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36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H型钢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



背景技术:

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更加优化、强重比更加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

由于H型钢是焊接成形,在焊接过程中受到高温影响必然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H型钢的抗弯能力,进而影响其使用,因此H型钢在焊接后需要将其进行矫正,使其恢复原有的状态,现在多用翼缘矫正机对其进行矫正。

目前,公开号为CN1040568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H型钢翼缘矫正设备,它包括机架及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设有矫正轮,在所述矫正轮的下端设有滑轮,在所述矫正轮的前后端分别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在机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流水线体。所述的矫正轮的材质为轴承钢,其直径为10cm-100cm。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支架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上下重合活动连接在支架上。

这种H型钢翼缘矫正设备虽然速度稳定,移动导向准确,使两边矫正对称,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H型钢的大小不同,宽度和高度较大的H无法进入这种H型钢翼缘矫正设备中进行翼缘的矫正工作,因此限制了其适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其具有能够适用于多种H型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包括主机和传动单元、设置在主机内的矫正轮、主动辊筒和限位滑轮,传动单元包括机架和若干根连接在机架上的传动辊筒,所述主机包括基座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机体,机体与基座滑动连接,并且通过推动机构驱动进行相对滑移,推动机构包括推动电机和固定在推动电机输出轴上的推动丝杠,推动丝杠通过螺纹与机体连接。

如此设置,H型钢在主动辊筒的带动下进入机体后,限位滑轮能将H型钢的两侧夹持住,使其两侧平整并且较为平直地向机体外进行运输,同时矫正轮对H型钢的翼缘施加压力,从而使其平整,达到矫正H型钢翼缘的效果,当H型钢的宽度较大时,操作人员可以启动推动机构推动机体滑移,推动电机带动推动丝杠旋转,通过推动丝杠与螺纹的配合就能够带动机体平稳地滑移,使两个机体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适应H型钢的宽度,然后通过限位滑轮将H型钢进行限位和夹持,进而进行H型钢翼缘的矫正工作。

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座上设有滑轨,机体朝向基座一侧设有与之配合的滑块,滑轨镶嵌在滑块内。

如此设置,推动机构带动机体进行滑移时,滑轨镶嵌在滑块内,则机体能够随着滑块在滑轨上移动,同时可以利用机体的自身重力将机体安置在基座上,防止机体的倾斜和摇晃。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体内设有固定块,推动丝杠穿设在固定块内并且与之螺纹连接,固定块与基座滑动连接。

如此设置,固定块固定在机体的底部并且与基座滑动连接,而推动丝杠穿设在固定块中并与之螺纹连接,因此推动丝杠在旋转时,通过螺纹与推动丝杠的配合就能够达到推动机体前后滑移的目的,同时采用丝杠进行驱动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其前后滑移的距离,达到更精准的调整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推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推动齿轮,机体内固定有与之啮合的推动齿条。

如此设置,推动电机带动推动齿轮旋转,推动齿轮在推动齿条上旋转,由于推动电机是固定在基座上的,因此推动齿轮相对于基座也是不动的,推动齿轮就能够带动推动齿条滑移,从而带动整个机体沿着推动齿轮的衍生方向滑移。

进一步设置:所述主动辊筒固定在机体内朝向基座的一侧。

进一步设置:所述主动辊筒通过设置在机体内的驱动电机带动。

如此设置,驱动电机直接带动主动辊筒进行旋转,可以为主动辊筒提供足够的动力,在H型钢的体积和质量较大时,驱动电机承受的符合较大,因此使用独立的驱动电机能够更好地带动主动辊筒进行旋转。

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主动链轮,主动辊筒上设有从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传动。

如此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主动链轮旋转,通过传动链就能够带动从动链轮和主动辊筒旋转,主动辊筒就能够带动机体内的H型钢向机体外滑动,从而使矫正翼缘的工作顺利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内设有主动液压缸,矫正轮固定在主动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并且以其中心线对称设置。

