度高,耐磨性好,但白口倾向大,铸造性能差,需进行人工时效处理。用于机械制造中重要铸件,如床身导轨、车床、冲床及受力较大的床身、主轴箱齿轮等;还可用作高压油缸、泵体、阀体等以及镦模、冷冲模和需经表面淬火的零件。同时灰铸铁HT300密度为7300kg/m3,相比较铸铝(7075理算密度为:2850kg/m3)密度大、质量大使得采用灰铸铁零件的机床移动中惯量较大。

铸造摆件的难点在于:摆架的材料采用铸铝代替铸铁,摆件的材质铝7075合金,该材质为航空用途的高强合金,含镁量高2.1-2.9%,成分复杂,冶炼工艺复杂。合金凝固温度范围宽477-635℃,在凝固过程中呈糊状凝固,铸件不易补缩,不容易获得致密铸件。铸件的结构特点为壁厚,超过100mm,轮廓尺寸大,即摆架为厚大结构件,这样的结构,不容易获得致密铸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铸铝的摇篮式五轴摆架的制造方法,降低摆架的整体重量,提高对应轴的加速度和提高系统的整体响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铸铝的摇篮式五轴摆架,摆架底部为环台,相向径向外延并成直角形成两侧支撑端,一侧支撑上有透孔,壁厚100mm,其特征在于摆架的材料为铸铝合金7075,整个摆架整体铸造、加工成型;摆架毛坯的主要成分是铝,按重量百分比计,非铝成分包括铜Cu1.6%,镁Mg2.5%,铬Cr0.23%,锌Zn5.6%,硅Si0.2%,铁Fe0.25%;力学性能:σb极限抗拉强度测试530Mpa,σ0.2屈服强度测试460Mpa,δ5延伸率测试8%;加工精度:C轴电机安装面a及A轴电机安装面b,其平面度为0.005mm。

所述铸铝摆架的制造方法:

1.合金的熔炼和浇注

在冶炼时为保证镁的有效含量,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材料RJ-1覆盖,用中压加氢改质催化剂RT-5精炼除渣,液态呈镜面熔炼温度700-750℃;

2.摆架的铸造

采用低注式充型工艺,浇筑前对模具型腔充高纯氩气除气,以防止镁的烧损与氧化,摆件的两个支撑端上放置大型冒口,冒口尺寸为60*60*200mm,以利补缩铸件,铸件底部放置冷铁,冷铁尺寸为80*80*200mm,通过冷铁与冒口调整铸件的温度梯度,使铸件自上而下形成顺序凝固;为获得致密铸件,再采用加压凝固工艺:浇注充型后,在10秒内迅速把砂型整体推入压力釜内加压,1.2atm,保压30min,液态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强制补缩铸件;

3.摆架的热处理

摆架采用固溶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

即:460±5℃,保温20h后,在80℃温水中淬火,为保证固溶效果,转移时间≤15秒,时效温度为:121±5℃,保温6h,165±5℃,保温12-18h;

4.摆架的加工工艺

整体铸造摆架毛坯,整体装夹,整体加工,其特征在于加工工艺:采用立加机床加工径向孔及径向端面,卧加机床加工轴向孔及轴向端面,多次重复减少加工余量,直至加工余量0.2-0.3结束重复加工,每次加工都要保证孔与相应端面垂直,端面平面度0.01以内,最终精加工时全部由卧加完成,保证各面形位公差及相应尺寸公差。

所述摆架的轴向孔及轴向端面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夹具:包括四爪方形卡盘,其特征在于制备加长卡爪5,用平键、螺钉把合在四爪方形卡盘6的四个爪上,使加长卡爪5延长至摆架水平轴孔内径,卡具整体安装在修配工作台上,将卡爪向外调动,以被加工轴向孔直径尺寸修整加长卡爪的顶紧端面。

