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压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779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压型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管压型机,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热交换器内扁形螺旋盘管的圆管压型机。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内扁形螺旋盘管的加工,现有技术一般是先生产加工出两半部分,然后将两半部分焊接在一起,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生产加工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圆管压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管压型机,包括液压缸和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包括模具底板、圆管压型下模、导向柱、上模连接板和圆管压型上模,所述导向柱竖立设在模具底板上,上模连接板穿插在导向柱上,且能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圆管压型上模设在上模连接板的底部,圆管压型下模设在模具底板上,圆管压型上模和圆管压型下模闭合后,形成一个模具空腔,所述模具空腔的两端为圆形空腔段,中间为扁形空腔段,圆形空腔段通过椭圆锥状过渡段与扁形空腔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为燕尾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底板上且位于圆管压型下模的两端设有圆管定位板,所述圆管定位板上设有圆管定位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工作台、导向立柱、活动板和固定板,导向立柱设在工作台上,固定板设在导向立柱的顶部,活动板套装在导向立柱上,所述液压缸设在固定板上,所述上模连接板固定在活动板的底部,液压缸带动活动板沿着导向立柱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设有4个,导向立柱设有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将模具设计成上述的结构,能很方便地将圆管的中间段压扁,并且使圆管的两端还保持圆筒状结构,并且可一次成型,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加工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模具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3所述的纵剖图;

图7为图3所示圆管压型下模的俯视图。

图中:1、液压缸; 2、工作台; 3、导向立柱;4、活动板;5、固定板;6、模具底板;7、圆管压型下模;8、导向柱;9、上模连接板;10、圆管压型上模;11、圆管定位板;12、圆管定位槽;13、圆形空腔段;14、椭圆锥状过渡段;15、扁形空腔段;16、模具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圆管压型机,包括液压缸1、工作台2、2个导向立柱3、活动板4和固定板5和模具组件16,2个导向立柱3设在工作台2上,固定板5设在导向立柱3的顶部,活动板4套装在导向立柱3上,所述液压缸1设在固定板5上,所述模具组件16包括模具底板6、圆管压型下模7、4个导向柱8、上模连接板9和圆管压型上模10,所述导向柱8的横截面为燕尾形结构,所述导向柱8竖立设在模具底板6上,上模连接板9穿插在导向柱8上,所述圆管压型上模10设在上模连接板9的底部,圆管压型下模7设在模具底板6上,所述上模连接板9固定在活动板4的底部,液压缸1带动活动板4沿着导向立柱3上下滑动,活动板4带动上模连接板9,上模连接板9沿着导向柱8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圆管压型上模10上下移动,采用双重导向的作用,对模具更能精确定位。

所述模具底板6上且位于圆管压型下模7的两端设有圆管定位板11,所述圆管定位板11上设有圆管定位槽12,对圆管进行压扁加工时,圆管的两端设在圆管定位板上。

如图3、4、5、6、7所示,圆管压型上模10和圆管压型下模7闭合后,形成一个模具空腔,所述模具空腔的两端为圆形空腔段13,中间为扁形空腔段15,圆形空腔段13通过椭圆锥状过渡段14与扁形空腔段15连接。

制造过程:本专利设备是用于扁形螺旋盘管的加工的第①的工序。

扁形螺旋盘管的加工分为七道工序:①圆管中间段压扁:采用开合的模具的圆管压型机,将一根圆管压制成:中间段为扁形段,两端为圆管段,圆管段通过椭圆锥状过渡段与扁形段连接;②粗坯扁形螺旋管子加工;③精细扁形螺旋管子加工;④扁形螺旋状管子的高度及管口方向定型; ⑤扁形螺旋状管子的管口整圆;⑥扁形螺旋状管子的管口切平;⑦扁形螺旋状管子上下管口的缩口、去毛刺飞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