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

文档序号:308234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采用机械加工的手段,对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1倒角的锐边进行圆滑过渡优化处理,加工出两个R0.5~1的圆弧。本发明是一种在数控车削加工轴类和盘类等零件时,改善装配质量的加工方法。在数控加工的编程时采取适当技巧,优化倒角形状,在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加工成一定尺寸的R圆弧,避免了零件因有锐边而刮伤对应件,从而达到即满足设计要求,又提升产品装配质量的目的。优化后,此类零件可以明显改善零件外观、改进装配质量,进而有效提升组装产品的性能指标。
【专利说明】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电机转轴、端盖、轴承座等轴类、盘类产品均采用数控车床来加工。设计轴类和盘类零件时,设计图样一般只要求轴肩和孔口处倒角,如Cl、C2等,数控加工此类零件的倒角时,只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出完整45°倒角。这样,倒角锐边在后续的电机装配过程中,特别在某些过盈装配时,还是会象刀口一样,可能刮伤对应的装配件。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080012079.X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晶片的倒角加工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晶片制造的倒角工序处理中的变形进行了估计的晶片倒角加工方法。本发明的晶片的倒角加工方法使无槽砂轮接触在晶片的边缘(周端部)而对晶片进行倒角;其特征在于:将使上述晶片与砂轮在Z轴及Y轴方向上相对移动而在晶片整周形成相同的截面形状的移动轨迹作为基准,为了相应于晶片旋转角度位置在Z轴或Y轴中的至少一轴方向上使晶片与砂轮的相对位置从上述基准轨迹位置变动地进行加工动作,使用压电致动器,相应于晶片的旋转角度位置形成不同的截面形状。申请号为200410034604.4的发明公开了眼镜镜片的倒角加工方法及倒角加工装置,输入从眼镜框的耳侧和/或鼻侧的镜片形状(镜片形状LL、LR)的边缘起的倒角宽度(耳侧宽度/鼻侧宽度)和倒角范围,求出在镜片ML的折射面上的倒角轨迹(倒角线31L、31R),与镜片形状(镜片形状LL、LR)相互重叠地显示倒角轨迹(倒角线31L、31R)。以上现有技术,均不能很好地解决零件因有倒角锐边而刮伤对应件的问题。申请号为201110453551.X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削需磨削外径的倒角圆弧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刀具,在确定数控车削曲线图时,将需磨削外径的倒角部分的圆弧倒角确定为一个组合曲线;所述的组合曲线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位一个标准圆弧倒角,另一段为一过渡曲线;过渡曲线与标准圆弧倒角平滑相接。加工数控车削需磨削外径的倒角部分的圆弧倒角的刀具,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的刀头为圆弧刀头,刀头为一个两种曲线组合形成的圆弧刀头,刀头的切削刃所形成的圆弧为两种曲线组合形成的弧线形状。本发明技术实施后,转轴等产品在加工后能够保持有一个完整的R圆弧,产品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确保了电机的装配质量。可应用于内孔的倒角圆弧和外径退刀槽处的R圆弧的处理。以上现有技术,实际上是针对倒圆而不是针对倒角。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零件因有倒角锐边而刮伤对应件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其能够很好地解决零件因有倒角锐边而刮伤对应件的问题。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采用数控编程的手段,对倒角的锐边进行圆滑过渡优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要求对加工过程预先进行数控编程; B、用数控车床将需要倒角的零件加工出Cl倒角或C2倒角;
C、在上述加工好的每个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倒圆,加工出两个R0.5?I的圆弧。
[0006]所述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也可通过普通机床上再配合手工打磨抛光的方式,对倒角的锐边进行圆滑过渡优化处理,先在普通机床上用车削、铣削等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出一个倒角,然后在工件旋转或静止的状态下,用锉刀、手持风动或电动抛光机进行打磨和抛光,去除倒角的锐边并圆滑转接。
[0007]在上述两种方法中,所述倒角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
[0008]在上述两种方法中,所述需要倒角的零件包括转轴、端盖、轴承盖。
[0009]所述优化加工的倒角,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加工而成,所述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加工有两个R0.5?I的圆弧。
[0010]所述倒角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
[0011]本发明是一种在数控车削加工轴类和盘类等零件时,改善装配质量的加工方法。设计轴类和盘类零件时,设计图样一般只要求轴肩和孔口处倒角,如Cl、C2等,这些倒角在后续的装配过程中,还是会象刀口一样,相互刮伤装配件。在数控加工的编程时采取适当技巧,优化倒角形状,在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加工成一定尺寸的R圆弧,避免了零件因有锐边而刮伤对应件,从而达到即满足设计要求,又提升产品装配质量的目的。优化后,此类零件可以明显改善零件外观、改进装配质量,进而有效提升组装产品的性能指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 (a)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的示意图;
