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加工槽内壁孔口处倒角联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1908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结构,具体指的是一种用于机械加工槽内壁孔口处倒角联合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倒角主要是在机械加工的轴和孔沿30度、45度和60度等角度车或用钻床等方式做一个一定长度的斜坡,主要是为了便于安装。一般倒角的作用是去除毛刺,使之美观。但是对于图纸中特别指出的倒角,一般是安装工艺的要求,例如轴承的安装导向,还有一些圆弧倒角(或称为圆弧过度)还可以起到减小应力集中,加强轴类零件的强度的作用。此外,倒角还可以使装配容易,一般在加工结束之前进行,在农机零件上,特别是圆形配件和圆孔的端面往往加工成45度左右的倒角。这些倒角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维修作业中一定要认真查看,并且充分加以利用,否则会给维修带来许多困难,甚至引发意想不到的故障。

传统的倒角结构需要使用多种工具相组合才能进行倒角作业,倒角的工作效率低,消耗的人力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机械加工槽内壁孔口处倒角联合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机械加工槽内壁孔口处倒角联合工装,包括L型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横向设置有一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前侧内部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内部安装有锥面锪钻,该台阶孔内设有套在锥面锪钻上的弹簧,弹簧的下部止挡于台阶孔的下台阶面上;所述台阶孔的上端孔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一个通孔,且盖板压紧固定于所述锥面锪钻,该锥面锪钻的上端中部具有方便旋转锥面锪钻的槽口,该槽口对应设置在通孔的正下方,该锥面锪钻的下端可穿出于台阶孔,且锥面锪钻通过扳手头作用于槽口来带动下压并转动,进而对定位座下方的工件槽的内壁孔口处进行倒角作业。

优选地,所述底座下端设有用于将底座固定在台钻上的槽口。

优选地,所述底座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定位座上。

优选地,所述盖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安装在定位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用于机械加工槽内壁孔口处倒角联合工装,结构合理,倒角效率高,其中的锥面锪钻的安装方式可通过盖板通孔上方设有连接在台钻上的扳手头的向下移动和旋转,可与位于锥面锪钻上端槽口连接,从而带动锥面锪钻向下移动并旋转,可实现高效倒角,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机械加工槽内壁孔口处倒角联合工装,包括L型的底座4,底座的上部横向设置有一定位座3,定位座3的前侧内部设有台阶孔10,台阶孔10的内部安装有锥面锪钻7,该台阶孔10内设有套在锥面锪钻7上的弹簧1,弹簧1的下部止挡于台阶孔10的下台阶面上。

台阶孔10的上端孔口处设有盖板2,盖板2的中部设有一个通孔11,且盖板2压紧固定于锥面锪钻7,该锥面锪钻7的上端中部具有方便旋转锥面锪钻的槽口9,该槽口9对应设置在通孔11的正下方,该锥面锪钻7的下端可穿出于台阶孔10,且锥面锪钻通过扳手头12作用于槽口9来带动下压并转动,进而对定位座3下方的工件槽的内壁孔口处进行倒角作业。底座4下端设有用于将底座4固定在台钻上的槽口8。底座4通过沉头螺钉6固定安装定位座3上。盖板2通过沉头螺钉5固定安装在定位座3上。

具体使用时,先将需要将加工的零件固定在定位座3的下方,也就是台阶孔10的下方,再使用扳手头12旋转下移与锥面锪钻7的槽口9配合,由于弹簧1的限位作用,使得锥面锪钻7下移并旋转,让锥面锪钻7的下部从台阶孔10穿出,并伸向于下方的工件,从而在工件槽内壁孔口处倒角,可实现高效倒角,节省人力。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