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磁脉冲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脉冲焊接过程主要包括:充能过程,即先对磁脉冲电源的电容器组进行充电,达到瞬间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能级。放电过程,当充电完成后,在电源系统控制单元的作用下,电容器组瞬间放电。焊接过程,利用瞬间放电时产生的高强磁场,以及线圈与工件之间产生的高磁场力,工件发生塑性变形而完成连接。在该过程中,由于较大的能量释放,其焊接区域发生射流和金属间扩散,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焊接接头。现有设计的线圈多为整体式,不利于工件的安装及拿取,影响焊接效率。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线圈可实现上下扣合和打开,使得工件以及线圈的安装及拿取方便,提高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工件以及线圈的安装及拿取方便,提高焊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包括:
上基体,所述上基体内侧设置有上半线圈;
下基体,所述下基体内侧设置有下半线圈;所述上基体与所述下基体之间设置有接触端子,所述上基体与所述下基体扣合,所述上半线圈与所述下半线圈通过所述接触端子电连通并形成线圈模块,所述线圈模块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源实现电连通,所述上基体、所述下基体与所述线圈模块形成有工作单元;
集磁器,所述集磁器设置于所述线圈模块的内侧中心位置;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下基体底部并与所述下基体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工作单元串联。
优选地,所述线圈模块包括有多个线圈单元,多个所述线圈单元串联,所述线圈单元为铜带。
优选地,所述铜带为紫铜带,所述上基体材料为橡胶,所述下基体材料为橡胶。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单相或三相脉冲电源,所述电源功率为15KJ以上,电流为50-100A,频率为500-1000Hz。
优选地,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导轨,所述下基体与所述支架通过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沿所述导轨方向设置有刻度尺。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多个用于对装置散热的风扇。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产生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上基体与下基体可以打开,方便线圈的安装至基体内,上下基体扣合,上半线圈与下半线圈通过接触端子电连通并形成线圈模块,线圈模块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源实现电连通,焊接时,线圈可随上下基体实现扣合和打开,使得工件的安装及拿取方便,提高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基体、2-上半线圈、3-下基体、4-下半线圈、5-支架、6-导轨、7-接触端子、8-散热装置、9-风扇、10-工作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工件以及线圈的安装及拿取方便,提高焊接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标记都添加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脉冲焊接用线圈系统,包括:上基体1、下基体3、支架5以及集磁器,上基体1材料为橡胶,下基体3材料为橡胶,保证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上基体1内侧设置有上半线圈2;下基体3内侧设置有下半线圈4;上基体1与下基体3之间设置有接触端子7,接触端子7由强度较好的黄铜制成,位于线圈部分的一侧,与线圈通过黄铜导线连接。考虑到安全因素,黄铜导线和接触端子7在线圈合并时均处于线圈结构内侧。同时接触端子7还可以起到对线圈的定位作用。上基体1与下基体3扣合,上半线圈2与下半线圈4通过所述接触端子7电连通并形成线圈模块,线圈模块包括有多个线圈单元,多个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且多个线圈位置上叠加形成线圈模块,多个线圈单元工作时串联并形成通路。线圈单元为紫铜带制成,与传统线圈比起来寿命更长,线圈的导磁率更好,散热性能更优良。线圈模块通过控制电路与电源实现电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只要能够实现将线圈模块与电源连通并形成回路即可,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单元,完成对电路接通及断开的控制。上基体1、下基体3与线圈模块形成有工作单元10,工作单元10设置有多个,多个工作单元10可实现不同长度的组合串联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上基体1以及工件通过传动装置移动,便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传动装置可依据现有技术中液压或者齿轮传动。集磁器设置于所述线圈模块的内侧中心位置;支架5顶部设置有导轨6,下基体3与支架5通过导轨6滑动连接,支架5沿导轨6方向设置有刻度尺,依据不同焊接要求的工件,可以通过相应数量的工作单元10的组合,满足焊接要求,导轨6的设置,能够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在焊接时,可以依据刻度尺的刻度,准确的移动工作单元10,准确确定焊接接头的尺寸,保证焊接的精确性。上述移动方式,可以通过设置控制单元,实现焊接的智能化控制。支架5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方便设备的移动。
进一步地,电源为单相或三相脉冲电源,电源功率为15KJ以上,电流为50-100A,频率为500-1000Hz。
进一步地,支架5的下方设置有散热装置8,散热装置8包括有多个用于对装置散热的风扇9,在设备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从而精确控制散热装置8的启停以及功率调节,提高散热装置8的利用率。此项设计有利于整个系统的散热,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工作的持续性。
在电源系统充电过程中,工作系统处于准备状态,在该阶段可以进行安装工件的操作,可以通过实际工件的尺寸和焊接部位的位置来确定线圈的规格。首先下基体3通过导轨6移动到焊接部位并固定,随后上基体1与下基体3扣合,形成完整的工作单元10,在电源放电过程中,支架5的散热装置8工作,线圈中变化的电流产生感生磁场,集磁器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并形成感生磁场,在焊接区域两部分磁场进行叠加,随后工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发生高速碰撞,金属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形成焊接接头。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