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限位器的上料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国内汽车门限位器壳体的装配都依靠手动装配与检测的。采用人工装配和检测,劳动强度大且容易出错,生产效率低。随着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和产能的大幅提升,不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为低成本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对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与装配设备的自动化呼声越来越强。目前,国外汽车门限位器的装配存在大型的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但是,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对于国内的中小企业负担较重。因此,亟需一种提高生产效率且成本较低的汽车门限位器的上料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限位器的上料定位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门限位器的上料定位机构,包括:主机架;传送机构,其设置于主机架上,用于传送汽车门限位器;筛选上料机构,其设置于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至少一侧,用于将汽车门限位器自动筛选并上料;一级定位机构,包括工业相机和机械手,工业相机、机械手设置于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一侧,工业相机用于成像并识别汽车门限位器,机械手用于抓取汽车门限位器移动至二级定位机构;二级定位机构,用于将汽车门限位器二次定位;返料机构,其设置于传送机构的末端。本实用新型的筛选上料机构自动筛选出汽车门限位器后至传送机构,经过一级定位机构和二级定位机构进行二次定位后送至下一工位,相较于现有技术,自动实现定位和上料,省却了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合理,容易操作,且成本较低。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机械手采用六轴机器人,可以在传送机构上方实现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从而抓取汽车门限位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筛选上料机构包括:机架;多个上料板组,每个上料板组包括动料板和静料板,多个上料板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机架上;下滑料板,其设置于最下方上料板组的一侧且其由远离最下方上料板组至靠近最下方上料板组的方向为由高至低倾斜设置;出料板,其设置于最上方出料板组的一侧且其由靠近最上方上料板组至远离最上方上料板组的方向为由高至低倾斜设置;边支撑板,其设置于上料板组的两侧;驱动机构,包括导轨和提升气缸,导轨竖直,动料板的两端滑动设置于导轨上,提升气缸与动料板传动连接;封板,其密封设置于下滑料板的一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升气缸带动动料板上下来回移动,实现汽车门限位器的自动筛选和上料。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上料板组、下滑料板、出料板的长度尺寸与汽车门限位器的长度尺寸相一致。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料板组、下滑料板、出料板与汽车门限位器的长度尺寸相一致,结构紧凑合理,使得汽车门限位器不会发生偏移。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二级定位机构包括支座、限位块、定位块和定位气缸,支座设置于主机架上,限位块固定设置于支座的一侧,定位块移动设置于支座的一侧且与限位块相对设置,定位气缸与定位块传动连接。其中,还设置有安装架,包括底板、立板和顶板,底板设置于主机架上,立板设置于底板上,顶板设置于立板的顶部,支座设置于顶板上,支座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导轨,定位块滑动设置于定位导轨上,定位导轨的一侧还设置有行程限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浮动接头,定位气缸与浮动接头相匹配。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机械手将传送机构上的汽车门限位器抓取至支座上,定位气缸与浮动接头连接并驱动定位块移动,使得汽车门限位器的一端顶住限位块,实现第二次定位。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置有电缸上料机构,其设置于二级定位机构的一侧。其中,上述的电缸上料机构包括基座、固定板、第一电缸、第二电缸和气爪,基座设置于二级定位机构的一侧,固定板水平设置于基座上,气爪设置于第一电缸上,第一电缸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以驱动气爪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电缸与第一电缸连接用以驱动第一电缸在固定板上水平移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电缸上料机构,抓取二级定位机构上定位完成的汽车门限位器送至下一工位。作为优选的方案,上述的还设置有防叠料毛刷,其横跨于传送机构的上方且在竖直方向移动设置。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叠料毛刷,避免汽车门限位器堆叠在一起。