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2707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分度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度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度盘。



背景技术:

分度盘是将工件夹持在卡盘上或两顶尖间,并使其旋转、分度和定位的机床附件,多用于自动化设备中,在自动化设备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分度盘的等分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运动及平稳性精度,因此,对于分度盘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市场上现有的分度盘类型很多,大多数的分度盘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手动调整精度,这样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效率和生产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35023.5”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分度工作台,包括支撑架及安装在支撑架一端可相对其转动的分度转盘,分度转盘由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分度驱动装置驱动,通过在分度转盘的凸台设置若干围绕分度转盘旋转中心周向分布的定位斜锥套,同时在支撑架上设置通孔,并在该通孔内可移动定位穿装斜锥柱,工作时,通过定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斜柱退出定位斜锥套,接着分度驱动装置启动并驱动分度转盘转动,当分度转盘转动至预定角度时分度驱动装置停止动作,此时定位斜锥柱与分度转盘上的另一定位斜锥套相对应,然后定位驱动装置驱动定位斜锥柱插入该定位斜锥套内,从而完成分度定位,无需手动调节精度,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高。

但是,上述这种分度工作台的不足之处在于,分度驱动装置一般采用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与分度转盘连接,电机在稳定状态下工作,其驱动电机轴转动的角度是一定的,从而带动分度转盘每次转动的角度也是一定的,需要分度转盘旋转更大角度时,则要提前对电机进行预设,然而每次预设都会耗时费力,因此,亟需一种不需预设驱动装置便可实现分度转盘可旋转更大角度的分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度盘,通过两次转动实现分度转盘旋转角度的更大,通过自动实现,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度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分度转盘,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分度转盘同步自转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内设置有活动腔和在活动腔内上下滑移的抵触件,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环绕排列分布在活动腔内壁上且相互交错对应的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所述安装座设置有与抵触件固定连接的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抵触件向上与上斜齿带相抵以带动转动体自转,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抵触件向下与下斜齿带相抵以带动转动体再次同向自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驱动件驱动抵触件在活动腔内上下移动,抵触件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抵触件与下斜齿带上的斜齿抵触到,并且随着抵触件不停的向上移动,抵触件持续与上斜齿带上的斜面抵触到,通过斜面导向使转动体顺时针自转,从而带动分度转盘顺时针自转,实现分度转盘的第一次转动,抵触件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与下斜齿带上的斜面抵触到,并且通过斜面导向的作用带动转动体再次进行自转,从而使得分度转盘再一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自转,实现了分度转盘的两次分度转动,达到的分度转动的角度扩大一倍,不需要人工预设便可完成角度更大的分度转动,比较实用,通过自动实现,比较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所述上斜齿带环绕分布在上转动部上,所述下斜齿带环绕分布在下转动部上,所述下转动部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体采用分体设置,其分为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将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分体设置在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上,方便对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加工成型,给工人的加工生产工作提供了便利,斜齿加工起来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上转动部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下转动部上设置有插入定位凹槽内且与定位凹槽凹凸配合的定位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是凹凸配合的, 在安装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时,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实现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的定位安装,使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连接起来更为准确,整个转动体在绕着自身轴线转动时,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产生相对转动的作用力较小,使转动体转动更为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和转动体上设置有在转动体圆周方向上限制转动体反向回转的弹性斜块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斜块机构在转动体圆周方向上限制转动体反向回转,从而使分度转盘在每次分度转动后,不会出现回转,使得分度转动更加精准、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腔内设置有沿转动体轴线方向延伸的导柱,所述抵触件在导柱上上下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触件在导柱上上下滑移,导柱对抵触件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抵触件的移动更加稳定、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分度转盘与转动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度转盘与转动体是可拆卸连接的,根据自动化设备生产的需求,工作人员可将分度转盘拆卸下来,然后更换上不同直径的分度转盘,以适应生产的需求,从而为生产提供便利,实用价值高。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的外侧壁凹陷形成有环形卡槽,所述分度转盘上设置有与环形卡槽卡接配合的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环与环形卡槽卡接配合,实现转动体与分度转盘的可拆卸连接,采用卡接的方式使得分度转盘拆装起来比较方便、省力。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分度转盘上设置有供定位件插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插入到定位孔内,从而实现转动体和分度转盘定位配合,使分度转盘安装到转动体上更为精准,同时,在定位件和定位孔的限制下,避免分度转盘和转动体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提高分度转盘和转动体转动的同步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和转动体上开设有向活动腔内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上注入润滑油的进油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伸缩驱动件不工作的状态下,通过进油通道向活动腔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流到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上,润滑油对抵触块在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上抵触移动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而减轻抵触块、上斜齿带和下斜齿带表面的磨损,增强抵触块抵触滑移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活动腔内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在环绕转动体轴线方向上螺旋延伸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腔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通道从活动腔内流出,出油通道呈螺旋状,润滑油可在出油通道内螺旋式的从上向下流动,从而润滑安装座和转动体之间,使转动体在安装座上自转更加的顺畅,螺旋状的设置,使得润滑油更加全面、均匀的在安装座与转动体之间流动,对转动体的外侧壁起到的润滑效果更加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分度转盘可两次分度转动,达到的分度转动的角度扩大一倍,不需要人工预设便可完成角度更大的分度转动,比较实用、省时省力;2、分度转盘与转动体是可拆卸连接的,根据自动化设备生产的需求,工作人员可将分度转盘拆卸下来,然后更换上不同直径的分度转盘,以适应生产的需求,从而为生产提供便利,实用价值高;3、采用出油通道和进油通道的设置,使得转动体内的上下斜齿带以及转动体外壁得到润滑,使得整个分度盘工作起来更加顺畅,同时,也减少了分度盘工作时受到的磨损,增强其使用寿命;4、通过斜面抵触导向实现转动体的转动,斜面使转动的扭矩放大,达到高速、无偿;5、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6、工作时分度转盘转动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分度盘的整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1中剖面示意图一,用于体现弹性斜块机构的安装位置关系;

