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34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传送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传送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碳晶压入机的定位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全自动碳晶压入机是生产微型电机的设备,主要把碳晶压入至刷片的预定位置。定位传送机构是全自动碳晶压入机中定位及传送刷片的装置,是全自动碳晶压入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的定位传送机构无法自动定位及传送刷片,需要人工去定位及传送刷片,工作效率低。由于刷片经常定位错误,造成碳晶组装不到位或碳晶组装倾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传送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定位传送机构,定位传送机构设置于全自动碳晶压入机的机台,定位传送机构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及定位传送装置,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机台,定位传送装置设置于机台,且对应第一定位装置;其中定位传送装置具有驱动元件固定座、传送驱动元件、传送导轨及第二定位装置,驱动元件固定座设置于机台,传送驱动元件设置于驱动元件固定座,传送导轨设置于机台,且对应传送驱动元件,第二定位装置设置于传送导轨,并连接于传送驱动元件的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驱动元件、第一定位块及第一下压件,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机台,第一驱动元件设置于第一固定座,第一定位块设置于第一驱动元件的顶部,第一下压件套设于第一驱动元件的输出端,第一下压件位于第一定位块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定位块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驱动元件为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驱动元件、第二定位块及第二下压件,第二固定座设置于传送导轨,并连接于传送驱动元件的输出端,第二驱动元件设置于第二固定座,第二定位块设置于第二固定座,并位于第二驱动元件的顶部,第二下压件套设于第二驱动元件的输出端,并位于第二定位块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定位块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驱动元件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传送机构自动定位及传送刷片,减少了该工序的工作人员,加快了组装效率,防止了定位传送机构定位刷片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组装良品率,减少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全自动碳晶压入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定位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于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本实用新型为有关一种定位传送机构,定位传送机构可应用于定位及传送电机的刷片,特别是应用于定位及传送微型电机的刷片。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全自动碳晶压入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定位传送装置12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定位传送机构1,设置于全自动碳晶压入机的机台2,定位传送机构1包括第一定位装置11及定位传送装置12,第一定位装置11设置于机台2,定位传送装置12设置于机台2,定位传送装置12对应第一定位装置11。其中定位传送装置12具有驱动元件固定座121、传送驱动元件122、传送导轨123及第二定位装置124,驱动元件固定座121设置于机台2,传送驱动元件122设置于驱动元件固定座121,传送导轨123设置于机台2,传送导轨123对应传送驱动元件122,第二定位装置124设置于传送导轨123,第二定位装置124连接于传送驱动元件122的输出端。第一定位装置11下压,定位及固定刷片后,松开刷片;此时,第二定位装置124下压,定位及固定刷片;同时,传送驱动元件122驱动第二定位装置124沿传送导轨123移动,第二定位装置124带动刷片沿传送导轨123移动,刷片离开第一定位装置11。

再一并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装置1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定位装置11包括第一固定座111、第一驱动元件112、第一定位块113及第一下压件114,第一固定座111设置于机台2,第一驱动元件112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11,第一定位块113设置于第一驱动元件112的顶部,第一下压件114套设于第一驱动元件112的输出端,第一下压件114位于第一定位块113的上方。第一驱动元件112驱动第一下压件114下压,第一下压件114固定刷片间的间距。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元件112为气缸,当然,其也可以为其它驱动元件,于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阅图2,第二定位装置124包括第二固定座1241、第二驱动元件1242、第二定位块1243及第二下压件1244,第二固定座1241设置于传送导轨123,第二固定座1241连接于传送驱动元件122的输出端,第二驱动元件1242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241,第二定位块1243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241,第二定位块1243位于第二驱动元件1242的顶部,第二下压件1244套设于第二驱动元件1242的输出端,第二下压件1244位于第二定位块1243的上方。第二驱动元件1242驱动第二下压件1244下压,第二下压件1244固定刷片间的间距。本实施例的第二驱动元件1242为气缸,当然,其也可以为其它驱动元件,于此不在赘述。

再一并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定位块113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定位块113及第二定位块1243的结构相同,下述以第一定位块11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定位块113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凸块1131,至少一个定位凸块1131卡置于二个刷片的中间位置,起到定位刷片的间距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传送机构自动定位及传送刷片,减少了该工序的工作人员,加快了组装效率,防止了定位传送机构定位刷片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组装良品率,减少了材料成本。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