如此设置,翼缘矫正机是通过液压对H型钢的翼缘部位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其平整而完成矫正的步骤,因此使用主动液压缸能为矫正轮带来足够的压力,同时将其以输出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可以扩大施压的面积,使矫正轮对H型钢的翼缘施压更加平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能够使机体平稳地滑移,增大或减小两个机体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H型钢的宽度,然后通过限位滑轮将H型钢进行稳定的限位和夹持,进而进行H型钢翼缘的矫正工作,从而扩大整个翼缘矫正机的适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主动辊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矫正H型钢时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中用于显示推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主机;11、机体;111、固定块;12、矫正轮;13、主动辊筒;131、从动链轮;14、限位滑轮;15、驱动电机;16、基座;161、滑轨;162、滑块;17、主动液压缸;171、主动链轮;172、传动链;2、传动单元;21、机架;211、顶架;212、底座;213、伸缩支腿;214、滑道;215、固定部;22、传动辊筒;221、滚动轴承;222、固定内辊;223、旋转外辊;224、防滑垫层;23、传动电机;231、传动带;232、传动轮;3、驱动机构;31、驱动油缸;32、连接杆;321、联动杆;322、铰接轴;323、限位块;4、抬升机构;41、剪叉式抬升件;411、第一抬升臂;412、第二抬升臂;413、连接销轴;414、滚轮;42、抬升油缸;5、推动机构;51、推动电机;52、推动丝杠;53、推动齿轮;54、推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部分,中间位置是主机1,H型钢进入主机1后主机1可以将其翼缘进行矫正,使其变得平整,主机1的两侧是传动单元2,H型钢通过左侧的传动单元2进入机体11中,完成矫正工作后再从机体11右侧的传动单元2向下一单元传送。

如图2所示,传动单元2包括机架21,机架21整体呈长方体设置,机架2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传动辊筒22,机架21上对应传动辊筒22的位置设有若干个连接杆32,连接杆32固定在传动辊筒22的两端,并且通过滚动轴承221进行固定,以保证传动辊筒22能够在连接杆32上旋转并且对H型钢进行运送,机架21上还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能带动连接杆32旋转,从而抬升或者降低传动辊筒22。

如图2所示,连接杆32的顶端与传动辊筒22连接,传动辊筒22下方的机架21上固定有若干根铰接轴322,铰接轴32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32铰接,连接杆32左侧的机架21上设置有驱动油缸31,驱动油缸31的端部与机架21铰接,其输出轴与连接杆32的最底端铰接,驱动油缸31的输出轴伸出或者收回就能够带动连接杆32绕着铰接轴322旋转,从而带动上方的传动辊筒22升高或者降低。

如图2所示,相邻的连接杆32的底端设置有联动杆321,联动杆321分别与两侧的连接杆32铰接,左侧的驱动油缸31带动第一根连接杆32旋转时,在若干联动杆321的作用下,其他位置的连接杆32会跟随第一根连接杆32作旋转动作,从而达到同时抬升整个机架21上的传动辊筒22的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辊包括两个部分,其中间直径较小的是固定内辊222,与机架21连接,外侧直径较大的是旋转外辊223,旋转外辊223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垫层224,防滑垫层224由橡胶材料制成,H型钢在传动辊筒22上滑动时,防滑垫层224能够增加其摩擦,防止打滑,连接杆32两侧的机架21上设有两个圆柱形状的限位块323,当连接杆32旋转至两个限位块323的位置上时,限位块323能将连接杆32阻挡住,从而防止连接杆32继续旋转,避免传动辊筒22抬升过高或者下降过低而造成碰撞损坏。

