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手夹钳。
背景技术:
温锻线生产的球笼和轮毂产品,其生产过程中时常会因现在使用的机械手夹钳其夹板上设置有圆弧形夹持面,只能保证两点进行加持,在传送过程中易造成产品夹持不稳、偏心、滑动等现象,甚至产品可能在夹持过程中跳出模具型腔或者多个产品叠打在一起,造成模具报废和设备过载损坏,使连续生产被迫中断。按照现有的机械手夹钳结构无法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根据温锻线设备和产品特点对其机械手夹钳进行改进,以便能够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机械手夹钳。该机械手夹钳主要解决生产过程中因机械手加持而造成的产品夹持不稳、偏心、滑动等现象,甚至产品可能在夹持过程中跳出模具型腔或者多个产品叠打在一起,造成模具报废和设备过载损坏,使连续生产被迫中断。避免因此类情况发生所造成的模具报废、设备过载损坏、人员安全危害、生产效率低等各种问题,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步进梁相连的底板,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板顶端上的夹板,所述夹板的两侧高中间点,且夹板的最低面为一平面,平面的两侧为倾斜向上的斜面。
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连接板及夹板为一体式设置。
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螺纹安装孔。
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所述的一种机械手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20-45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夹板平面和斜面的设置,实现由六点同时完成对产品的夹持和传送,稳定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还可以根据产品的大小、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使用的灵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步进梁,2-底板,3-连接板,4-夹板,5-平面,6-斜面,7-螺纹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手夹钳,包括与步进梁1相连的底板2,垂直设置在底板2上的连接板3,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顶端上的夹板4,夹板4的两侧高中间点,且夹板4的最低面为一平面5,平面5的两侧为倾斜向上的斜面6。其中,底板2、连接板3及夹板4为一体式设置,底板2上设置有便于安装固定的螺纹安装孔7,连接板3的横截面呈十字形,以提高产品的强度,斜面6的倾斜角度为20-45度,倾斜角度的设定,可根据具体情况来定。该结构设置的机械手夹钳,主要用于汽车球笼类、轮毂类产品的生产,该装置将原来的两点夹持产品改进为六点夹持,提高了机械手在夹持运动中产品的稳定性,杜绝了连续生产时因产品夹持偏差而造成的各种危害,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避免的各类不良问题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当锻件下端的顶出器将产品从模腔内顶出到一定位置时,此时产品仍有部分在模具型腔内,榆次同时左、右两侧的步进梁同时向中心移动,直到达到指定位置并通过机械手夹钳将产品夹持固定住;当机械手将产品夹持固定住后步进梁将向上提升180mm使产品完全脱离模腔,与此同时步进梁将通过固定的机械手将产品向下一工位进行移动,当步进梁到达下一工位中心位置后,步进梁带动产品下降180mm,此时产品有一部分已经进入模腔内,当产品有一部分已经进入模腔内,步进梁将向左右两侧进行移动,此时机械手已经无法将产品夹持住,产品随重力作用落入模腔内,与此同时步进梁将向前一工位移动回到原始位置,完成一个工件的夹持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