图3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二,用于体现分度盘组装后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1中转动体的爆炸示意图,用于体现上斜齿带;

图5是实施例1中分度转盘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分度盘上的定位孔;

图6是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用于体现上转动部和下转动部的卡接固定关系;

图7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弹性斜块机构。

图中,1、分度转盘;2、转动体;201、上转动部;202、下转动部;3、安装座;4、安装槽;5、伸缩驱动件;6、导柱;7、定位凹槽;8、销孔;9、定位件;10、销轴;11、环形卡槽;12、定位凸块;13、出油通道;14、卡环;15、进油通道;16、抵触件;1601、抵触块;1602、抵触盘;17、下斜齿带;18、上斜齿带;19、定位孔;20、弹簧钢珠;21、活动腔;22、弹性斜块机构;2201、弹簧;2202、倾斜块;2203、斜面槽;23、槽体;24、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分度盘,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安装座3,安装座3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安装槽4,在安装槽4内安装放置有转动体2,转动体2的形状为圆柱体,在转动体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圆盘形状的分度转盘1,转动体2沿自身轴线上的转动,可带动分度转盘1同步进行自转,在转动体2内形成有沿转动体2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活动腔21,在活动腔21内设置有抵触件16,在本实施例中,抵触件16包括圆形的抵触盘1602和一体成型于抵触盘1602上的抵触块1601,抵触块1601凸出于抵触盘1602的圆环侧壁;另外,在活动腔21内设置有上斜齿带18和下斜齿带17,上斜齿带18包括多个环绕排布在活动腔21内壁上的上斜齿,下斜齿带17包括多个环绕排布在活动腔21内壁上的下斜齿,上斜齿带18位于活动腔21内壁的上半部分,下斜齿带17位于活动腔21内壁的下半部分,且上斜齿带18和下斜齿带17相互交错相对应,上斜齿带18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上斜齿带18的下端宽度小于下斜齿带17的上端宽度,同样,上斜齿带18的纵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下斜齿带17的上端宽度小于下斜齿带17的下端宽度,相邻两个下斜齿带17的下端之间留有一定的下方间隙,下方间隙供抵触块1601伸入,相邻两个上斜齿带18的上端之间留有一定的上方间隙,上方间隙也可供抵触块1601伸入;抵触盘1602在活动腔21内竖直向上移动时,抵触盘1602上的抵触块1601与上斜齿带18的斜面抵触,随着抵触盘1602继续向上移动,抵触块1601与上斜齿带18上的斜面抵触,在该倾斜的斜面导向作用下,抵触块1601向上移动以推动转动体2顺时针进行自转,从而带动分度转盘1顺时针自转一定的角度,实现分度转动;抵触盘1602在活动腔21内竖直向下移动时,抵触盘1602上的抵触块1601从两个上斜齿带18之间向下退出,并向下移动,进入到两个下斜齿带17之间,并且与下斜齿带17上的斜面抵触,随着抵触块1601在斜面上不断的向下移动,使抵触块1601推动转动体2在前一次自转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顺时针自转,从而实现分度转动的角度变大;