如图4和图5所示,主机1包括一左一右相对设置的两个机体11,机体11整体呈长方体形状,主机1还包括下方的基座16,机体11设置在基座16上,基座16上设有推动机构5,机体11的底部设有滑块162,机体11顶部对应位置设有与之配合使用的滑轨161,滑轨161自左向右延伸并且滑块162镶嵌在滑轨161内,这样两个机体11就能够在推动机构5的作用下相对或者相向滑移,从而改变两个机体11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宽度的H型钢。

如图4和图5所示,基座16上固定有推动电机51,推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推动丝杠52,机体11的底部固定块111,固定块111与基座16滑动连接,固定块111上留有开孔,推动丝杠52穿设在开孔内,开孔内还设有与推动丝杠52匹配的螺纹,当推动电机51的输出轴带动推动丝杠52旋转时,由于推动电机51是固定在基座16上的,因此在推动丝杠52与开孔内的螺纹配合下,固定块111就能够向左或者向右侧滑移,从而带动整个机体11左右滑动。

如图4所示,机体11上朝向另一个机体1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轮14,限位滑轮14固定在机体11上,能够随着机体11的移动而改变其位置,限位滑轮14成对设置,当H型钢进入两个机体11之间时,限位滑轮14可以将H型钢卡住,使其进入和送出的状态均保持平稳。

如图4和图5所示,机体11内还设有主动液压缸17,主动液压缸17的输出轴上对称固定有两个矫正轮12,矫正轮12的圆弧面朝向另一个机体11设置,H型钢进入机体11之间后,矫正轮12可以抵触在H型钢中间的板上,并且通过主动液压缸17的推力将其压平,使整个H型钢保持平整。

如图4所示,机体11的右侧设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延伸至两个机体11的底部,两个机体11之间的底部基座16上设有若干根主动辊筒13,主动辊筒13两端均与基座16转动连接,主动辊筒13的右端固定有从动链轮131,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链轮171,主动链轮171和从动链轮131之间通过传动链172传动,这样驱动电机15就能够带动主动辊筒13旋转,并将进入主机1的H型钢向外输送。

实施例2:一种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传动单元2包括机架21,机架21包括三个部分,其底部是底座212,顶部是形状与底座212相同的顶架211,顶架211与底座212之间通过若干根伸缩支腿213连接,顶架211和底座212整体呈长方体设置,伸缩支腿213能够根据顶架211和底座212之间的距离调整其自身的高度。

参见图6,传动辊筒2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部215,固定部215整体呈半个圆柱形,其底部固定在机架21顶部,传动辊筒22的两端设置在固定部215内,并且通过滚动轴承221与之连接,如此传动辊筒22就能够在机架21上转动,从而对H型钢进行运输,机架21上还设有传动电机23,传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上和传动辊筒22的一端上均固定有传动轮232,传动轮232之间通过传动带231进行传动,这样机架21上的传动辊筒22就能够在传动电机23的带动下以相同的速度进行旋转。

如图6所示,底座212和顶架211之间设置有抬升机构4,抬升机构4包括剪叉式抬升件41和抬升油缸42,剪叉式抬升件41包括第一抬升臂411和第二抬升臂412,第一抬升臂411和第二抬升臂412中间铰接,第一抬升臂411和第二抬升臂412的左端分别与顶架211和底座212铰接,并且通过连接销轴413固定,它们的右端都设有滚轮414,顶架211和底座212内均设有滑道214,滚轮414分别置于顶架211和底座212的滑道214内,底座212的右侧设有抬升油缸42,抬升油缸42的输出轴与 第二抬升臂412的右端铰接,这样抬升油缸42就能够驱动第二抬升臂412向左或是向右滑移,改变第一抬升臂411和第二抬升臂412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整个机架21和传送辊筒的高度。

实施例3:一种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推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推动齿轮53,机体1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固定有推动齿条54,推动齿条54与推动齿轮53啮合,当推动电机51的输出轴旋转时,推动齿轮53旋转,由于推动电机51的位置固定,推动齿轮53就能够驱动推动齿条54滑动,从而带动机体11进行滑移。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