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727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领域,特指一种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叶子板模具多采用冲压模具,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内设有相对的上模仁和下模仁,上模仁和下模仁组合形成冲压叶子板的模仁,将板件放置在模仁内后,进行冲压就形成了所需要的汽车叶子板。

目前国内汽车覆盖件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价格是每个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汽车叶子板采用先折边再整形的制作方式,需要两幅模具来完成上述动作,模具的成本较高,叶子板的生产需经过两道工序,使得生产的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解决现有汽车叶子板模具存在的成本高、工序多而导致的生产时间长且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包括:

下模座,角部设有吊耳;

与所述下模座对应设置的上模座;

装设于所述下模座内的下模仁;

装设于所述上模座内的上模仁,所述上模仁与所述下模仁对应设置;

装设于所述下模座内的悬吊斜器,所述悬吊斜器设于所述下模仁的一侧;

装设于所述下模座内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悬吊斜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悬吊斜器移动对所述下模仁内的板件进行折边;以及

装设于所述上模座内并与所述驱动块驱动连接的整形刀块,所述整形刀块设于所述上模仁的一侧,且所述整形刀块与所述悬吊斜器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模具内设置了悬吊斜器和整形刀块,通过悬吊斜器对板件进行折边操作,通过整形刀块对板件进行整形,实现了折边和整形一次完成,只需设计一个模具,节省了模具开发的成本,且两道工序整合成一道,缩短了叶子板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悬吊斜器上靠近所述下模仁的一侧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与所述板件相接触的接触面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下模座内装设有互动模座,所述互动模座与所述悬吊斜器同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互动模座上设有插孔,所述上模座内设有互动插刀,所述互动插刀与所述插孔对应设置,通过所述互动插刀插设于对应的插孔内,以实现紧固所述下模仁内的板件。

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模座内装设有悬吊模座,所述悬吊模座与所述整形刀块同侧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中下模座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中上模座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实现叶子板折边和整形一次完成,将传统的两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节约了叶子板工序,也节省了模具开发的成本,缩短了叶子板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中下模座的平面图。参阅图2,显示了下面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中上模座的平面图。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叶子板水平互动模具包括下模座11、上模座12、下模仁112、上模仁121、悬吊斜器13、驱动块14、整形刀块15、互动模座16、互动插刀17以及悬吊模座18,下模座11和上模座12相对连接形成制作叶子板的模具,下模座11的角部设置有吊耳111,通过吊耳111将下模座11悬吊起来,上模座12对应下模座11设置,上模座12设于下模座11的上方,且上模座12与下模座11相扣合,以进行叶子板的制作工艺。下模仁112装设于下模座11内,上模仁121装设在上模座12内,该上模仁121与下模仁112对应设置,在上模座12扣合在下模座11上时,上模仁121与下模仁112对应的组立成制作叶子板的模仁,然后进行冲压工艺,就形成了所需的形状与模仁相同的叶子板。悬吊斜器13装设在下模座11内,该悬吊斜器13设于下模仁112的一侧部1121,该侧部1121对应的部位是叶子板位于车轮和前保险杠之间的端部,悬吊斜器13用于对板件进行折边,以使得所形成的叶子板在对应的端部具有设计的折边,悬吊斜器13对板件进行折边一般是90°的折边,即将板件的端部向内冲压出直角折边。驱动块14装设在下模座11内,该驱动块14与悬吊斜器13驱动连接,通过驱动块14驱动悬吊斜器13移动以对下模仁112内的板件进行折边工艺。整形刀块15装设在上模座11内,该整形刀块15设于上模仁121的一侧部1211,整形刀块15与悬吊斜器13同侧设置。该整形刀块15用于对板件的端部进行整形,冲压出所需的结构形状,该整形刀块15与驱动块14驱动连接,通过驱动块14驱动整形刀块15向板件方向移动,由驱动块14推动整形刀块15和悬吊斜器13一起向板件的端部运动,悬吊斜器13和整形刀块15一起作用于板件的端部,一起完成了对板件的折边和整形的工序,使得冲压后,板件的端部形成了所需的折边和所需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悬吊斜器13和整形刀块15,一同完成板件的折边操作和整形操作,将折边和整形两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这样叶子板的生产只需要一个模具,节省了模具的费用,节约了模具的工序、设备资源和生产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还大大节约了开发模具的成本和生产作业的人员成本,提高了叶子板的生产效率。

悬吊斜器13上靠近下模仁112的一侧设有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上与板件相接触的接触面为斜面,这样冲压出来的板件,在冲压的端侧形成了负角,也就是板件的折边不是直角,而是向内倾斜小于90°的负角,在悬吊斜器13上的凸起结构的斜面的倾斜度与所需要板件的负角来设计,以使得生产出的叶子板符合需求。

互动模座16装设在下模座11内,互动模座16为可上下移动的结构,该互动模座16与悬吊斜器13同侧设置,通过互动模座16的上下移动可实现下模仁112内的板件脱模,即生产的叶子板脱模,方便取出叶子板以进行后续的工序。在互动模座16上设有一对插孔161,互动插刀17设于上模作12内,互动插刀17与插孔161对应设置,通过互动插刀17插设在对应的插孔16内实现紧固下模仁112内的板件,对该板件紧固后,可进行对板件端部的折边和整形操作,防止了板件在折边和整形时产生移动的现象。

悬吊模座18装设在上模座12内,悬吊模座18与整形刀块15同侧设置,该悬吊模座18为可上下移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叶子板互动悬吊模具生产汽车叶子板时,先利用上模座12和下模座11的冲压,将板材冲压成上模仁121和下模仁112的形状,然后将互动模座16向下移动,使得该互动模座16位于板件待折边和整形的端部处,然后移动互动插刀17,使互动插刀17插入到互动模座16的插孔161内,将板件的端部固定住,而后利用驱动块14驱动悬吊斜器13和整形刀块15一起作用于板件的端部,通过悬吊斜器13对板件的端部进行折边,该板件的折边带有负角,通过整形刀块15对板件的端部进行整形,实现了折边和整形一次完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节约模具开发成本,品质稳定,生产简易,设备利用率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