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3734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卷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卷管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管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卷管机包括机架,三根相互平行地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辊子,以及驱动其中至少一根辊子转动的驱动装置,这种卷管机结构复杂,调节难度大,辊子与辊子之间的距离调节将直接影响卷管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卷管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卷管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固定辊安装架,固定辊安装架上竖向转动连接有固定辊,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辊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板上水平设置有一直线型滑槽,滑槽的延伸方向正对固定辊,滑槽内设置有一横滑块,横滑块上设置有一与固定辊相对的立板,该立板朝向固定辊的面上水平设置有两块上下正对排列的支板,两支板之间竖向设置有一与固定辊相对的柔性活动辊,活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辊的直径大于固定辊的直径,所述滑槽远离固定辊的一端设置有一挡块,该挡块上水平设置有一横向伸缩装置,该横向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立板或横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横向伸缩装置可驱动与之连接的立板或横滑块沿滑槽来回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辊安装架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上水平设置有分别位于固定辊上下两端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所述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分别设置有相互正对的上轴孔和下轴孔,所述上轴孔和下轴孔内均设置有滚珠轴套,所述固定辊的两端分别为端轴,两端轴一一对应地 插入滚珠轴套内,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支腿,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底板的底面上,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固定辊同轴设置且与固定辊下端端轴相连接,所述上定位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一副相互配合的纵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竖向固接在支撑板上,所述纵滑块与上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顶板和上定位板之间通过纵向伸缩装置相互连接,所述纵向伸缩装置可驱动上定位板上下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辊上端的端轴成锥台形,所述与该端轴相互配合的滚珠轴套成锥筒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辊安装架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板,该支撑板上水平设置有上定位板,所述固定辊转动悬挂在上定位板的下方,所述固定辊下端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该传动机构驱动固定辊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辊的上端设置有端轴,端轴上套设有轴承,端轴的顶端同轴设置有导杆,导杆的直径大于端轴的直径,导杆上套设有滚珠轴套,所述上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滚珠轴套相配合的上轴孔,所述导杆、滚珠轴套以及轴承一同插入上轴孔内,上轴孔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由两个半环形拼接成的透盖,透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上定位板上,所述导杆的顶端设置有一推力轴承,上轴孔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与推力轴承相抵的封盖。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固定辊同轴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固定辊下端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下端同轴设置有多边形插块,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轴端同轴设置有多边形插槽,所述多边形插块与多边形插槽可相匹配地插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固定辊同轴设置,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在固定辊下端的被动盘,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端同轴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同轴设置有主动盘,所述被动盘和主动盘相互正对贴合,主动盘和被动盘相向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径向凸棱和凹槽,所述被动盘的直径不大于固定辊的直径,所述主动盘的直径大于固定辊的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凸棱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下定位板,下定位板位于固定辊的正下方,且与传动轴相交,下定位板上设置有供传动轴穿过的下轴孔,下轴孔内设置有与传动轴相配合的滚珠轴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滑槽为燕尾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柔性的活动辊在与固定辊相抵的时候,活动辊的外圆周壁会出现凹陷,形成一个与固定辊外圆周壁相贴合的曲面,待卷钢带经过固定辊和活动辊的挤压后,形成一定的弯度,以此原理实现卷管的功能,对比传统的三辊卷管机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对更加简单;当活动辊与固定辊相抵的压力越大时,活动辊上出现的凹陷就越深,这样卷出来的钢带弯曲的就越厉害,即卷出来的筒体直径越小,因此,只需要调节活动辊和固定辊之间的压力,就能够调节所卷筒体的直径,与传统三辊卷管机相比,调节方法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卷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有另一种固定辊安装架的卷管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另一种传动杆机构的结构及装配示意图。