效果:为了满足五轴摆架轻量化设计,本发明采用铸铝合金7075代替铸铁HT300制造摆架。纯铝的密度小(ρ=2.7g/cm3),大约是铁的1/3,熔点低(660℃),铝是面心立方结构,故具有很高的塑性(δ:32~40%,ψ:70~90%),易于加工,可制成各种型材、板材。抗腐蚀性能好;但是纯铝的强度很低,退火状态σb值约为8kgf/mm2,故不宜作结构材料。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我们以加入合金元素及运用热处理等方法来强化铝,这就得到了一系列的铝合金。7系铝7075,它包含有锌和镁等矿物元素,沈阳宇航金属材料所的研究报告表明,常见的铝合金中强度最好,适合飞机构架及高强度配件,适合CNC切削制造。锌在这系列中是主要合金元素,加上少许镁合金可使材料能受热处理,消除应力,加工后不会表形、翘曲,到达非常高的强度特性,还可经超声波探测,可保证无砂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铸铁摆架的重量为205Kg,铸铝摆架的重量仅为75Kg,整体重量减低130Kg。A轴加速度铸铁摆台为7rad/s2,而应用在智能多轴立式加工中心上的铸铝摆架,加速度为18rad/s2。速度增益铸铝摆架也可提高一倍。机床的加速度和响应有显著提高。本发明制造方法解决了立式、卧式双加工过程中加工难点:

1、两A轴轴向孔同轴,如图1中d;

2、两A轴轴向孔d与C轴电机径向孔垂直,如图1中c;

3、关键平面平面度为0.005mm。

4、加工形变的影响与控制

双轴转台摇篮A轴向两孔之间距离在800mm左右且中间隔断,不能一次镗出,想保证两孔同轴度0.01mm以内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可靠的加工工艺手段是其关键,回转精度良好的设备是其基础,稳定牢固的装夹方式是其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A轴单驱用的铸铝摆架外观图;

图2摆架与AC轴装配视图;

图3摆架的成分检验报告;

图4产品力学检验报告;

图5为智能多轴立式加工中心整体装配A轴单驱摆架的示意图;

图6为整体加工摆架的轴向孔及轴向端面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夹具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整体铸铝的摇篮式五轴摆架的结构见图1,A轴单驱用的摆架,图中d为A轴电机安装孔的两同轴孔,在标出b的支撑端处有透孔,为支撑端通孔,在相对侧外侧有盲孔,为A轴电机安装孔;如果A轴为双驱,则在两支撑端都在外侧有盲孔,没有透孔。C轴电机径向孔c,与A轴电机安装孔d垂直。

所述整体铸铝的摇篮式五轴摆架的成分见图3:

摆架毛坯的主要成分是铝7075,按重量百分比计,非铝成分还包括铜Cu1.6%,镁Mg2.5%,铬Cr0.23%,锌Zn5.6%,硅Si0.2%,铁Fe0.25%。

力学性能见图4:本发明铸铝材料执行国家标准:GB/T3880.1-2006。样品委托编号20160402,由沈阳宇航金属材料研究所检测。

σb极限抗拉强度测试 530Mpa

σ0.2屈服强度测试 460Mpa

δ5延伸率测试 8%。

铸铝7075摆架的铸造方法:

1.合金的熔炼和浇注

在冶炼时为保证镁的有效含量,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防水材料RJ-1覆盖,用中压加氢改质催化剂RT-5精炼除渣,液态呈镜面熔炼温度700-750℃。

2.摆架的铸造工艺

采用低注式充型工艺,浇筑前对模具型腔充高纯氩气除气,以防止镁的烧损与氧化,摆件的两个支撑端上放置大型冒口,冒口尺寸为60*60*200mm,以利补缩铸件,铸件底部放置冷铁,冷铁尺寸为80*80*200mm,通过冷铁与冒口调整铸件的温度梯度,使铸件自上而下形成顺序凝固;为获得致密铸件,再采用加压凝固工艺:浇注充型后,在10秒内迅速把砂型整体推入压力釜内加压,1.2atm,保压30min,液态金属在压力下凝固,强制补缩铸件。

