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按钮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586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操控按钮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操控按钮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焊接工装夹具在装焊车间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它是焊件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便于焊件进行装备和焊接、保证焊件结构精度方面要求的工艺装备。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尤其是汽车行业,积极推广与焊件结构相适应的工装夹具,对提高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减少夹具与零件的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为重要作用。所以,优化工装夹具的结构设计,使之适应车间的焊接生产的理念便应运而生。

操控按钮盒是焊接工装夹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操控按钮盒中的操控按钮是决定并且控制焊接工装夹具动作的元件。由于操控按钮通常暴露在操控按钮盒的外表面,在焊接过程中,工人在焊接前与焊接后都需要触碰操控按钮,因此,出于安全考虑,操控台上的操控按钮需要设计成绝缘的塑料材质。但是,由于装焊车间内悬点焊机的频繁使用,使得电极臂温度较高,这样操作者在不经意间很容易将温度较高的电极臂与操控按钮触碰,塑料材质的操控按钮经不起高温受热熔化变形,受到严重损坏,不仅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操控按钮,而且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停止生产,增加碰撞损坏项目 尤其是在对生产节拍要求较高的汽车装焊生产车间,耽误大量宝贵时间与财力,受到损失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装焊车间内每年内操控按钮的损坏多达300多个,以每个更换停线360秒计算,在生产时间段内耽误的时间就达到10800秒甚至更多,同时产生了损耗,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操控按钮盒是以凸起的形式暴露在操控盒的表面,在焊接过程中,操作者本人和其他操作者很容易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操控按钮,使工装夹具产生动作,在夹紧与打开过程中极容易伤害到其他人,每年在车间内因此受到意外伤害的工人也是很多,且受伤严重,构成了伤害源,威胁到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出一种合理的保护结构,达到既能防止按钮盒受到过热损坏,又能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的目的,来保证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操控按钮保护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具有方便性强、灵活性高、零件损耗低、使用寿命长、更为安全可靠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操控按钮保护结构包括L形的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杆端部的操控盒,其技术要点是:所述操控盒上设有若干柱形的操控按钮,操控盒通过螺栓固定有保护盒壳体,保护盒壳体的高度高于操控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螺接方式,将保护壳体与主体控制柜相连接,避免了弧焊等永久性连接的方式,更换起来方便、快捷。保护壳主体板厚在5~7mm之间,即可满足强度需求,可以起到防止焊钳撞击变形的作用。将按钮上方开孔洞,保证操作者可以方便触碰到按钮,按钮略低于上方保护壳Z向距离3~4mm,距上方壳体周围边缘预留8~10mm间隙。这样,焊钳很难触碰到操控按钮,极大地降低了操控按钮的损坏量。通过操控台控制按钮保护装置,相对于原始的操控台有诸多的改进,不仅降低了车间因元件损坏造成的生产成本,节约了更换时间,而且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对操作者的造成伤害的危险,同时按钮预留空间的设计不影响工人操作性,保证车间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I;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II。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操控按钮、2操控盒、3连接杆、4螺栓;

图2中:4螺栓、5保护盒壳体;

图3中:3连接杆、5保护盒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3,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操控按钮保护结构包括L形的连接杆3、固定在连接杆端部的操控盒2,操控盒上设有若干柱形的操控按钮1,操控盒通过螺栓4固定有保护盒壳体5,保护盒壳体的高度高于操控按钮。

保护盒壳体的四个角采用螺接的方式,使控制盒与保护壳体相连,若保护壳体受到较大的撞击损坏时,可以方便更换,灵活性较强。按钮周围预留出适当的空间,并采用圆形开孔设计,方便工人操作。操控按钮突出明显,且与焊枪电极臂的高度相近,热的电极臂很容易与之接触,使其受热熔化导致损坏。而且与操作者之间距离也较近,非常容易误碰到其它按钮,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威胁。装焊车间使用的已经通过操控台,其中的操控按钮被保护壳体罩住,且按钮低于保护壳,可以有效防止焊枪电极臂与之发生接触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