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879阅读:3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手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消费电子产品,已经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交流的必需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引起了手机零部件制造产业的迅猛发展,各厂商纷纷加快速度抢占手机零部件的市场份额。在这样的形势下,就要求手机零部件加工企业抓紧完成对自身技术的更新,优化工序和生产工具,降低加工成本,以取得竞争优势,以获取最大的利润。为了减轻手机的重量,增加手机的外观色彩效果,还要降低成本,绝大多数手机都选择了铝合金材料用于制造手机的中框和背板。传统的工艺是:2.2mm厚铝合金板锻压成型,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加工内侧方向扣位、天线槽、摄像头孔、充电线孔位、卡托孔位、音量键孔位、电源键孔位;CNC加工减薄纳米注塑天线支架部位;为减轻重量CNC减薄非工作部位。由于需要CNC去除的材料非常多,必然浪费材料,增加加工工时,成本较高,竞争优势也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计科学合理、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的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宽度大于成品合金中框的带状合金薄板材;

b.利用连续冲压的方法形成背板素材,使该背板素材各区域的厚度与所述成品合金中框的厚度相同;

c.利用CNC设备在所述背板素材上加工天线槽、摄像头孔和充电线孔位;

d.采用纳米注塑成型方式在所述背板素材上形成内部天线支架和内侧方向扣位;

e.利用所述CNC设备在所述背板素材上加工卡托孔位、音量键孔位和电源键孔位;以及

f.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合金中框。

进一步的,所述带状合金薄板材的宽度为所述成品合金中框的宽度的1.4~1.7倍。

更进一步的,所述带状合金薄板材的厚度为0.6~1.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带状合金薄板材的长度为1m~1.5m。

进一步的,所述f步骤的表面处理包括表面喷砂处理,即采用直径为2.2mm~2.8mm的氧化锆珠作为沙料进行喷砂,喷砂时间为70秒~80秒。

更进一步的,所述f步骤的表面处理还包括采用阳极氧化工艺进行表面颜色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中,采用160T以上的自动冲床进行所述连续冲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巧妙地利用自动冲床将合金薄板原材料冲裁为成型的手机中框半成品,这样可以减小选用的合金薄板原材料尺寸,并且通过纳米注塑成型内部天线支架和方向扣位,减少了CNC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一种纳米注塑手机合金中框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一宽度大于成品合金中框的带状合金薄板材;所述成品合金中框是指执行完本发明制造方法后形成的合金中框;

b.利用连续冲压的方法形成背板素材,使该背板素材个区域的厚度与所述成品合金中框的厚度相同;

c.利用CNC设备在所述背板素材上加工天线槽、摄像头孔和充电线孔位;

d.采用纳米注塑成型方式在所述背板素材上形成内部天线支架和内侧方向扣位;纳米注塑是指纳米成型技术(NMT,即Nano Molding Technology),是金属与塑料以纳米技术结合的工艺,先将金属表面经过纳米化处理后,塑料直接射出成型在金属表面,让金属与塑料可以一体成形,不但能够兼顾金属外观质感,也可以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让产品更轻、薄、短、小,且较CNC工艺更具成本效益。

e.利用所述CNC设备在所述背板素材上加工卡托孔位、音量键孔位和电源键孔位;

f.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成品合金中框。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的带状合金薄板材选用宽度为成品合金中框的宽度的1.5倍,厚度为0.8mm,长度为1.5m。此外,带状合金薄板材还可以选用宽度为成品合金中框的宽度的1.4-1.7倍,厚度为0.6-1.0mm,长度为1.0-1.5m的原材料,也可达到相同或类似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f的表面处理包括表面喷砂处理和阳极氧化工艺处理,其中,表面喷砂处理是采用直径为2.2mm的氧化锆珠作为沙料进行喷砂,喷砂时间为70秒;阳极氧化工艺工艺处理是利用阳极氧化工艺对合金中框进行表面颜色处理。上述喷砂处理还可以采用直径为2.2mm-2.8mm的氧化锆珠,处理时间可以为70-80秒,也可达到相同或类似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b采用200T的自动冲床进行所述连续冲压,也可以采用160T以上的任意规格的自动冲床进行连续冲压,也可达到相同或类似的效果。

此外,上述步骤c、d、e可以任意调换顺序,也可达到相同或类似的效果。

虽然对本发明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