安装座3上设置有与抵触件16固定连接的伸缩驱动件5,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驱动件5为伸缩驱动气缸,伸缩驱动气缸设置在安装座3的下表面,其活塞杆竖直向上穿入活动腔21内并且上端与抵触盘16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伸缩驱动气缸工作时,驱动抵触盘1602在活动腔21内上下滑移,实现抵触块1601自动在活动腔21内自由升降,在伸缩驱动气缸的驱动下,抵触块1601向上移动与上斜齿带18的斜面抵触,抵触块1601向下移动与下斜齿带17的斜面抵触;

活动腔21内设置有沿转动体2轴线方向延伸的导柱6,导柱6的两端嵌设在活动腔21的上下端面上,抵触盘1602上开设有竖直贯穿抵触盘1602上下端面的导向孔,抵触盘1602通过导向孔套在导柱6上,抵触盘1602在导向柱的导向作用下上下滑移。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体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转动部201和下转动部202,上转动部201的形状为空心的圆柱体,下转动部202的形状也为空心的圆柱体,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4为圆形且包覆在下转动部202的圆周壁上,上斜齿带18环绕分布在上转动部201的内圆周侧壁上,下斜齿带17包括多个环绕分布在下转动部202的内圆周侧壁上的下斜齿,抵触块1601在活塞腔内向下移动,通过抵触块1601与下斜齿带17上的斜面抵触,使下转动部202在安装槽4内自转,实现下转动部202与安装座3转动连接;

