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角码自动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的机械加工制造工艺中均会使用到铆接技术,其中有许多工序都要人工进行操作,人工操作容易出差错,而且工作效率低下。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进行铆接角码时,则需要手动调节加工位置,其加工效率低,且容易影响加工质量,且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码自动铆接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铆接角码,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角码自动铆接装置,包括机架、旋转机构和角码振动盘。所述机架上设有加工平台,机架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装设有升降气缸。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升降气缸上的安装部和可以相对旋转的装设于安装部内侧的旋转部,用于铆接角码的角码振动盘装设于旋转部上,进而可根据角码安装位置来调整角码振动盘的位置,所述旋转机构、角码振动盘和升降气缸通过PLC控制系统与一控制终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分别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设有滑轨,所述升降气缸可上下滑动的装设于滑轨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气缸的内侧凸设有安装块,所述旋转机构的安装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装设于升降气缸的安装块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上装设有呈环形结构且平行于加工平台的固定架,且该固定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外围。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采用齿轮转盘。
优选地,所述角码振动盘装设于旋转部上,且角码振动盘的下端凸伸出旋转机构的下方,以便于角码的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角码自动铆接装置由于角码振动盘装设于旋转部上,且旋转机构、角码振动盘和升降气缸通过PLC控制系统与一控制终端连接,因此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进行铆接角码时,可通过升降气缸调节角码振动盘的高度及旋转机构调节加工位置进行加工,其采用全自动化加工,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铆接角码,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角码自动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机架—1、加工平台—11、安装架—12、安装板—121、滑轨—122、固定架—13、旋转机构—2、安装部—21、旋转部—22、角码振动盘—3、升降气缸—4、安装块—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种角码自动铆接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机构2和角码振动盘3。所述机架1上设有加工平台11,机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上装设有升降气缸4,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升降气缸4上的安装部21和可以相对旋转的装设于安装部21内侧的旋转部22,用于铆接角码的角码振动盘3装设于旋转部22上,进而可根据角码安装位置来调整角码振动盘3的位置,所述旋转机构2、角码振动盘3和升降气缸4通过PLC控制系统与一控制终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安装架12上分别设有安装板121,且安装板121上设有滑轨122,所述升降气缸4可上下滑动的装设于滑轨122上。
具体地,所述升降气缸4的内侧凸设有安装块41,所述旋转机构2的安装部2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装设于升降气缸4的安装块4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12上装设有呈环形结构且平行于加工平台11的固定架13,且该固定架13位于所述旋转机构2的外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2采用齿轮转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码振动盘3装设于旋转部22上,且角码振动盘3的下端凸伸出旋转机构2的下方,以便于角码的铆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角码自动铆接装置由于角码振动盘3装设于旋转部22上,且旋转机构2、角码振动盘3和升降气缸4通过PLC控制系统与一控制终端连接,因此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进行铆接角码时,可通过升降气缸4调节角码振动盘3的高度及旋转机构2调节加工位置进行加工,其采用全自动化加工,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的不同位置铆接角码,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