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管脚合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252发布日期:2018-06-30 06:4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LD管脚合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D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封帽工序中能理直管脚从而提升产品成品的LD管脚合拢装置。



背景技术:

LD(半导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光束质量好、体积小、重量轻、可全固化等诸多优点,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当今国际上激光领域最令人关注的研究热点。光通讯行业中的激光器件有连接管脚,用于导电焊接,在零件的组装和测试中,要注意保护管脚,避免折断和表面金锡破损。光通讯行业的有源封帽机,耦光机等工序,需要将LD的管脚打开。有源封帽焊接制程工序—首先人工将管座的管脚用镊子梳直,再放置到一个方向固定的铜下电极内孔中进行通电检测。由于管座的4根导线管脚来料多有成外八或内八形,在放置的过程中,需要理直管脚,调整管脚插入铜电极,这种操作方式使工作人员操作复杂,疲劳,效率低下,且不良率高(人工操作过程中容易碰到金线导致不良),是业界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封帽工序中能理直管脚从而提升产品成品的 LD管脚合拢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LD管脚合拢装置,包括设置在物料载台上方的开脚机构,所述开脚机构包括托架叉、第一开脚叉以及第二开脚叉,所述开脚机构上方设置有一Z轴驱动模块,所述Z轴驱动模块上连接有吸嘴模块且传动吸嘴模块上下移动,所述吸嘴模块下方竖直吸附有LD的管座,所述LD的管脚竖直朝下,所述托架叉的前端设置为U形开口,所述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的前端设置为彐形开口,所述彐形开口的开口宽度与LD管脚的粗细相吻合,所述彐形开口的中叉与LD相邻管脚的距离相吻合;所述吸嘴模块向下移动时开脚机构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使托架叉伸向LD管座的底部使 U形开口在LD管脚的外围并托在LD管座的底面,气动滑台驱动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分别从托架叉下方的不同方向伸向LD管座的下方使彐形开口间隔插入LD管脚之间,所述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在气动滑台驱动下向下平移,所述托架叉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缩回以便吸嘴模块继续向下移动一定位置后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在气动滑台驱动缩回。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从相互垂直的方向伸向托架叉下方,并在LD管座的下方使彐形开口间隔插入LD管脚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物料载台设置有收纳管脚开脚之后LD的导向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开脚机构由X轴驱动模块驱动左右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开脚机构上设置有能感应托架叉、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位置的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Z轴驱动模块竖直滑动设置在机座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Z轴驱动模块由电机驱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托架叉、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为铝材制成。

本发明在工作时首先Z轴驱动模块驱动吸嘴模块下降到固定高度,吸附的 LD随之下降。然后三个气动滑台将三个叉子交叉插入管座底部,保证叉子直线运动。其中托架叉负责托住管座,防止LD在管脚整理过程中掉落。另外两个叉子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交错插入,将管脚在X、Y轴方向的位置限定,这样管脚的位置方向就被固定。接着两个交错的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向下移动,管脚在叉子限定下,由外八或内八变为竖直。接着托架叉缩回,Z轴驱动模块驱动吸嘴模块继续向下运动,当管脚到达物料载台后,另第一开脚叉和第二开脚叉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缩回,开脚动作完成。本装置效率高,自动开脚只需要3秒,开脚效率相对于人工开脚效率提升400%以上,且优良率为100%;精度高,Z轴方向重复定位精度0.01mm,开脚定位精度0.1mm;实用性强,在自动有源封帽机上使用证明,简单可靠,大大提升了有源封帽机整机的加工效率;空间布局节省,以模块方式组装在设备取放料路径中;兼容性好,通过更换开脚机构零件和调整Z轴下降高度,可兼容不同产品,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本装置可广泛使用于电子,仪器,半导体,医疗,航空等管脚放置解决管脚出现的外八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托架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开脚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1至图5,包括设置在物料载台5上方的开脚机构,所述开脚机构包括托架叉6、第一开脚叉8以及第二开脚叉9,所述开脚机构上方设置有一Z轴驱动模块3,所述Z轴驱动模块3上连接有吸嘴模块4且传动吸嘴模块4上下移动,所述吸嘴模块4下方竖直吸附有LD7的管座,所述LD7的管脚竖直朝下,当吸嘴模块4移动到开脚机构上方时通过Z 轴驱动模块3使吸嘴模块向下移动,所述托架叉6的前端设置为U形开口,所述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的前端设置为彐形开口,所述彐形开口的开口宽度与LD7管脚的粗细相吻合,所述彐形开口的中叉与LD相邻管脚的距离相吻合;所述吸嘴模块4向下移动时开脚机构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使托架叉6 伸向LD7管座的底部使U形开口在LD管脚的外围并托在LD管座的底面,一气动滑台驱动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分别从托架叉6下方的不同方向伸向LD7管座的下方使彐形开口间隔插入LD管脚之间,所述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在气动滑台驱动下向下平移,所述托架叉6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缩回以便吸嘴模块4继续向下移动一定位置后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在气动滑台驱动缩回。

本装置在工作时首先Z轴驱动模块3(Z轴伺服电机)驱动吸嘴模块4下降到固定高度,吸附的LD7随之下降。然后三个气动滑台将三个叉子交叉插入管座底部,保证叉子直线运动。其中托架叉6负责托住管座,防止LD在管脚整理过程中掉落。另外两个叉子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交错插入,将管脚在X、Y轴方向的位置限定,这样管脚的位置方向就被固定。接着两个交错的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向下移动,管脚在叉子限定下,由外八或内八变为竖直。接着托架叉6缩回,Z轴驱动模块3驱动吸嘴模块4继续向下运动,当管脚到达物料载台5后,另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在气动滑台的驱动下缩回,开脚动作完成。本装置效率高,自动开脚只需要3秒,开脚效率相对于人工开脚效率提升400%以上,且优良率为100%;精度高,Z轴方向重复定位精度0.01mm,开脚定位精度0.1mm;实用性强,在自动有源封帽机上使用证明,简单可靠,大大提升了有源封帽机整机的加工效率;空间布局节省,以模块方式组装在设备取放料路径中;兼容性好,通过更换开脚机构零件和调整Z轴下降高度,可兼容不同产品,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本装置可广泛使用于电子,仪器,半导体,医疗,航空等管脚放置解决管脚出现的外八等问题。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1至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从相互垂直的方向伸向托架叉6下方,并在LD7管座的下方使彐形开口间隔插入LD7管脚之间。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3,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物料载台5上设置有收纳管脚开脚之后LD7的导向管10,管脚开脚之后的LD7 在导向管10内导向并使管脚保持打开。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开脚机构由X轴驱动模块2驱动左右移动,使开脚机构避开吸嘴模块 4的下降位置。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开脚机构上设置有能感应托架叉6、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位置的传感器,当气动滑台使伸出托架叉6到位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变化,另一个气路控制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在气动滑台的作用下向下垂直运动,管脚受到开脚叉子的限制作用,由交错状态变成伸直打开,接着托架叉6回缩,脉冲控制电机继续使Z轴驱动模块3往下运动,到达设定高度,气路控制使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缩回,到达位置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变化,脉冲控制开脚机构在X 轴驱动模块2驱动左右移动,使开脚机构避开Z轴下降的位置。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Z轴驱动模块3竖直滑动设置在机座1上。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Z轴驱动模块3由电机驱动。

本发明的LD管脚合拢装置,参考图1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是,托架叉6、第一开脚叉8和第二开脚叉9为铝材制成,避免其因磁化而吸住LD。

以上是对本发明LD管脚合拢装置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发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