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636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组合刀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组合刀具。



背景技术:

某环形轧件经过热轧、热成形加工后会在其两侧产生飞边,影响环形轧件的使用,故而需对其两侧的飞边进行去除。现有加工中,首先使用车工夹具将环形轧件装夹于车床上,然后进行一侧飞边的车削,车削完一边后,再重新装夹环形轧件以对其另一侧的飞边进行车削。环形轧件的该种加工方式加工步骤多、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由于每个环形轧件加工时需装夹两次,故而前后加工的基准一致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刀具,以解决环形轧件加工时存在的加工步骤多、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且前后加工的基准一致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刀具,用于装夹于加工设备的刀架上随刀架移动,以对装夹于加工设备上的呈环形且转动设置的环形件的两侧同时车削以去除环形件两侧的飞边,组合刀具包括:用于与刀架固定的刀座,刀座上设有当刀架移动时用于分别切除环形件的两侧以去除环形件两侧的飞边的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分设于环形件的两侧。

进一步地,环形件通过环形夹具装夹于加工设备上;刀座上设有用于避让环形夹具和环形件的避让槽,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分设于避让槽两侧的刀座上。

进一步地,刀座呈方型结构,避让槽贯穿刀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与刀座的第一端面连通;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分设于避让槽两侧的刀座的上表面上;避让槽的槽宽L与加工后的环形件的宽度相等,且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均不与避让槽干涉。

进一步地,刀座的上表面上加工有用于安装第一刀片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刀片的第二安装槽;第一刀片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二刀片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安装槽中,且第一刀片的刀面和第二刀片的刀面分别与第一端面重合,第一刀片的切削刃和第二刀片的切削刃分别与上表面和第一端面之间的棱边重合,第一刀片的第一侧壁和第二刀片的第一侧壁分别与避让槽的两个第三侧壁重合。

进一步地,避让槽在与第一端面平行的基础面上的投影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避让槽的第三侧壁与刀座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80°~85°。

进一步地,避让槽的第三侧壁与刀座的下表面之间的夹角a为82°。

进一步地,刀座的第二侧壁与第一端面之间的夹角b为88.5°,且第一端面与避让槽的第三侧壁之间的夹角d为90°。

进一步地,第一端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角f为93°~98°。

进一步地,第一端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角f为98°。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新型的组合刀具中,由于具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两片机加刀片,故而可以对环形件两侧的飞边同时进行切除,故而加工基准的一致性高,加工后的环形件的对称度、平行度等尺寸精度高;又因为加工时无需重新装夹环形件,故而减少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组合刀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组合刀具加工环形件时的第一加工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组合刀具加工环形件时的第二加工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环形件;20、刀座;201、上表面;202、第一端面;203、下表面;204、第二侧壁;205、避让槽;206、第三侧壁;30、第一刀片;301、刀面;302、切削刃;303、第一侧壁;40、第二刀片;50、第一紧固件;60、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刀具,用于装夹于加工设备(图未示)的刀架(图未示)上随刀架移动,以对装夹于加工设备上的呈环形且转动设置的环形件10的两侧同时车削以去除环形件10两侧的飞边,组合刀具包括:用于与刀架固定的刀座20,刀座20上设有当刀架移动时用于分别切除环形件10的两侧以去除环形件10两侧的飞边的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分设于环形件10的两侧。采用本新型的组合刀具去除环形件10两侧的飞边时,首先将刀座20固定于加工设备的刀架上以随刀架移动,同时将环形件10转动固定于加工设备上,加工时,驱动环形件10转动,并启动刀架以带动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移动,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在移动过程中同时对转动的环形件10的两侧进行切除,从而去除环形件10两侧的飞边,待完成环形件10两侧飞边切除后,刀架回复至初始位置。本新型的组合刀具中,由于具有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两片机加刀片,故而可以对环形件10两侧的飞边同时进行切除,故而加工基准的一致性高,加工后的环形件10的对称度、平行度等尺寸精度高;又因为加工时无需重新装夹环形件10,故而减少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环形件10通过环形夹具(图未示)装夹于加工设备上。加工时,由于只对环形件10的两侧进行车削加工,为防止加工时环形夹具和环形件10上无需加工的部位与刀座20发生干涉而损伤,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刀座20上设置用于避让环形夹具和环形件10的避让槽205,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分设于避让槽205两侧的刀座20上。

可选地,如图3所示,刀座20呈方型结构,避让槽205贯穿刀座20的上表面201和下表面203且与刀座20的第一端面202连通。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分设于避让槽205两侧的刀座20的上表面201上。优选地,为保证车削后的环形件10的尺寸满足工艺要求,本优选实施例中,避让槽205的槽宽L与加工后的环形件10的宽度相等,且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均不与避让槽205干涉。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对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更迅速的定位,本优选实施例中,在刀座20的上表面201上加工用于安装第一刀片30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第二刀片40的第二安装槽,第一刀片30通过第一紧固件50固定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二刀片40通过第二紧固件60固定于第二安装槽中。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可迅速的对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进行定位安装,第一紧固件50和第二紧固件60均为紧固螺钉。当第一刀片30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中,第二刀片40安装于第二安装槽中时,第一刀片30的刀面301和第二刀片40的刀面分别与第一端面202重合,第一刀片30的切削刃302和第二刀片40的切削刃分别与上表面201和第一端面202之间的棱边重合,第一刀片30的第一侧壁303和第二刀片40的第一侧壁分别与避让槽205的两个第三侧壁206重合。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便于切削环形件10时排屑方便且使切削顺利以避免环形夹具和环形件10与刀座20发生干涉,本优选实施例中,使避让槽205在与第一端面202平行的基础面上的投影呈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避让槽205的第三侧壁206与刀座20的下表面203之间的夹角a为80°~85°。当避让槽205的第三侧壁206与刀座20的下表面203之间的夹角a为80°~85°时,切削环形件10时排屑顺利且环形夹具和环形件10不与刀座20发生干涉。本具体实施例中,避让槽205的第三侧壁206与刀座20的下表面203之间的夹角a为82°。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避免切削刃302在切削时全部与环形件10接触而使接触面积大,进而导致切削力大,切削时振动大,本优选实施例中,使刀座20的第二侧壁204与第一端面202之间的夹角b为88.5°,且第一端面202与避让槽205的第三侧壁206之间的夹角d为90°。由于刀面301与第一端面202重合,且切削刃302与上表面201和第一端面202之间的棱边重合,故而刀座20的第二侧壁204与切削刃302之间的夹角也为88.5°。当刀座20的第二侧壁204与切削刃302之间的夹角为88.5°,且第一端面202与避让槽205的第三侧壁206之间的夹角d为90°时,切削刃302对环形件10的切削顺利,且与环形件10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从而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承受的切削力小,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不易损坏,延长第一刀片30和第二刀片40的使用寿命,且切削时振动小,噪声小。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为使切削顺利,防止环形件10和环形夹具与第一端面202发生干涉,本优选实施例中,使第一端面202与下表面203之间的夹角f为93°~98°。当第一端面202与下表面203之间的夹角f为93°~98°时,切削顺利,环形件10和环形夹具不与第一端面202发生干涉。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端面202与下表面203之间的夹角f为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