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制作,尤其与一种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液压升降式操作台的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公路发展很是迅速,尤其是高速铁路。铁路及公路桥梁的桥墩的桩基一般深度较深,其桩基一般采用水下钢筋混凝土,桩径一般1.25m、1.0m等。为了保证桩基的钢筋笼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且不变形,在钢筋笼的内壁每2米采用一个加强箍筋,当桩基深度为70米以上时,不仅要需要使用加强箍筋数量多,而且对箍筋的加工精度、质量要求高。若能改善现有的加工方式,开发能够更加效率的加工精度高质量好的加强箍筋的施工工具,将不仅有利于提高桥梁桩基钢筋笼的稳固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减少返工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液压升降式操作台,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每个加强箍筋的线性不变形,确保加强箍筋制作的精度性和施工质量,提高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加工的施工速度,减小制作劳动强度,避免安装中返工风险。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液压升降式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支撑台、轨迹板、液压千斤顶、电动驱动轮和液压油泵,所述升降支撑台由支撑台支架支撑,升降支撑台为圆环形,其上设有限位柱,所述电动驱动轮安装在支撑台支架上,所述轨迹板上沿外圆周设有多个轨迹柱,轨迹板设置在升降支撑台中间,并置于电动驱动轮上,所述电动驱动轮上焊接有两个转动轴,转动轴穿过轨迹板,所述液压千斤顶固定在支撑台支架上,位于升降支撑台和支撑台支架之间,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油管连接液压油泵。所述限位柱有4个,限位柱之间以圆心夹角为90°均匀布置。所述液压千斤顶有3个,以圆心夹角为120°均匀布置。限位柱离轨迹柱外边缘的间距,与待加工的加强箍筋外径一致。所述轨迹柱焊接在轨迹板上,轨迹柱有30~40个。所述液压千斤顶为0.5t的传感式液压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只需将钢筋端头至于轨迹板与限位柱之间,通过电动驱动轮带动轨迹板转动一圈,在轨迹柱和限位柱之间形成加强箍筋,即可进行切断和接头焊接,然后通过液压千斤顶生气升降支撑台,便于取下加强箍筋。这种方式解决了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制作的劳动力问题,确保了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制作的精度性,提高了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加工的施工速度。可保证每个加强箍筋的线性不变形,确保了施工质量,安装便利,避免了安装中返工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俯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升降支撑台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轨迹板俯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液压升降式操作台,包括升降支撑台1、轨迹板2、液压千斤顶5、电动驱动轮9和液压油泵7,所述升降支撑台1由支撑台支架10支撑,升降支撑台1为圆环形,其上焊接有4个限位柱4,限位柱4之间以圆心夹角为90°均匀布置。所述电动驱动轮9安装在支撑台支架10上,具体是固定在支撑台支架10顶面中间。所述轨迹板2上沿外圆周焊接有30~40个轨迹柱3。限位柱4离轨迹柱3外边缘的间距,与待加工的加强箍筋8外径一致,或该间距大于加强箍筋8的钢筋直径大1~2mm。轨迹板2设置在升降支撑台1中间,并置于电动驱动轮9上,所述电动驱动轮9上焊接有两个转动轴11,转动轴11穿过轨迹板2。所述液压千斤顶5有3个,以圆心夹角为120°均匀固定在支撑台支架10上,具体位于升降支撑台1和支撑台支架10之间,液压千斤顶5为0.5t的传感式液压千斤顶,通过液压油管6连接液压油泵7。
需要进行加强箍筋8的加工时:首先将钢筋原材料端头放在轨迹板2与限位柱4之间,然后启动电动驱动轮9,电动驱动轮9转动,通过转动轴11带动轨迹板2转动,转动一圈后,在轨迹柱3与限位柱4之间形成加强箍筋8;停止转动,切断原钢筋,利用焊机对加强箍筋8端头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开启液压油泵7,利用液压千斤顶5将升降支撑台1顶起一定高度,然后拿走加强箍筋8,再关闭液压油泵7,将升降支撑台1归为;如此循环操作加工加强箍筋8。解决了桥梁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制作的劳动力问题,确保了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制作的精度性,提高了桩基钢筋笼加强箍筋加工的施工速度。可保证每个加强箍筋的线性不变形,确保了施工质量,安装便利,避免了安装中返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