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414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



背景技术:

锅炉的炉膛是由管子和扁钢组成的膜式壁构成,为构成炉膛需要不少的膜式壁的成排弯头来围成炉膛。

因此在锅炉制造中常常会有膜式壁成排弯,成排弯卧式弯设备,因为弯管模处于水平位置,管子节距可以任意调节等原因,得到锅炉生产厂家的广泛应用。

管屏依靠膜式壁卧式成排弯前端的滚筒将管屏压向弯管模,这就要求管屏弯头两端有较大的直段,成排弯前端的滚筒才不会在管子表面生产压痕,管子愈大,管子壁厚越薄,需要的直段就越长,否则,成排弯前端的滚筒就会因为对管子表面的作用力过大生产压痕,照成管子需要返修,严重时无法使用。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实际生产中,管子弯头两端的直段太短,加长需要很高的成本,我们只能在采用直段很短的时采用成排弯,此时就需要解决卧式成排弯前端的滚筒会在管子上生产较大的压力,从而生产压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在膜式壁管屏的待弯管和滚动轴之间加一个垫块,让成排弯管的滚筒即滚动轴在垫块上滚动,垫块分散了滚筒在管子上的压力,解决了滚筒在管子上生产压痕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包括:固定轴和滚动轴,所述固定轴和滚动轴之间设有待弯管,所述待弯管和滚动轴之间设有垫块,受滚动轴将力传给垫块再传给待弯管,从而改变接触面积,减小应力集中,防上压伤。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垫块固定于套筒之上,所述套筒套接在待弯管之上,当待弯管太短或太小时不便于垫块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套筒包括垫板连接部和套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套装部穿入待弯管内部,这样使安装非常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套装部上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装配有密封圈,这样可以使套筒与待弯管之间具有缓冲的效果,从而使套筒安装更加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待弯管与垫块之间设有过度垫片,通常待弯管端部直径较小,安装套筒后与垫块之间形成较大空隙,弯管过程中导致受力不均造成垫块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垫块为弧形板,这样使垫块具有弯管仿形能够与待弯管很好的贴合,使防护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所述垫块轴向截面为1/5-1/3个圆,如果包裹面积太小可能造成防护不完,而如果太大造成垫块变形量大,变形处对待弯管造成损失。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在膜式壁管屏的待弯管和滚动轴之间加一个垫块,让成排弯管的滚筒即滚动轴在垫块上滚动,垫块分散了滚筒在管子上的压力,解决了滚筒在管子上生产压痕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套筒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套筒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的实施例,一种膜式壁卧式成排弯管防压痕结构 ,包括:固定轴1和滚动轴2,所述固定轴1和滚动轴2之间设有待弯管3,所述待弯管3和滚动轴2之间设有垫块4,所述垫块4固定于套筒5之上,所述套筒5套接在待弯管3之上,所述套筒5包括垫板连接部51和套装部52,所述套装部52穿入待弯管3内部,所述套装部52上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装配有密封圈,所述待弯管3与垫块4之间设有过度垫片6,所述垫块4为弧形板,所述垫块4轴向截面为1/5-1/3个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