上转动部201的下表面开设有沿转动体2轴线向上凹陷形成的定位凹槽7,下转动部202上设置有从下转动部202的上表面向上凸起的定位凸块12,定位凸块12可插入到定位凹槽7内且与定位凹槽7凹凸配合,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使上转动部201和下转动部202实现定位配合;上转动部201上设置有销轴10,下转动部202上设置有从下转动部202上表面向下延伸形成的销孔8,销轴10竖直向下穿过上转动部201后插入到销孔8内,销轴10与销孔8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上转动部201和下转动部20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分度转盘1与转动体2可拆卸连接,上转动部201的外圆周侧壁上凹陷形成有沿转动体2轴线方向环绕的环形卡槽11,分度转盘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圆形槽,通过该圆形槽将分度转盘1定位安装到上转动部201的上端,圆形槽的圆周内环环绕形成有卡环14,卡环14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卡环14与环形卡槽11是卡接配合的,通过两者的卡接配合,实现分度转盘1和上转动部201的可拆卸连接;上转动部2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定位件9,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9为固定嵌在上转动部201上的定位柱,在分度转盘1的下表面开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定位孔19,通过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19内,实现上转动部201和分度转盘1的定位安装。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安装座3和转动体2上设置有在转动体2圆周方向上限制转动体2反向回转的弹性斜块机构2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斜块机构22包括倾斜块2202、弹簧2201和斜面槽2203,在安装槽4的内侧壁凹陷形成有用于安装放置弹簧2201和倾斜块2202的槽体23,在图2中所示,槽体23的内壁一端设置有转动轴24,倾斜块2202的下端通过转动轴24与槽体23内壁转动连接,弹簧2201的一端与槽体23面向转动部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倾斜块2202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弹簧2201处于自然状态下,倾斜块2202的上端倾斜凸出于安装槽4的内壁,斜面槽2203开设在上转动部201的外圆周侧壁上,并且斜面槽2203面向安装槽4内壁的内侧壁沿着顺时针方向逐渐向上转动部201的中心倾斜,在转动体2不转动时,倾斜块2202在弹簧2201的弹簧2201作用下,伸入到斜面槽2203内,限制转动体2逆时针回转,在转动体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斜面槽2203的斜面顺时针移动,从而顺时针方向推动倾斜块2202绕着转动轴24向槽体23转动,在这个过程中,弹簧2201逐渐被压缩,从而使得转动体2得以正常转动,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倾斜块2202与下一个斜面槽2203相对,此时,倾斜块2202在弹簧2201弹性力的作用下,其上端伸入到斜面槽2203内,上端的端部与斜面槽2203上端的槽壁相抵,从而限制上转动部201逆时针回转,使得分度转盘1每次完成分度后更加的精准、稳定。

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座3和转动体2上设置有向活动腔21内上斜齿带18和下斜齿带17上注入润滑油的进油通道15,进油通道15的进油口位于安装座3的下端面,该进油通道15向上依次穿入下转动部202和上转动部201的圆周侧壁上,进油通道15的出油口在上转动部201的上端侧壁上,出油口与活动腔21连通,在伸缩驱动件5停止工作后,可向进油通道15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进入到活动腔21内,润滑油对上斜齿带18、下斜齿带17和抵触块1601的表面进行润滑,使抵触块1601分别与上斜齿带18、下斜齿带17之间抵触产生的摩擦力减小;在上转动部201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活动腔21内部连通的出油通道13,出油通道13沿环绕转动体2轴线方向上螺旋向下延伸形成,活动腔21内的润滑油通过出油通道13排出,然后在出油通道13内螺旋式的向下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润滑油作用在安装槽4内壁与转动体2之间,减小转动体2和安装槽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抵触盘1602上的抵触块1601位于两个相邻的下斜齿带17之间的齿缝内,伸缩驱动气缸工作,其活塞杆驱动抵触盘1602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抵触块1601从下斜齿带17之间出来,并与上斜齿带18的斜面抵触,随着抵触盘1602继续向上移动,转动体2在上斜齿带18的斜面导向作用下,进行顺时针自转,从而带动分度转盘1顺时针自转,实现一次分度转向,伸缩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进行收缩,驱动抵触块1601向下移动,此时,抵触块1601是与原下斜齿带17相邻的下一个下斜齿带17斜面相对,随着抵触块1601继续向下滑移,抵触块1601与下斜齿带17的斜面抵触,在下斜齿带17斜面的导向作用下,抵触块1601推动转动体2再次进行顺时针自转,从而带动分度转盘1再一次进行顺时针转动,采用两次同向转动的方式使分度转盘1可以分度转动的角度较大,扩大的分度转盘1的分度值范围。

实施例2:一种分度盘,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上转动部201和下转动部20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接,在定位凸块12的侧面设置有水平的安装孔,在安装孔内安装弹簧钢珠20,在定位凹槽7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弹簧钢珠20卡接配合的卡接孔(图中未示出),在定位凹槽7和定位凸块12进行定位配合时,弹簧钢珠20卡到卡接孔内,从而实现上转动部201和下转动部202的可拆卸连接,采用卡接的方式拆装起来比较方便、快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