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等领域都在快速进步,而在印刷领域的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印刷产品进行压平处理,防止印刷产品出现褶皱的情况,因此压平机在印刷领域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压平机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够对数量较多的产品进行压平,且压平效果不好,造成工作下料低下,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气缸、伸缩杆、第一压平板和第二压平板,所述本体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方设置有气缸;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平板;所述第一压平板上方设置有弧形板;所述气缸通过伸缩杆和弧形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压平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平板;所述第二压平板下方设置有多个旋转辊;所述旋转辊下方设置一层第三压平板;所述横杆和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压平板和第二压平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底座内部设置一层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下方设置一层缓冲层。
上述的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所述第一压平板和第二压平板通过滑块和滑轨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所述加热层内部设置有多个电热管。
上述的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
上述的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所述第三压平板为伸缩结构。
上述的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所述第二压平板内部设置的卡件和第一压平板以及第二压平板之间设置的弹性装置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压平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等优点,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从而方便人们对压平机的移动,节约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2、气缸;3、伸缩杆;4、弧形板;5、弹性装置;6、滑轨;7、滑块;8、第一压平板;9、第二压平板;10、旋转辊;11、第三压平板;1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底座;15、电热管;16、加热层;17、缓冲层;18、万向轮;19、卡件;20、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印刷物料用压平机,它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气缸2、伸缩杆3、第一压平板8和第二压平板9,所述本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顶部之间设置有横杆20;所述横杆20上方设置有气缸2;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表面设置有滑轨6;所述第一支撑杆12和第二支撑杆13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平板8;所述第一压平板8上方设置有弧形板4;所述气缸2通过伸缩杆3和弧形板4相连接;所述第一压平板8下方设置有第二压平板9;所述第二压平板9下方设置有多个旋转辊10;所述旋转辊10下方设置一层第三压平板11;所述横杆20和弧形板4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装置5;所述第一压平板8和第二压平板9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装置5;所述底座14内部设置一层加热层16;所述加热层16下方设置一层缓冲层17。
所述气缸2通过伸缩杆3带动弧形板4向下移动,且所述第一压平板8和第二压平板9通过滑块7固定于滑轨6表面,从而使其移动更加方便,所述第二压平板9下方设置有多个旋转辊10,且所述旋转辊10下方设置有第三压平板11,将需要压平的物料放置在底座14上表面以及第一压平板8和第二压平板9之间,可以同时对多组物料进行压平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横杆20和弧形板4之间设置有多个弹性装置5,从而在压平工作结束后,可以方便第一压平板8以及第二压平板9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底座14内部的加热层16内部设置有多个电热管15,从而可以对物料进行加热处理,从而使物料的压平效果更好,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底座14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18,从而方便人们对压平机的移动,节约了人力物力。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