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内外浸塑调节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96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内外浸塑调节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内外浸塑调节块。



背景技术:

夹具: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qiǎ jǜ)。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例如焊接夹具、检验夹具、装配夹具、机床夹具等。其中机床夹具最为常见,常简称为夹具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 ,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定位)、夹牢(夹紧)。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 、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

调节块也是夹具中比较常用的一个配件,但是目前常用的调节块一般只能适用于一种夹具,即调节块的通用性较差,而且常用夹具中的调节块调节不便,安装位置不可调,影响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进而影响机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在调节块使用过程中,经常会接触一些生锈、涂漆、经过喷涂处理等的机械零部件,容易造成调节块出现生锈、腐蚀等现象,进而影响调节块使用寿命短,增加成本。

专利号为CN 104369037 A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可调V型块,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两个相对设置的活动块,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燕尾型滑槽,滑槽内设有两个关于固定底座中间对称的丝杠,所述两个活动块的相对面均为斜面并相对的组合形式V型槽,所述活动块底部为与固定底座滑槽配合的燕尾型凸起,凸起设有与丝杠配合的丝杠螺母,所述固定底座前侧面还设有摇杆,摇杆前端与丝杠交汇,后端设有摇柄,交汇处的摇杆与丝杠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锥齿轮,它可以根据圆柱体或轴类工件的直径调节V性块V行槽的宽度。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机械零部件与V型块之间的位置关系调节不便,操作复杂,而且只能进行一个方向的调节,功能较为单一,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可调内外浸塑调节块,来解决如何能够提高调节块的通用性,同时增加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内外浸塑调节块,包括调节块本体,调节块本体上端中部位置设置有V型槽,用于与机械零部件卡接配合,起到固定机械零部件的作用,下端中部位置设置有前后调节槽,前后调节槽呈长条孔状,前后调节槽与夹具卡接配合,不仅能够调节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而且能够对调节块本体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提高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精度;调节块本体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上下调节滑槽,上下调节滑槽呈凸字形,上下调节滑槽与夹具卡接配合,不仅能够调节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而且能够对调节块本体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提高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精度;上下调节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左右调节孔,左右调节孔与夹具螺纹连接,不仅能够调节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而且能够对调节块本体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提高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前后调节槽贯穿调节块本体的前后两侧面。

更优地,所述两个上下调节滑槽以V型槽为中心对称设置。

更优地,所述上下调节滑槽贯穿调节块本体的上下两侧面。

更优地,所述左右调节孔贯穿调节块本体的左右两侧面。

更优地,所述调节块本体采用内外浸塑的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内外浸塑调节块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调节块本体上设置前后调节槽、上下调节滑槽以及左右调节孔,确保调节块本体能够适合不同类型夹具的安装,提高了调节块的通用性;

2、前后调节槽与夹具卡接配合,可以实现调节块前后位置的调节,确保调节块与机械零部件安装位置精确,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上下调节滑槽与夹具卡接配合,可以实现调节块上下位置的调节,确保调节块与机械零部件安装位置精确,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4、左右调节孔与夹具螺纹连接,可以实现调节块左右位置的调节,确保调节块与机械零部件安装位置精确,调节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浸塑的不锈钢材质制成的调节块本体,经过内外浸塑的调节块本体具有强度大、耐腐蚀性能好、耐温范围大、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以及安装方便等优点,不仅增加了调节块的使用寿命长,而且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使用方便、一物多用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内外浸塑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块本体,2、V型槽,3、前后调节槽,4、上下调节滑槽,5、左右调节孔,6、夹具前后调节杆,7、夹具上下调节滑块,8、夹具左右调节丝杆,9、定位螺母,1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浸塑调节块,其结构包括调节块本体1,调节块本体1上端中部位置设置有V型槽2,用于与机械零部件卡接配合,起到固定机械零部件的作用,下端中部位置设置有前后调节槽3,前后调节槽3呈长条孔状,前后调节槽3贯穿调节块本体1的前后两侧面,前后调节槽3与夹具卡接配合,不仅能够调节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而且能够对调节块本体进行前后位置的调节,提高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精度。调节块本体1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上下调节滑槽4,上下调节滑槽4呈凸字形,两个上下调节滑槽4以V型槽2为中心对称设置,上下调节滑槽4贯穿调节块本体1的上下两侧面,上下调节滑槽4与夹具卡接配合,不仅能够调节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而且能够对调节块本体1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提高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精度。上下调节滑槽4的一侧设置有左右调节孔5,左右调节孔5贯穿调节块本体1的左右两侧面,左右调节孔5为螺纹通孔,左右调节孔5与夹具螺纹连接,不仅能够调节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而且能够对调节块本体1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提高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配合精度。调节块本体1采用内外浸塑的不锈钢材质。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根据夹具的不同类型、夹具上安装调节块的方式及位置以及夹具需要的调节块调节的方向等,选择调节块与夹具的连接方式以及调节块在夹具上的安装位置,可以选择调节块本体1上的前后调节槽3与夹具卡接配合、上下调节滑槽4与夹具卡接配合或者左右调节孔5与夹具螺纹连接;然后,将机械零部件放置到夹具上,通过调节调节块本体1的位置使机械零部件与夹具精密配合;最后,将调节块本体1固定在夹具上即可。

实施例2

附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前后调节槽3与夹具上的夹具前后调节杆6卡接配合、且夹具前后调节杆6的长度大于前后调节槽3的长度,用于实现调节块本体1的前后位置的调节,确保V型槽与机械零部件的精确配合,其他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调节块本体1安装到夹具上,即将前后调节槽3与夹具前后调节杆6卡接配合;然后,将机械零部件放置到夹具上,根据机械零部件的大小,通过夹具前后调节杆6调节调节块本体1的前后位置,确保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精密配合;最后,将调节块本体1固定在夹具即可。

实施例3

如附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上下调节滑槽4与夹具上的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卡接、且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的长度大于上下调节滑槽4的长度,用于实现调节块本体的上下位置的调节,确保V型槽与机械零部件的精确配合,且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呈凸字形,上下调节滑槽4与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卡接配合后,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凸出于调节块本体1的侧面,凸出部分作为把手,方便手动调节调节块本体1的上下位置,其他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调节块本体1安装到夹具上,即将上下调节滑槽4与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卡接配合;然后,将机械零部件放置到夹具上,根据机械零部件的大小,通过夹具上下调节滑块7调节调节块本体1的上下位置,确保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精密配合;最后,将调节块本体1固定在夹具即可。

实施例4

如附图4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左右调节孔5与夹具的夹具左右调节丝杆8、且夹具左右调节丝杆8的长度大于左右调节孔的长度,用于实现调节块本体1的左右位置的调节,确保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的精确配合,夹具左右调节丝杆8上设置有定位螺母9,通过定位螺母9锁定调节块本体1的位置,防止调节块本体1在夹具左右调节丝杆上移动,夹具左右调节丝杆8的一端安装有手柄10,方便手动调节调节块本体的前后位置,其他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具体工作过程:首先,将调节块本体1安装到夹具上,即将左右调节孔5与夹具左右调节丝杆8螺纹连接;然后,根据机械零部件的大小,通过手柄10调节调节块本体1的左右位置,确保夹具与机械零部件精密配合;最后,调节完成后,拧紧定位螺母9即可。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