3.摆架的热处理

摆架铸件采用固溶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T6热处理工艺

即:460±5℃,保温20h后,在80℃温水中淬火,为保证固溶效果,转移时间≤15秒,时效温度为:121±5℃,保温6h,165±5℃,保温12-18h。

4.摆架的加工

本发明的铸铝摆架装配在智能多轴立式加工中心上,图2、图5中摆架1中心C轴电机径向孔c安装C轴直驱电机及工作台4,左侧为A轴直驱电机2,为主动运动端。右侧为支撑端3,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根据铝7075合金的凝固特性及铸件结构特点,本发明特征在于机加工工艺如下:

整体铸造摆架毛坯,整体装夹,整体加工,采用立加机床加工径向孔及径向端面,卧加机床加工轴向孔及轴向端面,多次重复减少加工余量,直至加工余量0.2-0.3mm结束重复加工,每次加工都要保证孔与相应端面垂直,端面平面度0.01mm以内,最终精加工时全部由卧式加工中心完成,保证各面形位公差及相应尺寸公差。

见图1,首先要将摆架1C轴电机径向孔c的底面进行半精加工后作为基准面,保证其基面与A轴电机安装孔d的中心连线平行,基面的平面度要保证在0.01mm以内;A轴电机安装孔d的端面做为加工C轴电机径向孔c的基准面。

其次以C轴电机径向孔c的基准面为装夹平面,把合牢固,粗镗C轴电机两安装面a,多次加工,每次加工量在1mm左右,最终留量0.2-0.3mm,然后上浮动镗刀分3次精镗,如果设备的回转精度良好,按以上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完成之后基本能保证两孔d同轴在平面度0.01mm以内。浮动镗刀能自动补偿由刀具安装误差、机床主轴偏差而造成的加工误差。

其中关键平面为C轴电机安装面a及A轴电机安装面b,其平面度要求为0.005mm。

支撑良好的基准平面度是其关键。C轴电机两安装面a的端面做为加工A轴电机安装面b上径向A轴电机支撑孔d的基准面。以C轴电机两安装面a为基准面,上工装、装夹牢固后半精铣镗A轴电机安装面b的端面、半精铣镗A轴电机支撑孔d。半精加工后用三坐标检测,分别检测A轴电机安装面b的端面与C轴电机安装面a基准面的垂直度、A轴电机支撑孔d与C轴电机两安装面a的垂直度。以检测数据为基础,重新上工装装夹,装夹过程考虑检测数据做微调,找正C轴电机径向孔c的底面及C轴电机径向孔c在0.005mm以内,再数次加工C轴电机径向孔c,每次加工≤0.5mm左右,最终留量≤0.2mm,再做最终精加工,达到精度要求。

保证关键平面的平面度需数次半精加工后留量0.1-0.15mm之间,用单刃镗刀最终精镗平面。关键平面如C轴电机安装面a、C轴电机径向孔c及A轴电机安装面b。

加工形变的影响需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考虑到双轴转台摇篮的结构特性、材料特性,在加工双轴转台摇篮时必须重视加工形变的影响。每次试验加工时,都需要对吃刀量、加工参数、加工刀具、加工后的形变量做精细的统计,为分析形变做坚实的基础。

见图6~8,所述摆架的轴向孔及轴向端面加工工艺中使用的夹具:包括四爪方形卡盘,其特征在于制备加长卡爪9,用平键、螺钉把合在四爪方形卡盘10的四个爪上,使加长卡爪9延长至摆架水平轴孔内径;卡具整体安装在修配工作台上,将卡爪向外调动,以被加工轴向孔直径尺寸修整加长卡爪9的顶紧端面达直径365mm。

卡具装配结构:通用的四爪方形卡盘10下部通过螺栓与连接铁11固定,连接铁11用内六角柱头螺钉6与底部的连接板5固定,四爪方形卡盘10四周用垫铁8挤紧并用导向平键7调整摆架平面、用螺栓与垫铁8紧固。图7侧视:摆架1中心C轴孔径向延展为垂直支撑端3,支撑端3宽部用四个调节块17、勾式夹具16与螺栓固定在垫铁8上,从宽端上面、侧面挤压靠紧支撑端3。推板15通过不同内六角柱头螺钉6、导向平键7及推板座18固定在垫铁8上,对摆架中部构成支撑。推杆12由六角螺母-C级13与推杆座14组合安装在推板15外侧,构成对摆架1长边中部的推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