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筛选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二级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二级定位机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电缸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筛选上料机构,2主机架,3传送机构,4防叠料毛刷,5电缸上料机构,6机械手,7工业相机,8相机支架,9返回驱动电机,10返回皮带,11二级定位机构;1.1机架,1.2边支撑板,1.3下滑料板,1.4动料板,1.5静料板,1.6导轨,1.7提升气缸,1.8封板;11.1底板,11.2立板,11.3支座,11.4限位块,11.5连接块,11.6定位导轨,11.7行程限位块,11.8位置调整块,11.9浮动接头,11.10定位气缸,11.11定位块;12.1基座,12.2固定板,12.3第一电缸,12.4气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汽车门限位器的上料定位机构,包括:主机架2;传送机构3,其设置于主机架2上,用于传送汽车门限位器;筛选上料机构1,其设置于传送机构3传送方向的两侧,用于将汽车门限位器自动筛选并上料;一级定位机构,包括工业相机7和机械手6,工业相机7、机械手6设置于传送机构3传送方向的一侧,工业相机7用于成像并识别汽车门限位器,机械手6用于抓取汽车门限位器移动至二级定位机构;二级定位机构11,用于将汽车门限位器二次定位;返料机构,其设置于传送机构3的末端。本实施方式的筛选上料机构1自动筛选出汽车门限位器后至传送机构,经过一级定位机构和二级定位机构11进行二次定位后送至下一工位,相较于现有技术,自动实现定位和上料,省却了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合理,容易操作,且成本较低。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机械手6采用六轴机器人,可以在传送机构3上方实现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从而抓取汽车门限位器。同时,返料机构包括返回皮带10和返回驱动电机9,返回皮带10的一端设置于传送机构3的末端,返回驱动电机与返回皮带10传动连接。另外,还设置有相机支架8,其设置于主机架2上且位于传送机构3传送方向的一侧,工业相机7滑动设置于相机支架8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高度。工业相机7的一侧还设置有辅助LED灯,LED灯的外侧设置有聚光透镜,聚光透镜的入光端为多个椎体结构。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筛选上料机构包括:机架1.1;三个上料板组,每个上料板组包括动料板1.4和静料板1.5,三个上料板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机架1.1上;下滑料板1.3,其设置于最下方上料板组的一侧且其由远离最下方上料板组至靠近最下方上料板组的方向为由高至低倾斜设置;出料板(图中未示出),其设置于最上方出料板组的一侧且其由靠近最上方上料板组至远离最上方上料板组的方向为由高至低倾斜设置;边支撑板1.2,其设置于上料板组的两侧;驱动机构,包括导轨1.6和提升气缸1.7,导轨1.6竖直,动料板1.4的两端滑动设置于导轨1.6上,提升气缸1.7与动料板1.4传动连接;封板1.8,其密封设置于下滑料板1.3的一侧。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升气缸1.7带动动料板1.4上下来回移动,实现汽车门限位器的自动筛选和上料。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上料板组、下滑料板、出料板的长度尺寸与汽车门限位器的长度尺寸相一致。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料板组、下滑料板、出料板与汽车门限位器的长度尺寸相一致,结构紧凑合理,使得汽车门限位器不会发生偏移。如图4至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二级定位机构包括支座11.3、限位块11.4、定位块11.11和定位气缸11.10,支座11.3设置于主机架2上,限位块11.4固定设置于支座11.3的一侧且二者之间设置有连接块11.5,定位块11.11移动设置于支座11.3的一侧且与限位块11.4相对设置,定位气缸11.10与定位块11.11传动连接。其中,还设置有安装架,包括底板11.1、立板11.2和顶板,底板11.1设置于主机架2上,底板11.1上还设置有用于微调整底板11.1的位置的位置调整块11.8,立板11.2设置于底板11.1上,顶板设置于立板11.2的顶部,支座11.3设置于顶板上,支座11.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导轨11.6,定位块11.11滑动设置于定位导轨11.6上,定位导轨11.16的一侧还设置有行程限位块11.7,定位块11.11上设置有浮动接头11.9,定位气缸11.10与浮动接头11.9相匹配。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机械手6将传送机构3上的汽车门限位器抓取至支座11.3上,定位气缸11.10与浮动接头11.9连接并驱动定位块11.11移动,使得汽车门限位器的一端顶住限位块11.4,实现第二次定位。如图6所示,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电缸上料机构,其设置于二级定位机构的一侧。其中,上述的电缸上料机构包括基座12.1、固定板12.2、第一电缸12.3、第二电缸和气爪12.4,基座12.1设置于二级定位机构的一侧,固定板12.2水平设置于基座12.1上,气爪12.4设置于第一电缸12.3上,第一电缸12.3设置于固定板上12.2用以驱动气爪在竖直方向移动,第二电缸与第一电缸12.2连接用以驱动第一电缸12.2在固定板12.2上水平移动。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电缸上料机构5,抓取二级定位机构上定位完成的汽车门限位器送至下一工位。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述的还设置有防叠料毛刷4,其横跨于传送机构3的上方且在竖直方向移动设置。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增加防叠料毛刷4,避免汽车门限位器堆叠在一起。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