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精铸件的机加工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体积小,不易装夹,外形异形的零件毛坯精铸件,具体为一种弹性装夹机构。
背景技术:
在精铸件加工时,都需要先将零件进行装夹固定,然后在进行加工,对于一些体积小,外形不规则的零件,一般的装夹夹具无法实现可靠夹紧,而且需要大量人工劳动力,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对零件产生损伤,加大了废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装夹机构,其能够实现零件的夹紧可靠,不易松动,提高装夹效率,降低废品率。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弹性装夹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装夹主体和过度法兰盘,所述装夹主体和所述过度法兰盘开有同轴内孔,所述同轴内孔内顺次设置有空心拉杆、连接套和弹性锥套,所述空心拉杆通过所述连接套连接所述弹性锥套,所述弹性锥套的锥形部设置有开口槽。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锥套的锥形部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开口槽;
所述弹性锥套与所述装夹主体上开有对应的定位贯穿孔,所述定位贯穿孔内设置有端面定位板;
所述弹性锥套与所述装夹主体上开有对应的卸料贯穿孔,所述卸料贯穿孔内设置有通过销轴安装于所述装夹主体的L形铰链板,所述L形铰链板一端外露于所述卸料贯穿孔、另一端伸入所述弹性锥套的空腔内,外露于所述卸料贯穿孔的所述L形铰链板一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装夹主体外侧面;
所述装夹主体和所述过度法兰盘的结合面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连接套外侧安装有设置于所述环形卡槽内限位卡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装夹零件时将零件塞入弹性锥套内然后往后拉连接套,弹性锥套向后滑动受到同轴内孔开口的缩小使弹性锥套向内收缩,产生的斜切力夹紧零件,使零件受力均衡,夹紧可靠,不易松动压伤零件,降低了废品率,由可以由油缸或者气缸拉动空心拉杆,提好了装夹效率;均匀设置有四个开口槽后,确保弹性锥套收缩时使零件受力更加均衡,进一步实现夹紧可靠,设置有端面定位板可以实现零件的放置到位,不会放置时放置太深影响夹紧而需要重新调整,进一步提高了装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弹性锥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弹性装夹机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装夹主体1和过度法兰盘2,装夹主体1和过度法兰盘2开有同轴内孔,同轴内孔内顺次设置有空心拉杆3、连接套4和弹性锥套5,连接套4一端为内螺纹、另一端为外螺纹,空心拉杆3通过内螺纹配合连接套4,弹性锥套5通过外螺纹配合连接连接套4,弹性锥套5的锥形部均匀设置有四个开口槽6,相当于将锥形部这边分成不连接的四部分,受到挤压后可以向内收缩夹紧零件7。
弹性锥套5与装夹主体1上开有对应的定位贯穿孔,贯穿孔内设置有端面定位板8,且通过锁紧螺钉9固定,其方向与同轴内孔的轴向垂直设置。
弹性锥套5与装夹主体1上开有对应的卸料贯穿孔,卸料贯穿孔内设置有通过销轴10安装于装夹主体1的L形铰链板11,L形铰链板11一端外露于卸料贯穿孔、另一端伸入弹性锥套5的空腔内,外露于卸料贯穿孔的L形铰链板11一端通过压缩弹簧12连接装夹主体1外侧面;销轴10安装于支架15上,当需要拆卸零件7时,连接套4向前移动使弹性锥套5不再夹紧零件7后,按下L形铰链板11外部的一端即可通过另一端将零件7顶起,方便于卸料,当松开后受到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使L形铰链板11复位。
装夹主体1和过度法兰盘2的结合面设置有环形卡槽13,连接套4外侧安装有设置于环形卡槽13内限位卡板14,环形卡槽13和限位卡板14配合可以限制形成,在未放入零件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弹性锥套5过行程,撞到断面定位板9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零件外形的不同定制弹性锥套,因此不同零件的加工只需更换弹性锥套即可。适应面广,整体工装柔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