图1~图5中:1、底板,2、支撑板,3、上定位板,4、下定位板,5、上轴孔,6、固定辊,7、端轴,8、滚珠轴套,9、支腿,10、驱动装置,11、输出轴,12、滑槽,13、横滑块,14、立板,15、支板,16、活动辊,17、挡块,18、横向伸缩装置,19、纵滑块,20、滑轨,21、纵向伸缩装置,22、顶板,23、固定辊安装架,24、轴承,25、传动机构,26、多边形插块,27、多边形插槽,28、被动盘,29、主动盘,30、凸棱,31、凹槽,32、下轴孔,33、导杆,34、透盖,35、螺钉,36、推力轴承,37、封盖,38、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的卷管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辊安装架23,固定辊安装架23上竖向转动连接有固定辊6,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固定辊6转动的驱动装置10,所述底板1上水平设置有一直线型滑槽12,滑槽12的延伸方向正对固定辊6,滑槽12内设置有一横滑块13,横滑块13上设置有一与固定辊6相对的立板14,该立板14朝向固定辊6的面上水平设置有两块上下正对排列的支板15,两支板15之间竖向设置有一与固定辊6相对的柔性活动辊16,活动辊16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板15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辊16的直径大于固定辊6的直径,所述滑槽12远离固定辊6的一端设置有一挡块17,该挡块17上水平设置有一横向伸缩装置18,该横向伸缩装置18的另一端与立板14或横滑块1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伸缩装置18是可驱动与之连接的立板14或横滑块13沿滑槽12来回移动的螺杆螺母组件或液压推杆。

柔性的活动辊16在与固定辊6相抵的时候,活动辊16的外圆周壁会出现凹陷,形成一个与固定辊6外圆周壁相贴合的曲面,待卷钢带经过固定辊6和活动辊16的挤压后,形成一定的弯度,以此原理实现卷管的功能,对比传统的三辊卷管机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相对更加简单;当活动辊16与固定辊6相抵的压力越大时,活动辊16上出现的凹陷就越深,这样卷出来的钢带弯曲的就越厉害,即卷出来的筒体直径越小,因此,只需要调节活动辊16和固定辊6之间的压力,就能够调节所卷筒体的直径,与传统三辊卷管机相比,调节方法非常方便。

所述固定辊安装架23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2,该支撑板2上水平设置有分别位于固定辊6上下两端的上定位板3和下定位板4,所述上定位板3和下定位板4分别设置有相互正对的上轴孔5和下轴孔32,所述上轴孔5和下轴孔32内均设置有滚珠轴套8,所述固定辊6的两端分别为端轴7,两端轴7一一对应地插入滚珠轴套8内,所述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支腿9,所述驱动 装置10固定设置在底板1的底面上,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11与固定辊6同轴设置且与固定辊6下端端轴7相连接,所述上定位板3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一副相互配合的纵滑块19和滑轨20,所述滑轨20竖向固接在支撑板2上,所述纵滑块19与上定位板3固定连接,所述上定位板3的上方设置有顶板22,顶板22和上定位板3之间通过纵向伸缩装置21相互连接,所述纵向伸缩装置21是可驱动上定位板3上下移动的螺杆螺母组件或液压推杆。

上定位板3和下定位板4分别固定固定辊6的两端,使卷管过程中,固定辊6不会出现径向偏移,保证卷管进度;纵向伸缩装置21驱动上定位板3向上移动,可使上定位板3和固定辊6的上端端轴7脱离,方便移除固定辊6上已经卷好的管子。

所述固定辊6上端的端轴7成锥台形,所述与该端轴7相互配合的滚珠轴套8成锥筒形。在纵向伸缩装置21的推力作用下,锥筒形的滚珠轴套8与锥台形的端轴7相互紧配合,可有效防止固定辊6径向的窜动。

如图2所示的卷管机安装有另一种固定辊安装架23,该固定辊安装架23包括竖向设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板2,该支撑板2上水平设置有上定位板3,所述固定辊6转动悬挂在上定位板3的下方,所述固定辊6下端设置有传动机构25,所述驱动装置10通过该传动机构25驱动固定辊6转动,固定辊6悬挂在上定位板3上,在纵向伸缩装置21驱动上定位板3向上移动时,固定辊6也会向上运动,这样可以通过将固定辊6抽离卷好的管子,使卸料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上述固定辊6的上端设置有端轴7,端轴7上套设有轴承24,端轴7的顶端同轴设置有导杆33,导杆33的直径大于端轴7的直径,导杆33上套设有滚珠轴套8,所述上定位板3上设置有与滚珠轴套8相配合的上轴孔5,所述导杆33、滚珠轴套8以及轴承24一同插入上轴孔5内,上轴孔5下端开口处设置有由两个半环形拼接成的透盖34,透盖34通过螺钉35固定连接在上定位板3上,所述导杆33的顶端设置有一推力轴承36,上轴孔5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与推力轴承36相抵的封盖37。

