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的压边圈升降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模具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于汽车后门窗台加强板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一款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压边圈和下模,下模包括下模座和凸模,压边圈套设在凸模的外周,压边圈的底部设置顶杆腿,顶杆腿的下端穿过下模座上开设的圆孔后被机台上设置的顶杆顶住,模具工作过程中,机台的顶杆向上顶起顶杆腿使压边圈向上移动,顶杆腿脱离下模座上的圆孔,压边圈接住待加工坯料,同时上模向下移动至压紧坯料,之后机台的顶杆收回,上模以及压边圈开始向下移动,压边圈的顶杆腿重新返回到下模座的圆孔内,在顶杆腿返回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顶杆腿通常为圆柱形,当顶杆腿的下端和圆孔相遇时,二者不容易配合,即顶杆腿的下端不容易插入圆孔内,使得模具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模具正常运行的模具的压边圈升降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的压边圈升降支撑机构,包括顶杆腿,顶杆腿立式、间隔固定在压边圈的底部,顶杆腿为圆台型,顶杆腿的大直径端和压边圈相连,顶杆腿的小直径端呈自 由悬伸状布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压边圈的升降支撑机构采用圆台型的顶杆腿,且顶杆腿中远离压边圈的悬伸端为小直径端,在设计尺寸时,和顶杆腿相配合的模具的下模座内的圆孔直径应该略大于顶杆腿的大直径端的直径,在保证顶杆腿和下模座的圆孔能够配合的同时,使得顶杆腿的小直径端和下模座的圆孔内壁之间有足够的间隙,这样模具工作过程中,当顶杆腿开始返回到下模座内的圆孔时,顶杆腿的下端即小直径端容易插入下模座的圆孔内,避免发生触碰,本实用新型的压边圈升降支撑机构结构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模具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和下模座配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模具的压边圈升降支撑机构,包括顶杆腿10,顶杆腿10立式、间隔固定在压边圈20的底部,顶杆腿10为圆台型,顶杆腿10的大直径端和压边圈20相连,顶杆腿10的小直径端呈自由悬伸状布置。本实用新型中,压边圈20的升降支撑机构采用圆台型的顶杆腿10,且顶杆腿10中远离压边圈20的悬伸端为小直径端,在设计尺寸时,和顶杆腿10相配合的模具的下模座A内的圆孔直径应该略大于顶杆腿10的大直径端的直径,在保证顶杆腿10和下模座A的圆孔能够配合的同时,使得顶杆腿10的小直径端和下模座A的圆孔内壁之间有足够的间隙,这样模具工作过程中,当顶杆腿10开始返回到下模座A内的圆孔时,顶杆腿10的下端即小 直径端容易插入下模座A的圆孔内,避免发生触碰,本实用新型的压边圈20升降支撑机构结构简单且能有效保证模具正常运行。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杆腿10为三个以上。所述顶杆腿10沿模具的长度及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保证在工作过程中压边圈20能够被平稳的顶起。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