图1 (b)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两个锐边处加工成两个R0.5?I的圆弧的示意
图;
图2 (a)是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的示意图;
图2 (b)是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两个锐边处加工成两个R0.5?I的圆弧的示意
图;
图3 Ca)和(b)是零件的倒角两个锐边处倒圆前和倒圆后的装配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 (a)至图3 (b)所述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采用数控编程的手段,对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的锐边进行圆滑过渡优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A、根据设计要求对加工过程预先进行数控编程;B、用数控车床将需要倒角的零件加工出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C、在上述加工好的每个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倒圆,加工出两个R0.5?I的圆弧。
[0015]采用数控车床加工轴类或盘类零件时,可做到一次成形,即倒角及其锐边倒圆可以通过数控编程而一次走刀路径便加工出来,所形成的表面光滑完整。
[0016]除了采取上述的数控加工方法外,此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还可在普通机床上再配合以手工打磨抛光的方式来实现,同时,此方法不仅用于旋转加工零件,还可以用于箱体等装配件的加工。即先在普通机床上用车削、铣削等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出一个倒角,然后在工件旋转或静止的状态下,用锉刀、手持风动或电动抛光机进行打磨和抛光,去除倒角的锐边并圆滑转接。
[0017]所述优化加工的倒角,采用上述方法加工而成,所述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加工有两个R0.5?I的圆弧。
[0018]所述倒角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如图1(a)和(b)所示的是在数控车削加工时在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两个锐边处加工成两个R0.5?I的圆弧。图2 (a)和(b)是在数控车时加工时在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两个锐边处加工成两个R0.5?I的圆弧。这样,可以从图3 (a)和(b)看出:如果倒角未倒圆弧时,装配时易刮伤对应装配件并在锐边处形成较大压应力;如果在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倒圆后,便不会刮伤,且压应力大大降低。
[0019]采用本发明,转轴、端盖、轴承盖等产品在加工后倒角处圆滑过渡,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手感得到了极大改善,并且确保了电机的装配质量。
[0020]本发明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机械制造领域,凡是有需组装的零件,机械加工时均可以在其倒角后再进行锐边倒圆的优化处理,不仅可改善加工件的外观、手感,更可有效改善组装产品的质量。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数控编程的手段,对倒角的锐边进行圆滑过渡优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设计要求对加工过程预先进行数控编程; B、用数控车床将需要倒角的零件或装配件加工出Cl倒角或C2倒角; C、在上述加工好的每个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倒圆,加工出两个R0.5?I的圆弧。
2.一种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普通机床上再配合手工打磨抛光的方式,对倒角的锐边进行圆滑过渡优化处理,先在普通机床上用车削、铣削等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出一个倒角,然后在工件旋转或静止的状态下,用锉刀、手持风动或电动抛光机进行打磨和抛光,去除倒角的锐边并圆滑转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倒角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优化机械加工倒角形状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需要倒角的零件包括转轴、端盖、轴承盖。
5.一种优化加工的倒角,其特征是,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加工而成,所述倒角的两个锐边处加工有两个R0.5?I的圆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优化加工的倒角,其特征是,所述倒角是轴类零件的外径C2倒角或盘类零件的内孔Cl倒角。
【文档编号】B23P13/02GK103522001SQ201310434531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肖连新, 文照辉, 张黎皓, 王梓林, 顾丽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