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焊板及补丁板料堆垛的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440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拼焊板及补丁板料堆垛的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拼焊板及补丁板料堆垛的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商为了给汽车减重、提供生产效率、提过零件结构稳定性等原因,有较多的零件为激光拼焊板(多种料厚对接后用激光拼焊)及补丁板(在原有板料的基础上局部点焊一块小板)。这种零件在生产过程中,坯料堆垛不稳,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危害人员安全。

因拼焊板和补丁板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料厚的板料大小不一致,使其零件重心偏移,垛放时易倒塌。以往解决倒塌的方法是在倒塌侧塞木楔,使其保存平稳。这种方式虽然成本低,但人工干预过多,操作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且定制的木楔不易回收,不适用于自动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垛放高度不高、浪费占地面积、垛放不稳,易倒塌及辅助剁料装置操作繁琐、效率低的缺点,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一种拼焊板及补丁板料堆垛的稳定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拼焊板及补丁板料堆垛的稳定结构,所述拼焊板及补丁板的表面设有多个凸包,所述凸包设置于拼焊板及补丁板的四周,所述凸包至少包括四个,所述凸包高度要大于最大板厚。所述凸包由凸包成型块冲压成型,落料模上设置有凸包成型块,落料模完成拼焊板及补丁板轮廓冲裁的同时完成所述凸包的成型;所述落料模上设有用于凸包成型的凸模及凹模,凸模安装于上模座上,凹模安装于下模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在拼焊板及补丁板的表面设置凸包,结构简单,简化操作难度,提高安全性能,避免人员受伤,并且满足自动生产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凸包成型不会增加模具及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凸包;2、凸包成型块;3、凸模;4、凹模;5、上模座;6、下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拼焊板及补丁板料堆垛的稳定结构,拼焊板及补丁板的四周表面设有多个凸包1,凸包1的高度大于最大板厚,凸包1由凸包成型块2冲压成型,落料模上设置有凸包成型块2,落料模完成拼焊板及补丁板轮廓冲裁的同时完成凸包1的成型;落料模上设有用于凸包1成型的凸模3及凹模4,凸模3安装于上模座5上,凹模4安装于下模座6上。其中,凸模3及凹模4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切换。

本实用新型中,在料片的四周各设置一个凸包(点接触即可),在落料模上设计一个凸包成型块,且高度可以简易调节。在落料模完成轮廓冲裁的同时也完成板料凸包的成型,不增加模具及加工成本。其中,拼焊板凸包高度要求:考虑板料厚度差及板料的变形量即可;补丁板凸包高度要求:1.两层板料的厚度;2.两板料间的间隙;3、焊点毛刺;4、板料的变形量。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