固定辊6通过轴承24、推力轴承36转动悬挂在上定位板3上,并且在导杆33上套设滚珠轴套8,这样既能够保证固定辊6的旋转灵活性,由能够有效消除固定辊6的径向偏移。

除了使用上述结构将固定辊6可转动地悬挂在定位板3上,还可利用转盘实现该功能。

如图4所示是图2中B部放大图,从图中可看出所述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11与固定辊6同轴设置,所述传动机构25包括同轴设置在固定辊6下端的传动轴38,传动轴38的下端同轴设置有多边形插块26,所述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11轴端同轴设置有多边形插槽27,所述多边形插块26与多边形插槽27可相匹配地插接。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单片机或传感器控制驱动装置10和纵向伸缩装置21异步工作,即当纵向伸缩装置21启动的时候,驱动装置10就停止工作,这样能够保证党多边形插块26抽离多边形插槽27后,两者之间的角度关系保持不变,从而保证固定辊6下降时多边形插块26可准确地插入多边形插槽27内。

如图5所示是另一种传动机构25的结构及其装配示意图,所述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11与固定辊6同轴设置,所述传动机构25包括同轴设置在固定辊6下端的被动盘28,所述驱动装置10的输出轴11上端同轴连接有传动轴38,传动轴38的上端同轴设置有主动盘29,所述被动盘28和主动盘29相互正对贴合,主动盘29和被动盘28相向的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咬合的径向凸棱30和凹槽31,所述被动盘28的直径不大于固定辊6的直径,所述主动盘29的直径大于固定辊6的直径。

主动盘29和被动盘28通过凸棱30和凹槽31相互咬合,接触面积大,传动更稳定。

所述凸棱30和凹槽31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梯形,这样可防止当被动盘28与主动盘29存在小角度误差时,无法完成相互嵌入的情况。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下定位板4,下定位板4位于固 定辊6的正下方,且与传动轴38相交,下定位板4上设置有供传动轴38穿过的下轴孔32,下轴孔32内设置有与传动轴38相配合的滚珠轴套8,这样能够增加传动轴38的稳定性,防止固定辊6径向偏移,提高卷管精度。

所述滑槽12为燕尾槽,保证活动辊16竖直方向上的稳定性。

下面以图1所示的卷管机为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横向伸缩装置18调整活动辊16的位置,使活动辊16与固定辊6相抵并相互挤压,使活动辊16产生形变,形成贴合在固定辊外圆周壁上的曲面,然后启动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带动固定辊6转动,固定辊6带动活动辊16转动,此时将带卷钢带送入固定辊6和活动辊16之间,钢带即跟随固定辊6的转动,从固定辊6和活动辊16之间穿过,在固定辊6和活动辊16的挤压下,产生弯曲变形,并最终形成管装。

在钢带卷管完成后,停止驱动装置10,控制纵向伸缩装置21收缩,拉动上定位板3向上移动,上定位板3便脱离固定辊6上端端轴7,并与之形成一定间距,然后便可手动将卷好的管子从固定辊6上取出,再控制纵向伸缩装置21将上定位板3向下移,使固定辊6上端端轴7重新插入上轴孔5内。

重复上述操作可继续进行卷管。

如图2所示的卷管机则使用了另一种结构的固定辊安装架23,其工作原理与图1所示的卷管机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当纵向伸缩装置21向上拉动上定位板3时,固定辊6会跟着上定位板3向上移动,固定辊6下端的传动装置25会发生分离,从而使固定辊6直接从卷好的管子内抽出,这样卸料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将管子取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3年03月27日 20:09
    非常棒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